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Ontology组织企业的信息和知识
在不确定是唯一可确定因素的经济环境中,知识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
知识管理就是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实现知识获取/创造、组织/存储、传播、应用,使企业在动荡的市场中保持高度智能化的管理手段。
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已经总结好的被基本接受的正式知识,以数字化形式存在或者可直接数字化,易于传播;隐性知识是尚未从员工头脑中总结出来或者未被基本接受的非正式知识,是基于直觉、主观认识、和信仰的经验性知识。
显性知识比较容易共享,但是创新的根本来源是隐性知识。
日本东京一桥大学著名知识学教授野中郁次郎研究发现: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把隐性知识作用于客观信息,产生显性知识并传授给同事,和同事一起把显性知识汇总并在产品/服务中体现出来。
而知识管理就是对一个企业集体的知识与技能的捕获——而不论这些知识和技能是存在于数据库中、被印刷于纸上或是存在于人们的脑海里——然后将这些知识与技能分布到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最大产出的任何地方的过程。
知识管理的目标就是力图能够将最恰当的知识在最恰当的时间传递给最恰当的人以便使他们能够做出最好的决策。
公司信息资产的价值并不在于存贮和提取信息的能力,而在于将信息与特定过程和未知情境进行动态匹配的能力。
通过运用知识管理
这一技术,许多企业已经取得了令人惊异的成就。
分析家们指出:LotusNotes和世界互联网是知识管理系统中的两大中坚力量。
而数据库、文件管理系统和电子邮件则是知识管理系统中的基本要素。
为实现知识管理的目标,从而为企业带来收益,大多数公司还需要添加某种知识提取产品,它能通过群体协作、过滤和语义技术将信息转化为知识。
数字信息一方面为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帮助,另一方面,大量的信息又使人们不知所措。
如何组织和提供信息就成为信息系统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目前主要的困难包括:知识的表示、信息的组织、软件的复用等。
特别是由于因特网的快速发展,面对信息的海洋,如何组织、管理和维护海量信息并为用户提供有效的服务也就成为一项重要而迫切的研究课题。
为了适应这些要求,Ontology作为一种能在语义和知识层次上描述信息系统的概念模型建模工具,自被提出以来就引起了国外众多科研人员的关注,并在计算机的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知识工程、数字图书馆、软件复用、信息检索和Web上异构信息的处理、语义Web等。
信息检索技术可分为3类:全文检索(Text retrieval)、数据检索(Data
retrieval)和知识检索(Knowledge retrieval)。
全文检索的特点是把用户的查询请求和全文中的每一个词进行比较,不考虑查询请求与文件语义上的匹配,这种方式虽然可以保证查全率,但是查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