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班主任学习的心得体会(5篇):家庭教育班主任工作总结班级管理2020年班主任学习的心得体会第篇:南京行,天半的学习,六场讲座,每位老师各具特色,精彩呈现,从中学到了颇多的东西,引发深思,总结如下:第场讲座,是杨坚老师《教育应激扬生命》的讲座,杨老师说,校风就是校长的作风,班风就是班主任的作风,顿时让我感觉到自身责任的重大。
杨老师还通过动物学校的故事,告诉我们老师不应该控制生命发展的方向,而是应该激扬生命。
对于我们来说,孩子并不是张白纸,而是粒种子,充满着各种可能与奇迹,会长出我们所不知道的无限可能。
教育不是对白纸的改造,而是去发现种子里孕育的精彩。
紧接着,杨老师讲了教学的几个误区:是人不可能样样皆是,更不可能无是处,”坏孩子”有独特的优点,比如耐挫能力、正义感、重感情和社交能力强等。
”好孩子”的致命弱点是自尊心过强、难于面对失败、追求完美和比较薄情寡义等,这些都是我们必须看到并重视的。
二是名师是把自己种到孩子心上的人,教育的阳光应该洒向后三排。
之所以有些孩子喜欢”哗众取宠”,那是因为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要被别人尊重的需要,每个人的人生都需要被关注。
最后,杨坚老师讲了”如何激扬生命”的话题。
是为孩子提供多维的评价方式,不仅重视孩子的学业,还重视孩子的品德、才艺及其他方面的优秀,对其进行专项奖励。
奖励学业方面时,把学业进步显着的放之前列,给予高评价,重视班级新转生,给他们第次完美的展示。
在品德的奖励方面,分为”年度感动人物奖”和”阳光少年奖”,”小成靠志,大成靠德”,足见对孩子德育的重要意义。
阳光少年,指”寻找校园最阳光的笑脸”,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制造动情点,使孩子们对学校依依不舍、难舍难分。
二是在学校当中设置多元的课程供孩子们选择。
三是让孩子自己选择教师。
杨老师说,个孩子喜欢学习,定是从喜欢老师开始的。
看了这句话,让我想到了王主任曾经告诉我的”亲其师、信其道”,不要再埋怨孩子不喜欢学习,那是因为我们没有让孩子喜欢上”我们”,所以从今往后,首先做名被学生喜欢的老师!最后,杨老师说,教育不是追求成功,而是追求幸福,我觉得特别有道理,教育是项幸福的事业,必须以幸福为目标、为导向!第二场报告,是李镇西老师的《幸福比优秀更重要》。
从刚刚上台,我就感觉李镇西老师是个极其有个性的老师,他为了宁静办学,毅然选择禁止对校园的参观。
学校的校训是”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李老师说教育是种依恋,对孩子的依恋之情,这是教育修养中起重要作用的思想。
教育就是迷恋他人成长的职业。
教育是种理解,教育是种尊重,教育是种智慧,教育是种浪漫。
李老师说每次带毕业班,他都会让毕业班的孩子给自己写信提建议,这样对于老师来说,可以更客观地去审视自己的教学,这也是进步最快的种方式。
对于后进生的问题,李老师说,定要点燃孩子上进心的种子;让其感受到班级的温暖;善于利用集体帮助,要善于把班主任自己的褒贬化为集体舆论;维护后进生的尊严,每周评选”进步最大的同学”。
整个讲座过程中,贯穿了李老师很多个与孩子们的成长故事,充分展现了教育要有充满人性的温馨记忆!当有孩子愿意和你说悄悄话的时候,你的教育就走向了成功!每天和孩子们起打交道,难免生气,不妨想想李老师带给我们的小故事,让自己的心成为湖泊样宽广,使愤怒的盐分稀释下,使苦涩的液体变成咸味的回忆吧!第三场讲座,万玮告诉我们,要留给孩子永恒的东西,那便是情感、精神和气质。
万老师向我们陈述了教学的五种境界――教知识、教方法、教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做人、教自己。
做事情时必须要”极致专注”,因为态度决定高度,专注成就专业,极致锻造品质,做事情贵在坚持,贵在不断反思自己。
第四场报告是王文英老师的讲座,可谓是位具有传奇色彩的铁娘子,真是大开眼界。
蜻蜓点水点到了孩子的心上,在初中的教育道路上,可谓用心、用情、用智慧。
她每天把自己打扮得光鲜亮丽,是为了告诉孩子们,我其实是位最普普通通的老师,你们定要超越老师!她采取了独特的”精神折魔法”,对孩子们进行遥控和征服,使自己的学生痛并快乐地接受这种折磨,使家长投入到教育的大阵营当中。
她运用了独特的智慧去工作。
她对孩子,软硬皆施。
配合恰如其分,孩子亲切地称呼她为”大姐”,而她,运用独特的语言艺术,针对每个孩子不同的个性,使孩子们不得不掉入自己预设的情景中努力学习。
珍视孩子点滴的进步,哪怕进步只有分。
也许你只要求孩子进步分,他会打赌进步十分,使孩子自愿地投入学习中,不断进步!第五场报告是高金英老师的《以德治班,实现班主任的价值追求》,要求我们老师应该具有高素质,以德育德,高老师主要强调了亲其师,信其道的道理,必须做名有魅力的老师,孩子们才会更加喜欢你,才会喜欢你的课堂。
从高老师那,我学会了些小魔术,如变钱、元钱下落和笔穿手帕的游戏,还有些小笑话。
高老师还教给了我们提高成绩移步法,让两个成绩相当的孩子比听课、比作业、甚至比玩耍,如果个孩子想玩,先让他看看另个孩子是否也在玩,这样互相敦促着步步进步。
