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代表作有:《骆
)草原的景:辽阔、碧绿;草原的人:热情,好客
(5)写作线索:草原美景、喜迎远客、亲切相见、热情款待、联欢话别
(6)重点词语解释
境界:事物所到达的程度和表现的情况。
文中指草原天空明朗,空气清鲜,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那种如诗如画的情境。
洒脱:本指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
迂回:回旋,盘绕。
文中指河像带子,弯弯曲曲的样子。
拘束:过分约束自己,态度显得不自然。
(7)重点句子理解:
①“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
这句话是第一自然段的中心句,写出了草原辽阔、碧绿的特点。
②“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
“渲染”、“勾勒”均是绘画用语,“渲染”是指用水墨或淡的水彩涂抹画面,以取得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勾勒”是指用线条勾画出轮廓。
“翠色欲流”是指青草鲜嫩,颜色青翠,似在流动,富有生机。
这句话中,作者用上了比喻的手法,把小丘的线条比作一幅中国画,突出了草原的辽阔碧绿,小丘线条的柔美。
③“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拟人句)
回味:细细地回忆、品味。
在作家的眼中,草原的风光如诗如画,有着无限乐趣,因此连静立的牛马,都似乎被陶醉了,像人一样在享受和回味。
这种拟人的写法构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增强了草原风光的感染力。
④“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
这句话是写蒙古族老乡身着节日盛装,策马疾驰,远迎来客。
鲜艳的服饰,飞驰的骏马,飘舞的衣襟衣带,作者将这些景物比作彩虹,不仅形似而且神似。
⑤“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涯:边际。
天涯:天边,大地与天空相接的地方。
这句话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呢。
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
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句,点明了蒙汉两族团结情深的中心。
一个“也”字,说明爸爸说树即说人。
爸爸看到戈壁滩上高大的白杨树,触景生情,以白杨自勉,在托物言志。
勉励自己要像白杨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不软弱,也不动摇。
他的表白正是无数边疆建设者身上令人肃然起敬的奉献精神。
③“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
“高大的白杨树”指(喑喻)老一代的边疆建设者;“几棵小树”指(喑喻)边疆建设者的孩子们。
这句话的含义:爸爸自己已扎根边疆,献身边疆,他希望自己的子女如小树一样经受锻炼,成为建设边疆的栋梁之才。
在课文的结尾处,作者再一次通过父亲神情的变化,来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反映了老一辈的西部开拓者“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博大胸怀。
(4)造句:“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
①环卫工人为了保护环境,不辞劳苦,哪儿需要他们,哪儿就有他们的身影,不管是烈日炎炎的夏天,不管是寒风刺骨的冬天,他们总是奋斗在自己的岗位上。
②战士们为了保家卫国,不辞劳苦,哪儿需要他们,哪儿就有他们的身影,不管是荒无人烟的边疆,不管是冰天雪地的北国,他们总是日夜保卫着祖国和人民的。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重点句子:“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要在青藏高原修铁路,让火车开到拉萨,当时国内外都是一片质疑声。
