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防治知识一、什么是血脂?血浆中所含脂类统称为血脂,包括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广泛存在于人体中。
它们是生命细胞的基础代谢必需物质。
二、血脂的主要成分?血脂中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其中甘油三酯参与人体内能量代谢,而胆固醇则主要用于合成细胞浆膜、类固醇激素和胆汁酸。
三、血脂的检测时间?血浆脂类含量虽只占全身脂类总量的极小一部分,但外源性和内源性脂类物质都需经血液运转于各组织之间。
因此,血脂含量可以反映体内脂类代谢的情况。
食用高脂肪膳食后,血浆脂类含量大幅度上升,但这是暂时的,通常在3~6小时后可逐渐趋于正常。
检测定血脂时,常在饭后12~14小时采血,这样才能较为可靠地反映血脂水平的真实情况。
由于血浆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的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关,因此这两项成为血脂测定的重点项目。
四、血脂四项检查是哪些?总胆固醇:2.8~5.17mmol/L甘油三酯:0.56~1.7mmol/L胆固醇脂:2.8~5.17mmol/L(110~200mg/dl),占总胆固醇的0.70~0.75(70%~75%)高密度脂蛋白:男性:0.96~1.15mmol/L;女性:0.90~1.55mmol/L低密度脂蛋白:0~3.1mmol/L五、脂肪肝血脂化验有哪些?临床上常用的化验项目主要有: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等6项。
它们的正常值为:TC:成人:2.86~5.98mmol/L(110~230mg/dl)TG:0.22~1.21mmol/L(20~110mg/dl)HDL-C:0.9~2.19mmol/L(35~85mg/dI)LDL-C:<3.12mmol/L(120mg/dl)ApoA1:110~160mg/dlApoB:69~99mg/dl脂肪肝本身即为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脂肪代谢异常。
脂肪肝患者血脂检查可见血脂明显增高,表现为TC、TG、ApoB均明显增高,另几项可不增高或增高不明显。
六、检测数据含义是什么?1)血清总胆固醇---是指血液中所有脂蛋白所含胆固醇之总和。
指临床上将血总胆固醇增高称为高胆固醇血症。
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增高是导致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血清总胆固醇越高,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越大,时间也越早。
血清总胆固醇每降低1%,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可减少2%。
2)甘油三酯(TG)----是长链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脂肪分子,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脂类。
血清甘油三酯是所有脂蛋白中的甘油三酯总和。
A甘油三酯增高:容易造成“血稠”,在血管壁上沉积,渐渐形成小斑块,而血管壁上的这些块状沉积会逐渐扩大面积和厚度,使血管内径变小,血流变慢,从而加速堵塞血管的进程,严重时血流中断。
阻塞物脱落还能造成血栓,对人体的损伤都是很严重的。
发生在心脏可引起冠心病、心梗;在大脑可引起脑卒中、中风;在眼底会引起视力下降,失明;发生在下肢会引起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而致肢体坏死。
此外,甘油三酯高的危害还包括引发高血压、胆结石、胰腺炎、老年痴呆,致使男性性功能障碍,加重肝炎等。
B甘油三酯降低: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肾上腺皮质功能降低、肝功能严重低下、慢性阻塞性肺疾患、脑梗塞、营养不良、先天性α-β脂蛋白血症等。
血清甘油三酯的正常参考值:0.45~1.69mmol/L。
依据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地划分标准,空腹(禁食12小时)甘油三酯在1.70毫摩/升以下为适当水平;1.70-2.25毫摩/升为边缘升高;≥2.26毫摩/升为升高。
3)胆固醇酯----是由脂肪酸和醇作用生成的酯,一般不溶于水而溶于脂溶性溶剂的化合物。
A总胆固醇高:引发其他的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有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甲状腺功能减退、胆总管阻塞、冠心病、动脉粥硬化等。
在人体动脉中形成硬化的板块,随着硬化板块的增多,动脉逐渐的变狭窄甚至受阻,会引起心肌缺血、心绞痛=脑软化、脑梗塞等。
严重者会是动脉迅速堵塞,这种急性心肌梗塞便会导致猝死。
B总胆固醇低:预示肝脏疾病肝细胞损伤;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爱迪生病);严重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贫血等)。
4)高密度脂蛋白---主要在肝脏合成,是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可将胆固醇从肝外组织转运到肝脏进行代谢,由胆汁排出体外。
5)低密度脂蛋白 ------其携带的胆固醇便积存在动脉壁上,久了容易引起动脉硬化。
流行病学证据均显示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与心肌梗死和血管疾病死亡风险的增加密切相关。
七、什么是高血脂?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是指血浆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中其中一种或多种水平升高。
是一类较常见的疾病,除少数是由于全身性疾病所致外(继发性高脂血症),绝大多数是因遗传基因缺陷(或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原发性高脂血症)。
八、高脂血症的病理表现是什么?(1)脂质在真皮内沉积所引起的黄色瘤。
(2)脂质在血管内皮沉积所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产生冠心病和周围血管病等。
