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下学期第三次理科综合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人类生命活动中,不发生膜融合的是A.神经递质的释放B.精子与卵细胞结合C.葡萄糖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D.胃蛋白酶的分泌2.右图为将胡萝卜的离体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培育形成试管苗的过程示意图。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过程中都会发生细胞的增殖和分化B.利用此过程获得的试管苗可能为杂合子C.此过程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细胞膜具有流动性D.在利用单倍体育种法培育优质小麦的过程中,不经过愈伤组织阶段3.植物的生命活动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
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豌豆种子的萌发过程中,赤霉素与脱落酸之间存在互相促进B.乙烯能够催熟香蕉果实,能对抗脱落酸的作用C.如果培养基中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浓度比例过高,则烟草的愈伤组织只长根不长茎叶D.细胞分裂素能够促进马铃薯块茎的伸长和果实的成熟4.下列有关造血干细胞中物质运输的途径,可能存在的是A.吸收的葡萄糖:细胞膜→细胞质基质→线粒体B.合成的细胞膜蛋白:高尔基体→核糖体→细胞膜C.转录的mRNA:细胞核→细胞质基质→高尔基体D.合成的DNA聚合酶:核糖体→细胞质基质→细胞核5.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A.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B.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6.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7.下列说法与“绿色思想”不符合的是()A.启用大气中细颗粒物(PM2.5)的监测,以追根溯源,采取措施,改善空气质量B.开发高效氢能、太阳能等新型电动汽车,以解决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问题C.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及布质购物袋,以减少“白色污染”D.目前我市的汽油标准已由“国Ⅲ”提到“国Ⅳ”,这意味着汽车不再排放氮氧化物8.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1810OB.Na2S的电子式:C.聚氯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ClD.Mg5(Si4O10)2(OH)2·4H2O的氧化物形式:5MgO·8SiO2·5H2O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Fe分别与氯气和稀盐酸反应所得氯化物相同B.某无色溶液中通入Cl2,溶液变为淡黄色,再加入淀粉溶液,溶液变为蓝色,说明原溶液中存在I-C.CO2、NO2、SO2都能与H2O反应,其反应原理相同D.C、N、S三种单质直接与O2反应都能生成两种氧化物10.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标况下,11.2 L NO与11.2 L O2混合后所含分子数为0.75N AB.常温常压下,16 g O3所含的电子数为8N AC.0.1 mol Na2O2晶体中含有0.4N A个离子D.铝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氢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N A11.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12.下图是将SO 2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H 2SO 4的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 .催化剂b 表面O 2发生还原反应,其附近酸性增强C .催化剂a 表面的反应是SO 2+2H 2O -2e -===SO 2-4+4H +D .若得到的硫酸浓度仍为49%,则理论上参加反应的SO 2与加入的H 2O 的质量比为8∶1513.在恒容密闭器中通入物质的量浓度均0.1 mol·L-1的CH 4与CO 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CO 2(g)+CH 4(g) 2CO(g)+2H 2(g),测得CH 4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及压强的关系如下图, 下列有关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 .上述反应的ΔH >0B .压强p 1>p 2>p 3>p 4C.1 100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64D .压强为p 4时,在Y 点:v (正)<v (逆)二、选择题(其中14~1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9~21小题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
)14.在变电站里,经常要用交流电表去监测电网上的强电流,所用的器材叫电流互感器。
如下所示的四个图中,能正确反应其工作原理的是15.(图 甲),如图所示。
迅速松手后,弹簧把小球弹起,球升至最高位置C 点(图丙),途中经过位置B 时弹簧正好处于自由状态(图乙)。
已知 AB 的高度差为h 1,BC 的高度差为h 2,重力加速度为g ,不计空气阻 力。
