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修理工作业流程班前会→班前准备→接班→作业→交班电缆修理工岗位描述一、基本情况:1、本人姓名:×××2、本岗位名称;电缆修理工3、职责及性质:①负责全矿高低压橡套电缆修补、进库验收、库存保管、发放及做好电缆帐目、卡片的管理工作;②自觉遵守劳动纪律及各项规章制度;③电缆存放处严禁烟火,严格执行防火措施;④电缆收发手续齐全,数量标准,不合格电缆坚决不准下井4、基本要求:①熟练掌握热补电缆工艺、做头尺寸、绑扎、硫化温度及热补器构造等技术,掌握电缆性能、用途及管理方法;②掌握库存、待修、修理、发放电缆数量,库棚内电缆按不同规格及时打号,分类堆放,摆放整齐,并挂牌标志;5、设备设施情况及设备基本工作原理:负责全矿高低压橡套电缆修补、进库验收、库存保管、发放及做好电缆帐目、卡片的管理工作;二、作业流程:班前会班前准备接班作业交班三、工作标准及操作口诀电缆修理工工作标准及操作口诀。
四、危险预知预想及常见问题处理:1、危险预知预想①电缆护套破损引起漏电伤人。
防范措施:对电缆破损处进行硫化热补或用冷补工艺进行修复,电缆护套修补必须用阻燃材料,修补前必须进行电缆芯线绝缘检查。
②电缆断线或芯线铜丝折断15%以上引起断路冲击上一级。
防范措施:用冷压方法重新连接芯线,除掉压接管的“飞边”进行绝缘处理和硫化热补。
③电缆受潮绝缘降低。
防范措施:进行干燥处理,并做浸水试验和电气试验。
2、常见问题处理①绝缘老化变质电力电缆绝缘要受到伴随电作用带来的热、化学及机械作用,从而使绝缘介质发生物理及化学变化,使介质的绝缘水平下降。
绝缘受潮。
中间接头或终端头因结构上下密封或安装质量不好而造成绝缘受潮;制造电缆包铅时留下砂眼或裂纹等缺陷,也会使电缆受潮。
②电缆过热造成电缆过热的原因有很多。
内因是电缆绝缘内部气隙游离造成局部受热,从而使绝缘炭化。
外因是安装在电缆密集地区、电缆隧道等处的电缆,穿在干燥管中的电缆以及与管道接近的电缆,会因电缆过负荷或散热不良,而使绝缘加速损坏。
③机械损伤主要是指外力作用造成的电缆损伤。
这主要是由于车辆振动等机械作用,使电缆变形。
电缆变形导致弯曲过度,损坏了内绝缘或导致绝缘内部产生气隙。
④护层腐蚀由于电解作用或化学作用使电缆铅包腐蚀,因腐蚀性质和程度的不同,铅包上有红色、黄色、橙色和淡黄色的化合物或类似海绵的细孔。
⑤过电压造成击穿大气过电压和内部过电压使电缆绝缘所承受的应力超过允许值而造成击穿。
而且,对实际故障进行分析表明,许多户外终端头故障,是由于大气过电压引起的。
⑥中间接头、终端头的设计和制作工艺问题剥离半导体时,损坏内绝缘或绝缘表面有微粒、灰尘等杂质;电缆头密封不良,使绝缘内部有水分,导致绝缘受潮;电缆接头工艺不标准,密封不规范,造成接地;制作环境湿度偏大,引起制作部位(电缆头)绝缘整体性受潮;电缆接地出现错误,导致接地线形成环流或断裂。
处理方法:针对电力电缆的以上几种类型故障,可以结合实际制定对策。
对中间接头和终端头制作工艺,可以加强入网电缆头附件试验,在执行相关规定的基础上,严格把关;剥离护套、绝缘屏蔽层半导体层时细心操作,对绝缘表面进行彻底打磨和清洁,防止杂质颗粒遗留在绝缘上;安装环境的湿度保持低于70%。
对电缆安装作出一系列明确规定:铠装层和铜屏蔽层必须单独接地,且其截面不小于25平方毫米;单芯电缆必须是受电端一点接地,三芯电缆必须两端接地,同时要对电缆线鼻做镀锡处理。