而这句朴素无华的话语
充满着信心与决心,在文中的四次出现均使用了感叹号,充分反映了建设者们排除万难、不达目的
不罢休的执著精神。
这句话在开工前、遇到困难和克服困难时反复出现,在文中前呼后应,与尾句“拉萨已经遥遥在望”形成一条穿珠的彩线。
二、日积月累
浪淘沙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竹枝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头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三、基础知识
1、词语
高歌绿毯柔美渲染勾勒低吟奇丽回味洒脱迂回疾驰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天涯清晰插嘴分辩抚摸介绍新疆陷入古朴典雅矗立戎装守候鸵鸟凹凸匕首商贸芝麻妖娆机械开凿稀薄巍峨媒体狰狞逞凶撕扯效率贯通隧道开凿撕扯屋脊夹道冶铁热乎乎下马威一碧千里高歌一曲襟飘带舞
浑黄一体精神饱满美轮美奂银装素裹严阵以待始料不及杯水车薪废寝忘食
2、形近字组词:
娆(妖娆) 吟(低吟) 蹄(马蹄) 涯(天涯) 戎(戎装) 晰(清晰) 媒(媒体)
浇(浇水) 冷(冰冷) 啼(啼叫) 崖(山崖) 戒(戒备) 淅(淅沥) 谋(计谋)
绕(围绕) 遐(遐想) 狰(狰狞) 缰(缰绳) 跤(摔跤) 招(招手) 拨(拨转) 驰(疾驰)
饶(求饶) 暇(闲暇) 挣(挣扎) 僵(僵硬) 郊(郊外) 绍(介绍) 拔(拔牙) 弛(松弛)
烧(烧饭) 假(假装) 睁(睁眼) 疆(新疆) 效(效果) 召(召开) 泼(泼水) 池(水池)
3、近义词:
清鲜(清新) 明朗(晴朗)勾勒(勾画) 礼貌(礼节) 天涯(天际) 洒脱(潇洒) 乐趣(情趣)
疾驰(飞驰) 惊叹(赞叹) 羞涩(害羞) 盼望(渴望) 沉思(深思) 巍峨(高大) 狰狞(凶恶)
融化(溶化) 热闹(喧闹) 响亮(洪亮) 舒服(舒适) 矗立(耸立) 欢腾(欢跃) 精彩(出色)
庆祝(祝贺) 繁华(繁荣) 凝望(凝视) 清晰(清楚) 分辩(争辩) 软弱(柔弱) 表白(表明)
高昂(昂扬) 提供(供应) 迅速(敏捷) 实验(试验) 威胁(要挟) 确实(的确) 守候(等候)
精神饱满(精神抖擞)
4、反义词:
舒服(难受) 洒脱(拘束) 冷清(热闹) 大方(拘束) 羞涩(大方) 淡雅(粗俗) 鲜艳(素净) 漫长(短暂) 丰富(贫乏) 清晰(模糊) 软弱(坚强) 表白(沉默) 复杂(简单) 坚硬(柔软) 凝固(融化) 狰狞(慈祥) 恶劣(优良) 稀薄(浓厚) 高傲(谦逊) 响亮(低沉) 动摇(坚定) 严肃(随便) 失败(成功)
5、词语搭配:
(清新)的空气 (明朗)的天空 (满心)的愉快(无边)的绿毯 (柔美)的线条 (奇丽)的小诗
(无限)的乐趣 (各色)的衣裳 (静寂)的草原(好客)的主人 (响亮)的歌声 (忽飞忽落)的小鸟(会心)的微笑 (浩浩荡荡)的大军(古朴典雅)的石雕(悠悠)的驼铃声 (鲜艳)的旗帜 (欢腾)的人群(恶劣)的天气 (茫茫)的大戈壁 (高大挺秀)的身影(巍峨)的昆仑山 (一碧千里)的草原(狰狞)的面目拨转马头流入云际表演舞蹈满载货物迎候使节凝望石雕陷入沉思浮起微笑提高效率表白心愿轮番进攻开凿隧道扯得七零八落劈头盖脸地砸下来源源不断地输氧
夜以继日地试验一点一点地延伸
6、词语意思
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
浩浩荡荡:水势广大的样子,形容声势壮阔广大。
五彩缤纷:颜色繁多,非常好看。
崇山峻岭:高大陡峭的山岭。
文中用此词意在说明路途遥远。
美轮美奂:轮,高大;奂,众多。
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文中用来形容我国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刻等艺术,由于汲取了西方文化的长处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精美绝伦。
遐想:漫无边际地想象。
浑黄一体:都是浑浊的黄色,分不出界限。
高大挺秀:高大笔直,挺拔秀丽超出一般。
银装素裹:素,没有染色的。
裹,包,缠。
从上到下没有一点彩色,非常素洁。
七零八落:形容零散稀疏的样子。
特指原来又多又整齐的东西现在零散了。
不翼而飞:形容东西突然丢失。
劈头盖脸:从正前方正对着头和脸劈下来、盖下来。
文中形容气候恶劣。
杯水车薪:比喻无济于事,解决不了问题。
废寝忘食:顾不上吃饭,忘记了睡觉。
形容勤奋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