则 A .小球从A 上升到B 位置的过程中,动能增大B .小球从A 上升到C 位置的过程中,机械能一直增大C .一定有12h h ≥D .小球在图甲中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12h h mg +16.如图所示,一圆心为O 、半径为R 的圆中有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径Q 的正、负点电荷放在圆周上,它们的位置关于AC 对称,+Q 和O 点的连线与OC 间的夹角 为60°,两个点电荷的连线与AC 的交点为P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P 点的场强为零火线 零线 零线bB .A 点电势低于C 点电势C .点电荷+q 在O 点所受电场力与C 点不同D .点电荷-q 在B 点具有的电势能小于在D 点具有的电势能17.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围成的正方形线框置于有界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线框平面,其 边界与正方形线框的边平行。
现使线框以同样大小的速度沿四个不同方向平移出磁场,如图所示,则在移出过程中线框的一边α、b 两点间电势差绝对值最大的是18.某月球探测卫星先贴近地球表面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此时其动能为1k E ,周期为1T ;再 控制它进行一系列变轨,最终进入贴近月球表面的圆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此时其动能为2k E , 周期为2T ,已知地球的质量为1M ,月球的质量为2M ,则21M M 为 A .1221K K E E T T B . 31221⎪⎪⎭⎫ ⎝⎛K K E E T T C .32121⎪⎪⎭⎫ ⎝⎛K K E E T T D .2121K K E E T T 19.下列有关物理学史或物理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涉及了两个重要的物理概念:力和惯性B .伽利略通过实验和合理的推理提出质量并不是影响落体运动快慢的原因C .“如果电场线与等势面不垂直,那么电场强度沿着等势面方向就有一个分量,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时静电力就要做功”。
用的是归纳法D .电场和磁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是相互联系的,统称为电磁场,它具有能量和动量,以有限速度——光速在空间中传播20得到两车的位移—时间图像,即x -t 图像如图所示,甲图像过O 的切线与AB 平行,过C 点的切线与OA 的是 A .在两车相遇前,t 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B .0-t 2时间内甲车的瞬时速度始终大于乙车的瞬时速度C .甲车的初速度等于乙车在t 3时刻的速度D .t 3时刻甲车在乙车的前方21.如图所示,足够长传送带与水平方向的倾角为θ,物块a 通过平行于传送带的轻绳跨过光 滑轻滑轮与物块b相连,b 的质量为m ,开始时a 、b 及传送带均静止,且a 不受传送带摩擦力 作用,现让传送带逆时针匀速转动,则在b 上升h 高度(未与滑轮相碰)A .物块a 重力势能减少mghB .摩擦力对a 做的功大于a 机械能的增加C.摩擦力对a做的功小于物块a、b动能增加之和D.任意时刻,重力对a、b做功的瞬时功率大小相等22.(6分)一个电压表V0,量程3V,内阻约为1kΩ。
为进一步测量V0的内阻,有甲、乙两个电路可选择.备选器材有:A.电流表A1,量程3mA;B.电流表A2,量程0.6A;C.电压表V,量程3V,内阻R v=1.2 kΩ;D.滑动变阻器R,0~3000 Ω;E.电源E,6V电池组,内阻不计。
(1)若选用甲电路,电流表应选用(填写前面的字母代号),若V0和选用电流表示数分别为U0和I,则测得电压表的内阻R0=。
(2)若选用乙电路,若V0和V示数分别为U0和U,则测得电压表的内阻R0=________(用U0、U、R V等字母表示)23.(9分)测量小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AB是半径足够大的光滑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与水平固定放置的P板的上表面BC在B点相切,C点在水平地面的垂直投影为C′。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实验步骤如下:①用天平称出物块Q的质量m;②测量出轨道AB的半径R、BC的长度L和CC′的长度h;③将物块Q在A点从静止释放,在物块Q落地处标记其落点D;④重复步骤③,共做10次;⑤将10个落地点用一个尽量小的圆围住,用米尺测量圆心到C ′的距离s。
⑴用实验中的测量量表示:(I)物块Q到达B点时的动能E kB= ;(II)物块Q到达C点时的动能E kC= ;(III)在物块Q从B运动到C的过程中,物块Q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 f = ;(IV)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⑵回答下列问题:(I)实验步骤④⑤的目的是。
(II)已知实验测得的μ值比实际值偏大,其原因除了实验中测量量的误差之外,其它的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个可能的原因即可)。
24.(14分)如图甲所示,在倾角为370的粗糙足够长的斜面的底端,一质量m=1kg可视为质点的滑块压缩一轻弹簧,滑块与弹簧不相连。
t=0时释放物块,计算机通过传感器描绘出滑块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oab段为曲线,bc段为直线,在t1=0.1s时滑块已上滑s=0.2m 的距离,g取10m/s2。
求:(1)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的大小(2)t=0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pEⅠⅢd B25.(18分)如图所示,一个带正电的粒子沿磁场边界从A 点射入左侧磁场,粒子质量为m 、 电荷量为q ,其中区域Ⅰ、Ⅲ内是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左边区域足够大,右边区域宽度 为1.3d ,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 ,区域Ⅱ是两磁场间的无场区,两条竖直虚线是其边界线,宽 度为d ;粒子从左边界线A 点射入磁场后,经过Ⅰ、Ⅱ、Ⅲ区域后能回到A 点,若粒子在左侧 磁场中的半径为d ,整个装置在真空中,不计粒子的重力。
(1)求:粒子从A 点射出到回到A 点经历的时间t ;(2)若在区域Ⅱ内加一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粒子仍能回到A 点,求:电场强度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