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岩石全分析

第三章岩石全分析


d)灼烧、冷却、称重至恒重 灼烧可除去硅酸中残余水:
- x H 2O 110 C
o
H 2 S iO 3 x H 2 O
H 2 S iO 3
S iO 2
1 H O 2 2
9 5 0 -1 0 0 0 C
o
S iO 2
无定形
计算:
(SiO 2 )
m坩埚 沉淀 m坩埚 m
精确分析还应将沉淀用HF + H2SO4 进行挥发处理。
结果:总和接近100%,国家储备委员会规定:Ⅰ99.3~100.7%, Ⅱ98.7~101.3% 2.碳酸盐 主要是钙镁碳酸盐,根据要求需要做简项分析(主要项目分析)或 全分析。3.磷酸盐 自然界磷主要以正磷酸盐存在,磷灰石主要含磷酸钙。根据要求可 做简项分析,组合分析或全分析。
三、全分析式样分解方法
+ + -1
样品
熔融物
熔融 Na2SiO3
H2SiO3
K2SiO6
过滤洗涤 中和残余酸
热水水解
NaOH滴定
纯 K2SiO6
HF
定量释出 酚酞
NaF
主要反应:
SiO2+2NaOH=Na2SiO3+H2O ………(1) Na2SiO3+2HCl =H2SiO3+2NaCl ………(2) H2SiO3+3H2F2=H2SiF6+3H2O ………(3) H2SiF6+2KCl=K2SiF6↓+2HCl ………(4) K2SiF6+3H2O = 4HF+H2SiO3+2KF ……………(5) HF +NaOH = NaF+H2O ……………(6)
二、硅酸盐分析系统
(一)经典分析系统 以沉淀分离和重量分析法为基础,具有显著的连续性,分析速度慢。 (二)快速分析系统 满足大批量分析和例行分析的需要,按分解试样手段可分为碱熔,酸溶, 锂硼酸盐熔融三类。
1.碱熔快速分析系统 以Na2CO3,Na2O2,NaOH,KOH等与试样混合分解。 2.酸溶快速分析系统 试样在铂坩埚或聚四氟乙烯烧杯中用HF,HF-HClO4,HF-H2SO4分解,驱除 HF后,制成盐酸或硝酸溶液。 3.锂硼酸盐熔融分析系统 在石墨坩埚或以石墨粉做内衬的瓷坩埚中用偏硼酸锂或碳酸锂-硼酐等 于850~900℃分解。
无定型
称重
%
吸 , 水严重,迅速称量
滤 液 F e 、 A l、 C a 、 M g ( T i、 M n ) 测 定
条件及注意事项
a)蒸发温度
利于凝聚 o 加热 120 C 形成难溶的碱式盐 M g(OH)Cl, Fe(OH)Cl 其溶解度低导致 SiO 2 偏高( Fe , M g 偏低)
i) 可洗去硅酸吸附的杂质 3 3 加热ii) 防止Fe , Al 水解 iii) 防止硅酸漏失
中速滤纸(蓝条)过滤,并迅速进行,放时间太长,温度低后,可能使:
转 水凝胶 转
胶冻不好过滤
水溶胶透过滤纸结果偏低
注:洗涤时酸太多可使硅酸漏失,应控制8-10 mL一次,共洗10-12次.
⑵氟离子和钾离子的浓度是沉淀的必要因素。氟离子和钾离 适当的过量可抑制氟硅酸钾沉淀的离解,有助于降低氟硅酸 钾沉淀的溶解度。一般F-的浓度要适当一般控制KFρ约 >100g/L,为了保证已生成的K2SiF6沉淀不复溶。沉淀反应最 好在饱和氯化钾或饱和硝酸钾溶液中进行。 ⑶温度:在饱和氯化钾或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只有在室温 <35℃的条件下可生成完全的氟硅酸钾沉淀,温度高于35℃氟 硅酸钾沉淀会不完全或复溶。氟硅酸钾沉淀一经生成放置 10min就可过滤,沉淀放置的时间不超过1~2h 放置时间过长 沉淀会吸附杂质和共沉淀给测定结果带来误差。 ⑷由于F-与玻璃生成硅氟化合物,使用的烧杯、漏斗、搅 棒及装氟化钾溶液的瓶子等器皿,均应是不被HF腐蚀的聚乙 烯、聚四氟乙烯或其它塑料制成品。
按SiO2含量分: SiO2 >78%极酸性岩 SiO2 =65-78%酸性岩 SiO2 = 55-65%中性岩 SiO2 = 38-55%基性岩 SiO2 < 38-40%超基性岩
按结构分: 简单正硅酸盐矿物 缩合硅酸盐矿物 环状硅酸盐矿物 无限链状硅酸盐矿物 无限层型硅酸盐矿物 骨架型硅酸盐矿物
SiO
3
SiO 3 H2
SiO32SiO 23
(SiO2)m
H+
3 SiO H2 SiO3 2H 2 Si O
H+ H+
H
+
1.盐酸蒸干脱水重量法