由于高脂血症时黄色瘤的发生率并不十分高,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所以多数高脂血症患者并无任何症状和异常体征发现。
而患者的高脂血症则常常是在进行血液生化检验(测定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时被发现的。
九、高血脂的病因是什么高脂血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原发性与先天性和遗传有关,是由于单基因缺陷或多基因缺陷,使参与脂蛋白转运和代谢的受体、酶或载脂蛋白异常所致,或由于环境因素(饮食、营养、药物)和通过未知的机制而致。
继发性多发生于代谢性紊乱疾病(糖尿病、高血压、黏液性水肿、甲状腺功能低下、肥胖、肝肾疾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或与其他因素年龄、性别、季节、饮酒、吸烟、饮食、体力活动、精神紧张、情绪活动等有关。
十、高血脂患者有什么症状?高脂血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脂质在真皮内沉积所引起的黄色瘤和脂质在血管内皮沉积所引起的动脉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又是一种缓慢渐进的过程。
因此在通常情况下,多数患者并无明显症状和异常体征。
不少人是由于其他原因进行血液生化检验时才发现有血浆脂蛋白水平升高。
十一、高血脂危害的机理?高血脂就严重危害主要是胆固醇异常,尤其是LDL-C(低密度脂蛋白)过高。
低密度脂蛋白,沉积于动脉血管壁,就会形成粥样斑块。
有斑块的血管狭窄或破裂就直接导致急性心梗、中风甚至猝死。
冠心病为主的心脑血管疾病往往与动脉粥样硬化密不可分,它的特征是:慢性进展、急性突变、全程炎症。
“坏”胆固醇在动脉血管内壁慢慢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使血管变窄、被阻塞住。
并且,这些斑块就像一个个“不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破裂,导致急性心梗、中风。
如果不尽早控制,年纪轻轻的患者也同样会遭遇斑块破裂带来的恶果。
近年来,影视明星中突发心脑血管疾病者中就不乏中青年人。
在2004年公布的一项报告中,仅在短短15年内,35~44岁之间的北京男性居民因冠心病而死亡的比率就增加了111%,45~54岁之间女性死亡率增加了40%。
十二、高血脂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就其主要降血脂功能可分为四大类:(1)降总胆固醇。
(2)主要降总胆固醇兼降甘油三酯。
(3)降甘油三酯。
(4)主要降甘油三酯兼降总胆固醇。
简单地说,治疗高血脂的药物主要分为他汀类,贝丁酸类,烟酸类,树脂类,抗氧化剂,依折麦布和中药。
此外,为提高用药效率和减轻不良反应,各类药物还可联用,如他汀类和贝丁酸类药物的联用等。
十三、高血脂治疗药物有哪些?治疗高血脂的药物主要分为他汀类,贝丁酸类,烟酸类,树脂类抗氧化剂,依折麦布和中药。
1.)他汀类他汀类药物是最为普遍的一类降低血脂浓度的药物。
其调脂机制为抑制机体胆固醇的生物合成。
近年来常用的有阿托伐他汀和洛伐他汀。
他们适用于胆固醇吸收较少且合成胆固醇较多的患者。
他汀类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也不容忽视,即他汀类相关性肌病,包括肌炎,肌痛,横纹肌溶解症等。
2.)贝丁酸类贝丁酸类主要代表药物有苯扎贝特,非诺贝特和吉非罗齐等,主要适用于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异常的患者。
3.)烟酸类虽然烟酸是B族维生素的一种,但超过维生素作用的剂量时能起到调节血脂的作用。
该类药物具有广泛的调脂作用,因此可作为辅助或单一的治疗用药,主要适用于高甘油三酯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证患者。
4.)树脂类该类药物包括考来烯胺和考来替泊,其主要是干扰胆汁酸的肠肝循环,并促进胆固醇从体内排泄。
新研究发现考来烯胺可调节胆汁酸合成的基因。
5.)抗氧化剂普罗布考是一种抗氧化剂,能显著减缓非家族性和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其主要通过减少胆固醇合成量及加快胆固醇的清除速率来降低血清中胆固醇的浓度。
6.)依折麦布人体胆固醇的1/3来源于外源性食物的吸收,其余则是来自内源性的合成。
依折麦布是全球首创的选择性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主要抑制外源性吸收胆固醇的过程。
其被口服后,可广泛地与小肠细胞结合,使吸收胆固醇的受体失活。
7.)中药近年来,在治疗高血脂方面各家中医学者均有建树,但各家学者观点不同,仍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此处就不作过多阐述了。
此外,为提高用药效率和减轻不良反应,各类药物还可联用,如他汀类和贝丁酸类药物的联用等。
十四、高血脂的辅助治疗方法有哪些?1)控制理想体重许多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肥胖人群的平均血浆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显著高于同龄的非肥胖者。
除了体重指数(BMI)与血脂水平呈明显正相关外,身体脂肪的分布也与血浆脂蛋白水平关系密切。
一般来说,中心型肥胖者更容易发生高脂血症。
肥胖者的体重减轻后,血脂紊乱亦可恢复正常。
2.)运动锻炼体育运动不但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葡萄糖耐量,而且还可减轻体重、降低血浆三酰甘油和胆固醇水平,升高HDL胆固醇水平。
为了达到安全有效的目的,进行运动锻炼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运动强度通常以运动后的心率水平来衡量运动量的大小,适宜的运动强度一般是运动后的心率控制在个人最大心率的80%左右。
运动形式以中速步行、慢跑、游泳、跳绳、做健身操、骑自行车等有氧活动为宜。
(2)运动持续时间每次运动开始之前,应先进行5~10min 的预备活动,使心率逐渐达到上述水平,然后维持20~30分钟。
运动完后最好再进行5~10min的放松活动。
每周至少活动3~4次。
(3)运动时应注意安全保护。
3.)戒烟吸烟可升高血浆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降低HDL-胆固醇水平。
停止吸烟1年,血浆HDL-胆固醇可上升至不吸烟者的水平,冠心病的危险程度可降低50%,甚至接近于不吸烟者。
4.)饮食治疗血浆脂质主要来源于食物,通过控制饮食,可使血浆胆固醇水平降低5%~10%,同时有助于减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