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培养方案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培养方案
技术、干燥技术、洁净煤燃烧技术、能源经济与管理、核动力装置与设备、太阳能技术、电厂化学及水处理、数
值计算与建模、火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燃烧及其污染防止、供热工程、制冷技术发展前沿、新能源及新发电技
术等
十. 毕业学分要求及学士学位学分绩点要求
参照东南大学学分制管理办法及学士学位授予条例,修满本专业最低计划学分要求150学分,即
门类:
东南大学2012级 环境工程 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工学
专业代码:
081001
授予学位:
学制: 四年
制定日期: 2012年6月
工学学士
一.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备城市和村镇水、气、固体废
弃物等污染防治和给排水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 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等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工作的环境工程学科高级工程 技术人才。 二. 基本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程热物理、核工程、核技术的基础理论,受到核工程、核技术方面的实践 训练,具有从事核工程、核技术的实验研究、设计建造、运行管理的基本能力。 三. 毕业生应具有的知识、能力、素质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工程力学、电工与电子学、机械学、工程热物 理、流体力学、核技术与核工程等基础知识; 3.获得核技术、核工程方面的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4.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5. 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查阅相关专业的国内外科技文献资料;了解化学学科的理论前沿,以及新技术与新设备 的发展动态; 6. 具有敬业与开拓进取精神、良好的文化素养、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以及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 力,能在各方面协调发展 四. 主干学科与相近专业
培养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导航-专题 本科生培养 培养方案
东南大学2012级 热能与动力工程 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门类: 工学
专业代码:
080501
授予学位:2012年6月
一.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工作能力强、有集体协作精神、有创造力、德才兼备、系统掌
握热力科学、控制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方面知识和技能,又有较强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以满足社会对该
东南大学2012级 核工程与核技术 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门类: 工学
专业代码:
080502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学制: 四年
制定日期: 2012年6月
一. 培养目标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工程热物理及核工程技术基础知识,能在各相关领域从事核工程
及核技术方面的研究、设计、制造、运行、应用和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 基本要求
首 页 学院概况 师资队伍 科学研究 本科生培养 研究生培养 学生工作 招生就业 下载专区 国际合作交流 诚聘英才 校友园地
首页 学院概况 师资队伍 科学研究 本科生培养
专业设置
培养方案
项目教学
研讨课程
教学基地
卓越计划
实验中心
研究生培养 学生工作 招生就业 下载专区 国际合作交流 诚聘英才 校友园地
的动手能力;熟练的实验技能和综合工程设计能力;具有初步的科研能力。 四. 主干学科与相近专业
主干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 相近专业:给水排水工 五. 主要课程 见教学计划表。 六. 主要实践环节 认识学习、环境监测实习、生产实习、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泵站设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课程设计、固体废弃物处理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社会实践、科研实践。 七. 双语教学的课程 流体力学、化工原理、水污染控制工程(1)、产业生态学 八. 全英文教学的课程 环境微生物学、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 九. 研究型课程 环境工程实验、环境监测实验、环境影响评价、工业废水处理、生态修复理论与工程、排水沟 道、水污染控制工程设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环境规划与管理 十. 毕业学分要求及学士学位学分绩点要求 参照东南大学学分制管理办法及学士学位授予条例,修满本专业最低计划学分要求150学分,即 可毕业。在达到毕业要求的条件下,如果外语达到东南大学英语学习标准、平均学分绩点≥2.0者可获得工学学士 学位 十一. 各类课程学分与学时分配 十二. 教学安排指导表 详见计划
三. 毕业生应具有的知识、能力、素质
1. 毕业生应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人文及社会科学知识,具有扎实的数学、自然科
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基本知识;
2. 掌握本专业方向所必需的数学、物理、材料、电工电子及机械设计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
3. 掌握以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和传热学为主要内容的工程热物理方面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4. 具有熟练的外语与计算机应用能力。
5. 学生必须掌握以锅炉、汽轮机、热力系统、热工过程自动调节等为主要内容,或者以低温、制冷、及自动化为