为防止电缆因外力受损,可以对受力部位做穿管保护并加以固定,中间接头外部加以防护,接头两边加固定防护;在施工过程中,保证线鼻不被外力扭动变形,如果必须要做扭动处理的,应采取措施使表面平整;电缆附近有施工队施工时,要增加醒目示牌,必要时派人提醒施工人员。
切开接头∶在切开前首先要检查接头内是否有积水及潮气,若存在,不能用喷灯切开接头,因为喷灯加热使潮气从接头两侧赶向电缆内部,最好用铁锤和斫刀切开套管;如果没有潮气及水分,则可用喷灯把铅套烫开,除出铅套污垢,刮净锈斑,擦去焊锡渣,从电缆连接处移开,以备再用。
除去潮气∶可用烘烤法。
它就是用喷灯或炭火烘烤,驱除潮气。
这种方法只能用于少量潮气情况下使用。
当纸绝缘芯线受潮气重,可采用浇腊法,用热腊来除去潮气。
由60%白腊和40%中型凡士林混合后加温到130-140度熬制而成,浇腊时控制在120-130度,浇腊从两侧电缆铅套切口10-15cm处电缆铅套开始,逐渐向切开处移浇,待切口处腊料凝结后再向接头中央浇注,直到芯线上没有气泡和浸渍的声音为止。
五、典型事故案例:案例一某电厂一起变压器高压侧电缆相序接反事故分析一、事故经过事故发生前,保安电源电保2(工作开关)供电的#4发变组停机备用,其高压厂用电由接于老厂110kV系统的高备变供电,保安变高压侧电源同样取自老厂的110kV系统,机组处于正常盘车状态。
在#4机停机备用期间,有部分设备的临修工作。
1999年12月15日,应电气检修保2开关小修工作票要求,需要将保2开关停运解备。
为缩短保安段的停电时间,运行值班人员采取瞬间停电方法,将保2停运,保20联动投入,带保安Ⅱ段运行。
但当保20投运后,汽机值班人员发现直流密封油泵、直流润滑油泵联动,同时,电源了自保安Ⅱ段的盘车跳闸,保安段所带交流密封油泵及交流润滑油泵电机电流为正常值的1/3左右,上述交流油泵均无出力。
电气运行值班人员就地检查电机,电现电机电源三相电压正常,三相电流平衡,电气检修人员复查,检查结果同上。
此时因锅炉检修正在使用接于保安Ⅱ段上的炉本体电梯,需马上恢复保安电源,电气运行值班人员将保2开关检修工作票押回,决定按贯例采用并列倒换方法,先将保2开关投运,然后再断开保20开关。
当合上保2时,其电流表满档,保2开关出现“过流”光字,值班人员遂立即断开保20,上述现象消失,保安Ⅱ段运行正常,汽机交流密封油泵及交流润滑油泵运行也恢复正常。
为进一步查明原因,电气检修及运行人员一起检查,在保20开关上下口分别测其三相电压,发现A—A’、B—B’、C—C’三相电压分别为226V、454V、229V,将保20开关解备后,发现保20开关消弧罩有扯弧痕迹,取下消弧罩发现该开关消弧触头有少量毛刺,主触头无异常。
二、原因分析①检修人员严重违反《电业安全工作规程》,擅自扩大检修范围。
事故发生后,按照“三不放过”原则,我们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了认真分析,发现在事故发生的前两天,检修人员刚对保安变进行了一次小修,经过对参与检修工作人员的调查,他们曾趁检修保安变时,将保安变高压侧电缆一并检修,且在检修过程中,将保安变高压侧电缆从变压器本体拆掉,在拆除电缆之前,未按规定将三相电缆与所对应的变压器接线柱分别做记号,检修结呸后恢复接线时,三相电缆与接线柱的连接仅按“黄、绿、红”色标分别一致的原则恢复。
工作结束未按规定对保安变核对相序,也未将此情况向运行值班人员交代。
得到这一信息后,我们怀疑检修人员在恢复变压器接线时,将电缆相序接反,通过核查,确定变压器高压侧电缆A、B两相相序接反。