原理:试样与碱共熔,使不溶性的二氧化硅生成可溶性的 硅酸盐,经酸化,使以硅酸形式沉淀出来。为使硅酸溶胶 凝聚、脱水、沉淀完全,以盐酸为脱水剂,蒸干、脱水、 过滤。沉淀灼烧,恒量。
第三节 主要成分测定
一、二氧化硅的测定
优:准,二天 (1)二次盐酸蒸干脱水法 经典100来年历史了 又叫“ 二次干涸 ” (2)一次盐酸蒸干脱水法(配合比色法是(1)法改进) 重量法 (3)NH4Cl法(地质系统)做生料SiO2 (4)动物胶法(地质系统)(漏失量1-2 %但快速) (5)聚环氧乙炔法(peo) 容量法 比色法 K2SiF6 法 如钢铁系统用 只适用于微量硅 如硅酸盐重量法漏失的
2、条件及注意事项
K2SiF6法测SiO2关键两步 (1)掌握沉淀这一步(国标有具体规定) 酸度、温度、体积、KCl、KF加入量尽可能使所有 H2SiO3全部转化为K2SiF6 ↓ (2)沉淀的洗涤和中和残余酸 防止K2SiF6的水解损失(自己控制,难度更大)。
沉淀
⑴ 沉淀的介质和酸度:介质可以是盐酸、硝酸或盐酸 和硝酸的混合酸。在盐酸的介质中沉淀时,铝、钛允许量 较小,沉淀速度较慢。但可允许大量铁、钙、镁共存;在 硝酸介质中沉淀,铝钛生成的氟铝酸钾和氟钛酸钾的溶解 度比在盐酸中大,因此减少铝钛的干扰,但如果同时有大 量钙存在时有影响。所以样品中含钙、钛、铝均高时采用 盐酸硝酸混合酸较好。所以一般情况使用纯硝酸或盐酸硝 酸混合酸结果较好氟硅酸钾沉淀可以完全,一般酸度在3~ 4mol/L介质中进行(这里的酸度是指硝酸如果是盐酸则要 酸度更高,使用纯盐酸介质结果不理想很少有人用)。
H+
H+
2 SiO 3
吸附层 胶核 扩散层
H+ H
+
H+
2 3 -
H+
H+
H+
胶团
胶团电中性Biblioteka H+ H+
要使硅酸胶体聚沉: 破坏水化外壳 加入强电解质 加入带相反电荷的胶体 重量法测定以此为基础。
硅酸胶体结构
23
胶粒(带负电荷)
SiO SiO32H 2 Si O
3
[(SiO2)m (n-x) H2SiO3 xSiO32-] 2xH+
第二节 全分析中的分析系统
一、系统分析和分析系统 系统分析:一份样称样分解,分离掩蔽,消除干扰后, 系统连贯地进行数个项目的依次测定。 分析系统:在系统分析中,从试样分解、组份分离到 依次测定的程序安排。 良好分析系统所具备的条件: (1)称样次数少; (2)尽可能避免分析过程中介质转换和引入奋力方法; (3)所选方法有良好精密度和准确度; (4)适用范围广; (5)易于计算机联机,实现自动分析。
第三章 岩石全分析
第一节 绪论
在自然界中 硅酸盐矿物有800多种,占地壳质量85%; 碳酸盐矿物80多种,占1.7%; 磷酸盐0.7%。本章以硅酸盐为重点。
一、岩石全分析意义 地质学中:矿物定名,研究 工业建设中:国防上的材料、原料,重要元素Li,B,U等。
二、岩石组成和分析项目
1.硅酸盐
就是硅酸的盐类,就是由二氧化硅和金属氧化物所形成的盐类。 换句话说,是硅酸(x SiO2 ·y H2O)中的氢被Al、Fe、Ca、Mg、K、 Na及其它金属取代形成的盐。
b)脱水时间 10 ~15 分钟温度控制100-110 ˚C
太长脱的太干:增加吸附量不易洗净,偏高 转化 太短脱水不完全:可溶 不溶性硅酸不完全,易透过滤纸损失, 使结果偏低并且过滤慢
c) 过滤 为缩短过滤时间,加10 mL 3 : 97热稀HCl先将可溶性盐溶解。 (3 : 97 HCl作洗涤剂作用?)
水解
温度(热水,终点温度不低于60 ˚C) 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水解时温度越高,体积越 大越利于K2SiO6的溶解和水解,所以在实际操作中,用热 水水解,体积在200 mL以上,终点温度不低于60 ˚C。
理论依据:
大理石,石灰石 比值小,金属碱性氧化物大,易被酸溶水泥熟料 SiO 2 碱性矿渣 碱性金属氧化物 生料、粘土 (Ca, Mg, K, Na的) 比值大,金属碱性氧化物小,易被碱分解 铁矿石
(一)硅酸盐 1.碳酸盐分解:单一试剂,混合试剂。 2.苛性碱分解 3.锂硼酸盐分解:B2O3,偏硼酸锂,四硼酸锂,碳酸锂+氢 氧化锂(2+1),碳酸锂+氢氧化锂+硼酸(2+1+1)等. 4.HF分解。 (二 )碳酸盐 易被盐酸分解,SiO2<5%,先灼烧,再用盐酸分解,大于5% 时,按硅酸盐处理。 (三)磷酸盐 测定有效磷:用有机酸浸取,2%柠檬酸; 测定总磷:用HCl, HNO3, 或HCl+HNO3。
上面: (1)是表示含硅样品的分解,也可用HF分解样品。 (2)分解后的试样中的硅酸盐在HCl存在下转化为可溶性的 H2SiO3 (3)(4)H2SiO3在大量氯化钾及F-存在下生成K2SiF6沉淀 (5)K2SiF6沉淀溶解生成HF (6)以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HF,间接测定硅含量。 生成氟硅酸钾沉淀的最佳条件:杂质干扰最少是该方法的 前题,由氟硅酸钾生成的反应看到:SiO32-+2K++6F-+6H+ =K2SiF6↓+3H2O欲使该反应进行到底,得到完全的氟硅酸钾沉淀,K +、F-、H+的浓度要有足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