主要内容的专业知识。
6. 具有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所必需的工程技术能力,了解本专业科技发
四. 主干学科与相近专业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建筑环境及设备工程
五. 主要课程
可毕业。在达到毕业要求的条件下,如果外语达到东南大学英语学习标准、平均学分绩点≥2.0者可获得工学学士
学位
十一. 各类课程学分与学时分配(详见计划)
十二. 教学安排指导表(详见计划)
东南大学2012级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门类:
工学
专业代码: 学制: 四年
080704 制定日期:
授予学位: 2012年6月
主干学科:机械学、建筑学、工程热物理学、计算机及自动化科学 相近专业:热能与动力工 五. 主要课程 通识教育基础课 马列课、德育课及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体育、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线性代 数、概率论、大学物理、计算机科学基础. 大类学科基础课 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工程力学,电工电子技术,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 力学,传热学,自控原理. 专业主干课 制冷技术,空气调节,供热工程与热源设备,建筑环境测试技术,流体输配管网与流体机械,热质交 换原理与设备,建筑环境学 六. 主要实践环节 机械制造基础实践,机电基础实践、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 七. 双语教学的课程 现代暖通空调技术、通风工程 八. 全英文教学的课程 建筑环境学、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空气调节 九. 研究型课程 建筑节能、现代暖通空调技术、楼宇自动化 十. 毕业学分要求及学士学位学分绩点要求 参照东南大学学分制管理办法及学士学位授予条例,修满本专业最低计划学分要求150学分,即可 毕业。在达到毕业要求的条件下,如果外语达到东南大学英语学习标准、平均学分绩点≥2.0者可获得工学学士学 位 十一. 各类课程学分与学时分配 十二. 教学安排指导表 详见计划
1.
通识教育基础课
马列课、德育课及人文社科类、数学类、大学英语、体育、大学物理、计算机类课程等
2
大类学科基础课
工程力学、电工电子技术、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机械设计、自控原理、
微机原理、软件工程基础等
3
专业主干课
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制冷原理及设备、空气调节、流体机械
六. 主要实践环节
机电基础实践、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
主干学科: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核科学与技术。 相近专业: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 工程物理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热能与动力工程 五. 主要课程 1 通识教育基础课:马列、德育课及文化素质类课程、大学英语、高等数学B、大学物理、计算机基础等。 2 大类学科基础课:工程力学、电工电子技术、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机械设计、自控原理、 微机原理、软件工程基础等 3 专业主干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控制理论、测 试技术、核反应堆物理、核反应堆热工、核能与热能动力装置、热工设备 六. 主要实践环节 包括军训,金工、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 文)等。 七. 双语教学的课程 工程流体力学、燃烧与污染防止、传热学、空气调节 八. 全英文教学的课程 软件工程、新能源与新发电技术、制冷技术发展前沿 九. 研究型课程 热工实验与技术、核科学与核技术实验、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汽轮机运行特性、锅炉运行特 性、热电联产、风力发电技术、干燥技术、洁净煤燃烧技术、能源经济与管理、核动力装置与设备 、太阳能技 术、电厂化学及水处理、数值计算与建模、火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核电厂系统与动力设备等 十. 毕业学分要求及学士学位学分绩点要求 参照东南大学学分制管理办法及学士学位授予条例,修满本专业最低计划学分要求150学分,即 可毕业。在达到毕业要求的条件下,如果外语达到东南大学英语学习标准、平均学分绩点≥2.0者可获得工学学士 学位。 十一. 各类课程学分与学时分配 十二. 教学安排指导表
术,具有进行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还应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经济管理
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毕业生应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深厚的理工科知
识与宽广的人文、经济方面知识,同时具有较强的实验技能和工程设计能力,能够胜任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工
程设计、教学和企业管理等多方面的工作。
学生应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工程技术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够 在环境工程领域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的工作。 三. 毕业生应具有的知识、能力、素质
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语言表达能力;掌握本专业所必须 的化学、 微生物学、流体力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 程、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通过大学本科阶段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从不同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文字和口头表 达能力;能撰写总结,设计报告和论文,能清楚表达个人的见解和观点,培养初步的演讲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