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理科综合模拟试题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不一定与核仁有关B.细胞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C.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可以定向地运动到代谢比较旺盛的部位D.肺泡细胞的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进而导致硅肺2.下列有关某二倍体真核生物细胞增殖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有丝分裂会出现姐妹单体的分离B.只有减数分裂过程会观察到同源染色体C.只有无丝分裂不存在细胞核的解体D.各种细胞分裂过程的细胞周期相同3.如图为常见的两套渗透装置图(图中S1为0.3mol/L的蔗糖溶液、S2为蒸馏水、S3为0.3mol/L葡萄糖溶液;已知葡萄糖能通过半透膜,但蔗糖不能通过半透膜),两装置半透膜面积相同,初始时液面高度一致,A装置一段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刚刚开始时,装置A和装置B中水分子从S2侧进入另一侧的速度一样B.装置B的现象是S3溶液液面先上升后下降,最终S3和S2溶液液面持平C.漏斗中液面先上升,加酶后继续上升,然后开始下降D.若不加入酶,装置A、B达到渗透平衡时,S1溶液浓度小于S3溶液浓度4.下图甲表示动作电位产生过程示意图,图乙、丙表示动作电位传导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将离体神经纤维放在高于正常海水Na+浓度的溶液中,甲图的c点将降低B.图丙中兴奋是从左向右传导的C.图甲、乙、丙中c、③、⑧点时细胞膜外侧钠离子高于细胞膜内侧D.恢复静息电位过程中K+外流需要消耗能量、不需要膜蛋白5.如图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过程需要DNA聚合酶和解旋酶,②过程需要RNA聚合酶而不需要解旋酶B.③过程直接需要的物质或结构有mRNA、氨基酸、tRNA、核糖体、酶、ATPC.把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进行①过程,子二代含15N的脱氧核苷酸链占75% D.图2中最早与mRNA结合的核糖体是a,核糖体沿箭头①方向移动6.如图是某家族中一种遗传病(基因用G、g)的家系图,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 该遗传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 若Ⅲ—2含有g基因,则该基因来自Ⅰ—1的概率为0或1/2C. 若要了解Ⅲ—6是否携带致病基因,只需到医院进行遗传咨询即可D. 最好观察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细胞,以准确统计分析Ⅲ—2的染色体的数目和特征7.下列物质的分离方法中,利用粒子大小差异的是()A.过滤豆浆B.酿酒蒸馏C.精油萃取D.海水晒盐8.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蚕丝、阿胶、棉花的主要成分均为蛋白质B. 成语“甘之如饴”中的“饴”指的是麦芽糖,说明我国较早就开始利用多糖化合物C. 油脂在长期贮存过程中与微生物、酶和空气中的氧气作用会发生酸败D.醇酸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都是可降解材料9.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苯和乙烯均可以使溴水褪色,但褪色原理不同B.乳酸薄荷醇酯( )能发生水解、氧化、消去反应C.分子式为C4H11N的有机物,同分异构体有8种(不包括立体异构)D.在制备乙酸乙酯后剩余的反应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气泡,说明有乙酸剩余10.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实验结论均正确的是()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 将少量硼酸溶液滴入到碳酸钠溶液中无气泡Ka:H2CO3>H3BO3B 将浸透石蜡油的石棉放置在硬质试管底部,加入少量碎瓷片并加强热,将生成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石蜡油分解生成不饱和烃C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并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再向混合液中加入新制备的Cu(OH)2 悬浊液并加热无砖红色沉淀蔗糖未水解D 将Na2S2O3溶液和稀硫酸溶液混合后,放入不同温度下的水浴中变浑浊所用时间相近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不大11.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下图所示各物质仅由这四种元素组成,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其中b、d为单质,其余均为化合物。
b的水溶液显酸性且具有漂白性;d与氧气反应可得到能漂白纸浆的化合物;c为三核10电子分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的非金属性:X>W>ZB.X的氢化物中只存在极性共价键C.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ZD.Y的含氧酸钠盐的水溶液可能呈碱性12. NaClO2是常用的消毒剂和漂白剂,工业上可采用电解法制备,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阴极电极反应为ClO2+e-=ClO2-B.若直流电源为铅蓄电池,则b极为PbO2C.交换膜左测NaOH的物质的量不变,气体X为Cl2D.制备18.1g NaClO2时理论上有0.2mol Na+由交换膜左侧向右侧迁移13. 已知某一元弱酸滴定过程中,pH突变随其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且浓度主要影响滴定终点和滴定终点之后的曲线部分。
常温下,用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20mL与其同浓度的某弱酸HA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图可知,c1>c2>c3B.恰好中和时,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c(Na+)=c(A-)>c(OH-)=c(H+)C.M点溶液中存在:2c(H+)+c(HA)=2c(OH-)+c(A-)D.常温下,HA的电离常数K a为:二、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题——第18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题——第21题有多个选项符合要求。