②电气运行值班人员对检修工作项目了解不全面。
检修工作结束时,没有仔细向检修人员询问工作内容,漏掉了保安变电缆检修的信息,失去了防止事故发生的机会,未起到应有的把关作用。
③汽机值班人员缺乏高度的工作责任心。
当油泵运转正常而无出力时,未认真检查泵的转向是否正确,就草率的汇报自己所辖设备无问题,直接诱导了事故发生。
④现场个别设备电缆引线A、B、C三相色标不规范,未严格按照“A—黄、B—绿、C—红”的要求标注。
三、防范措施①检修人员在工作中应认真遵守《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严格按照工作票所列的检修项目进行工作,严禁擅自扩大工作内容,若特殊情况需要增加工作内容时,应按规定重新更换工作票;运行值班人员在销工作票时,要向检修工作负责人详细询问其工作内容和检修情况,对检修内容要做到心中有数,确保其检修内容与工作票一致,切实把好最后一道关。
②规范现场电缆三相色标,严格按照“A—黄、B—绿、C—红”的要求,对现场电缆头色标进行全面检查。
③检修人员在进行设备拆线检修工作时,不管是一次回路,还是二次回路,拆线前应认真核对原回路接线并做好明确标记,检修结束恢复接线时,应由拆线人对原标记核对无误后,再恢复接线,有条件时应使设备带电后,进一步核对相序无误。
④对未安装同期装置的双电源供电变压器、配电盘等电气设备检修后,运行值放人员在恢复备用时,必须用测量表计测量两路电源相序,压差不应超过5%,并将此规定列入现场运行规程。
⑤提高值班人员的技术素质和工作责任心,在发现设备异常时,要从多方面认真查找原因,要意识到一时工作疏忽,就可造成无法挽回后果,考虑问题要全面,善于查找问题的真正原因。
案例二一起由于电缆接头不良引起的故障一、事故经过某220 kV变电站有220/110/35 kV自耦变2台,35 kV母线分段并列运行,11月3日06:15,35 kV泽牧3683线速断跳闸重合闸成功(当时带3 MW负荷),35 kV母线出现接地现象。
06:18,35 kV泽溪3686线速断跳闸重合闸不成功,接地现象消失。
由于这2条线路路径并无联系,在变电站巡视无异常后,调度通知线路工区进行巡线,发现泽溪3686线一段电缆的中间接头绝缘破环。
二、故障原因分析分析后认为,泽牧3683线速断跳闸后重合是导致泽溪3686线电缆中间接头绝缘破环的直接原因。
线路由于发生故障而跳闸,经过一定时间后(通常为0.5 s左右),自动重合于空载线路。
由于合闸前存在残余电荷使电压的起始值不等于零,就可能引起更高的过电压。
而泽溪3686线该段电缆中间接头对地和相间绝缘不良或绝缘受潮,不能承受正常的冲击电压,中性点接地不良,在线路重合闸瞬间,产生的操作过电压导致相对地电压升高,绝缘击穿。
三、处理措施电缆头是电缆绝缘的薄弱环节,电缆故障绝大多数为电缆头或电缆中间接头故障。
从这次事故也可以发现,事故的原因是电缆中间接头制作质量不良,压接头不紧、接触电阻过大,长期运行造成的电缆头过热,烧穿绝缘。
由于电缆故障查找比较困难,短时间内无法修复,从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因此铺设电缆时,要严格控制电缆头的施工质量,特别是绝缘水平。
此外要求电缆沟要有良好的排水设施,保持内部干燥,防止腐蚀性气体或可燃性气体进入电缆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