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
摘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高效。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种艺术,想提高语文课堂高效,教师要做到“摆正心态,走进学生,激发趣味,教法得当。
”语文来源与生活,语文课堂教学要充分的和生活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文学素养,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目的。
关键词:提高实效语文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国家已经做出了相关规定和措施,并且要求学校开足开齐课程,那么如何达到课堂高效率,应该成为教师们首要思考的问题。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认为语文课堂教学是一种艺术,要搞好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是教师要做到“摆正心态,走进学生,激发趣味,教法得当。
”
一、摆正心态,树立良好的观念
即把语文当成享受生活,和学生一起享受课堂。
一个教师良好的心态直接或间接决定课堂效率,决定授课水平和学生的听课情况。
平时我听到许多老师说语文难教,成绩难提,知识点琐碎,课堂枯燥无味。
而我认为语文来自于生活,来自于自然,这个大千世界处处是语文教学的材料,且不说网上资源,其实生活中处处是素材:教学写景篇时,有祖国大好河山做后盾;教学历史篇时,有祖国厚重且悠远的历史底蕴;教学情感人物篇时,有我们祖国人民的淳朴、智慧和人间冷暖更能熏陶学生心灵,再加上中国文人的文字
资料,这就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广阔的鲜活的教参空间,把这些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和学生一起分享里面的美丑善恶,难道不是一种享受吗?教师带着享受课堂的心态和学生一起学习不是一种心灵的
共享吗?教师把这种氛围带到课堂上就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否则总是抱着语文难教的心态就只有厌烦和枯燥,所以要多一些努力,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向上,少一些颓废;多一些振作,少一些倦怠,就一定能提高课堂的效率。
二、课堂上的实效,离不开平时课外的铺垫
课堂上我们要把爱带给学生,尊重学生。
爱是教育成功的基石,没有爱的教育等于是没有水的沙漠,等于是无水之源,无本之木。
试看,不管是苏霍姆林斯基,还是陶行知;不管是著名的海伦.凯勒的老师莎利文教授,还是现在的李镇西老师,他们都是爱的教育的典范。
这首先要求我们带着微笑和诚爱去走进学生的生活和心灵,去感染学生,做他们的良师益友,使他们接受你、爱戴你,既把你当成老师,也把你当成朋友,既当成父母,又当成知己,他们又怎能不兴致勃勃地上你的课,继而主动地学习呢,提高课堂效率呢?
当然课外的铺垫还包括精心备课,做好教学设计,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才能向课堂要实效。
语文课堂教学的引入很重要,如果引入时能激发学生的共鸣,创设好的课堂氛围,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教《春》这篇课文时,除了先让学生说自己眼中的春天外,还配以《春天在那里》
的歌曲及片段,学生的兴致就来了。
教《圆明园的毁灭》时,让学生先观看祖国的大好河山、雄伟建筑,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高昂的情绪,然后让他们观看圆明园毁灭时的场景,使他们情绪猛然下落,这时再问他们此时的心理,他们又怎能不跃跃欲试呢?再教文本的时候不就顺理成章了么?
要想讲好语文课,提高学生的兴致,激发学生的趣味,最重要的是教学时精妙的设计。
要把各个个环节设计的环环相扣,紧凑自然,从中心情感入手,宏观之处带微观,理解阅读的同时带动双基的训练。
对一篇文章教师首先要走进教材研究教材,深层次地理解教材,找到知识点,找准重难点,找准切入点,然后走出教材,确定好合适的教学方法,合理选择周围有关资料培养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
力争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当时的情景,于当时的时代背景融合到一起,和作者情感的思想相融合,恨大家之所恨,爱众人之所爱,那么随着作者情感和个人情感的涌动,就融合于课文的情感,教学这一课就自然容易起来,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积累的能力。
那又怎样宏观之处带微观呢?宏观就是要从整体入手,大处着眼。
不要一段一段的讲解,因为不利于整体的把握,就像一只大公鸡把肢体剖开了,单就鸡头、鸡脚、鸡尾来看,它不是好看倒有些难看,若是把这些组合到一起整体看时倒是非常好看了。
那又如何带微观呢?就是讲问题的同时适时适度地涉及字词、句等双基教学,实现重难点的把握,我想这样是可以提高课堂效率的。
三、激发学生的兴致,提高实效
语文课教学最要讲究的是语言艺术和肢体语言的运用,因为这两项直接关系到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更能感染学生。
要求不仅要普通话的流利、标准、抑扬顿挫,还要声情并茂,甚至“手舞足蹈”,眼睛也要会说话等等。
如读课文时,肢体语言的运用和普通话的配合可以让学生跟老师一起“飞翔”,这样学生还会开小车吗?这能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吗?
四、贴近生活,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兴趣活动
课堂上要适时进行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语文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所以我们不能把课堂设置在一间小小的教室里,而是要走出去,去观察自然观察生活,体会人间的百味,体会生活的内涵。
如讲《璀璨的东方明珠——香港》这一课时,让学生们做导游,领着大家参观,尽可能的用书中的新词做导游词;做画家,画画那个地方的璀璨;当朗诵家,声情并茂的朗诵,能根据文章好句子编歌词的就编一编唱一唱。
这不仅可以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对于提升生活能力和素养都非常适用,让他们也玩啦,也学习啦,真是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总之,在现在的紧迫的教学形势下,不能用满堂灌,不能用繁重的课堂内外的作业,机械的抄写背诵,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要想办法如何向课堂要实效。
只要努力探索,细心思索,善于总结就一定能够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课堂教学方法,打造课堂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