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23892U 经过一次α衰变后变为23490ThB. 由核反应方程式1371375556Cs Ba X →+可以判断X 为电子C. 核反应方程4141712781He N O H +→+为轻核聚变D. 16g 铋210经过15天时间,还剩2g 未衰变,则铋210的半衰期为5天15.a 、b 、c 三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位移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其中a 是一条顶点坐标为(0,10)的抛物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两个物体的速度相同B. 在0~5s 内,a 、b 两个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大C. 物体c 的速度越来越大D. 物体a 的加速度为20.4/m s 16.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固定一直杆,杆与地面间夹角为θ,轻环套在杆上。
不计质量的滑轮用轻质绳OP 悬挂在天花板上,另一轻绳通过滑轮系在环上,不计所有摩擦。
现向左缓慢拉绳,当环静止时,与手相连的绳子水平,则OP 绳与天花板之间的夹角为( )A. 2π B. θ C. 42πθ+ D. 42πθ-17.如图所示,在足够长的荧光屏MN 上方分布了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B=0.1T 、方向与纸面垂直.距离荧光屏h=16cm 处有一粒子源S ,以速度v=1×106m/s 不断地在纸面内向各个方向发射比荷q/m=1×108C/kg 的带正电粒子,不计粒子的重力。
则粒子打在荧光屏范围的长度为( )A.12cmB.16cmC.20cmD.24cm18.地球和木星绕太阳的运动可近似看成是同一平面内的同方向绕行的匀速圆周运动,已知木星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轨道半径的5.2倍,估算木星与地球距离最近的相邻两次时间间隔约为( )A. 1年B. 1.1年C. 1.5年D. 2年19.质量为3m 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木板上依次排放质量均为m 的木块1、2、3,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
现同时给木块l 、2、3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 0、2v 0、3v 0,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木块相对静止前,木板是静止的B. 1木块的最小速度是032v C. 2木块的最小速度是065v D. 木块3从开始运动到相对静止时位移是gv 204 20.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 0为定值电阻,R 为光敏电阻(光照减弱时阻值增大),C 为电容器,现减弱对光敏电阻R 光照的强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流表的示数减小B. 电容器C 的电荷量增大C. 电压表的示数变小D. 电源内部消耗的功率变大21.如图所示,在绝缘光滑的水平面上,AB 是一根裸导线,单位长度的电阻为R 0,其中一部分弯曲成半径为r 0的圆圈,圆圈导线相交处导电接触良好。
圆圈所在区域有与圆圈平面垂直的均匀磁场,磁感强度为B 0。
导线一端B 点固定,A 端在沿BA 方向的恒力F 作用下向右缓慢移动,从而使圆圈缓慢缩小。
设在圆圈缩小过程中始终保持圆的形状,导体回路是柔软的,则( )A. 在圆圈缩小的过程中,F 所做功全部转化为感应电流产生的焦耳热B. 在圆圈缩小的过程中,感应电动势逐渐减小C. 在圆圈缩小的过程中,感应电流逐渐减小D. 此圆圈从初始的半径r 0到完全消失所需时间020202FR B r T第II 卷(非选择题)三、非选择题(共174分。
第22-32题为必考题。
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22.(8分)如图甲,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使重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利用此装置可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某同学设计了图乙装置来完成同样的实验。
(1)下列关于图乙装置的说法中,能减小实验误差的是______.A. 用夹子夹住纸带上端避免手提纸带因抖动而造成摩擦的增大B. 用复夹和铁架台台面固定住打点计时器能使装置更加稳定C. 选用重锤连接纸带要比用夹子和重物连接纸带下落时阻力小D. 用图乙方式可以节省纸带,让点迹更为密集(2)图丙是某次实验所得到的一条点迹较为清晰的纸带的一段,经过测量计算后,某同学画出了如图丁所示的E−h图线,则他所画图线选取的零势能点为图丙中打点计时器打下______(选填“1点”或“11点”)时物体所在的位置,图丁中表示动能随高度变化的曲线为______选填“图线A”或“图线B”),(3)图丁中的h1=58.5mm和h2=390.0mm两处机械能E1与E2大小关系为E1______E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3. (9分) 某同学要测量一均匀新材料制成的圆柱体的电阻率ρ,步骤如下:(1)用游标为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其长度如图甲,由图甲可知其长度为______mm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直径如图乙,由图乙可知其直径为________mm ;用多用电表的电阻“×10”挡,按正确的操作步骤测此圆柱体的电阻,表盘的示数如图丙,则该电阻的阻值约为_______Ω.ABA B(2)该同学想用伏安法更精确地测量待测圆柱体电阻R,现有的器材及其代号和规格如下:A. 待测圆柱体R,长度为L0,直径为DB. 电流表A1,量程1mA,内阻r1=375ΩC. 电流表A2,量程500μA,内阻r2=750ΩD. 电压表V,量程10V,内阻10kΩE. 电阻R1,阻值为100Ω,起保护作用F. 滑动变阻器R2,总阻值约20ΩG.电池E,电动势1.5V,内阻很小H.开关S、导线若干为使实验误差较小,要求测得多组数据进行分析,请在虚线框中画出测量的电路图,并标明所用器材的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