总之要想办法去了解和研究自己的学生。
第六场讲座是郑杰的《德与育的原理》,郑老师从科学研究的角度客观地向我们进行了描述。
郑老师先对我们的专业进行了讲解,然后对德、育分别进行了论述。
老师教给孩子们的”德”,指的是品德,是种人内在的品质,是关注个人内心的成长。
我们不能因为行为的外显方式来断定孩子的品德。
比如遇到个随手捡地上垃圾的孩子和遇到个在打架的孩子,我们不能简单地判定前者就是好品德,后者就是品德不好。
这两种行为都存在五种可能:害怕―好处―好人(被人认可)―责任―造福,五个阶段由低到高,两种行为不定处于哪个阶段,我认为,我们应该做的,就是不能味批评打架,要剖析其内心,对孩子的行为循循善诱,应对孩子捡垃圾的行为进行正确的归因引导,从而塑造孩子的心灵。
而品德的培养,可以通过关怀和训练两个方面进行。
关怀是充分利用人生来具有的移情能力和内群体两个方面的善因子来发挥作用。
在育的方面,郑老师说,孩子在做错事情时,般都是直觉判断,而非有预谋的价值判断,比如个孩子把别人的东西弄坏了,这并非已经预谋了好些天的事情。
尽管家长、老师总是告诉他不要乱碰别人的东西,但在事情的发生过程中,这些话语还是起不到任何作用。
听了郑老师的话,我突然明朗了很多,有时我们并不应该劈头盖脸地责备孩子,这也非他们的本意,这与孩子的人格、品质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要想得太过复杂。
对孩子最有效的教育时机,是在这件事情发生之后,引导孩子去反思自己的行为,这样才会强化孩子心中的是非意识,提高孩子的判断力。
对孩子,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去教育,比如间接方式的讲故事、看电影等等。
我们要用积极的情感和情趣去引导孩子正确的归因,给孩子正确的暗示,孩子的进步不能归因为聪明和优秀,而是他的努力,要赞美孩子的努力付出。
郑老师更是通过科学验证的方式,向我们阐释了个道理――关注什么,就是强化什么,所以定要关注孩子的优点!若是关注孩子的缺点,那么就会不断强化孩子的缺点!郑老师还和我们强调了几种不专业的教育方式,如啰嗦、冷漠(易使孩子成为社会反对分子)、威胁恐吓和讽刺挖苦、监视等等。
紧接着,郑老师又讲述了下专业的手段分为五个层次:暗示―提示―明示―强化―惩戒。
有位老师曾经说,问题学生多了并不可怕,那是增加我们经验的良好时机。
而我们掌握的诸多经验,会更好地知道我们今后教育孩子的行为,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南京之行,如饱食大师们精制的精神大餐,感谢领导给予我们这样的机会!2020年班主任学习的心得体会第二篇:班主任肩负着教育和管理学生的重任,要想把学生教育好,把班级管理好,必须不断地学习和探索,尤其是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适应”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才能把班主任工作做好。
本人认为,只要观念更新,班主任工作成效随之也就会出现。
、关注每位学生的差异性是绝对的,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学生总会有差别。
这就决定了作为班主任,接受每个学生是无条件的。
学生在学校都希望得到班主任的尊重、关心、爱护、帮助和教育。
班主任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是学生共同的心理需求,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班主任的爱是博大的、精深的爱,它像阳光样,洒向大地上每个角落。
喜爱优等生,歧视后进生,是班主任狭隘教育观的表现。
西方有位哲人曾说:个人,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
我们不妨借过来说:个班主任爱优等生是人;爱后进生是神。
当然,对后进生的教育要付出更多的劳动,但是,只要班主任拿出真诚的爱心,就会发现,后进生也有许多可爱之处,也有许多闪光点,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指导,就能促使他们不断进步。
二、构建师生对话平台“严师出高徒”这话没错,但这还不够。
班主任工作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为基本任务的。
在伴随学生人生发展的过程中,班主任所担当的是引路人的工作,他所扮演的角色是良师益友的角色。
因而,在班主任工作中,必须淡化教育者的角色痕迹,与学生平等对话。
建立朋友般的师生关系,做到师生之间的相互悦纳。
在学生人生成长阶段,自我意识的发展已成为发展过程中的个核心。
班主任则是学生自我发展的促进者。
中专生即将走向社会,等待他们的是个五彩的世界,他们脚下的路在哪里?他们将走向何方?班主任是他们走向理想之路的引路人。
对中专生来说他们需要的不是声色俱厉的威严,不是喋喋不休的说教,他们需要的是能够理解、信任他,与他平等对话,伴他成长的引路者,解惑人。
三、让学生自主管理学生与学生是处于同层面的人,对问题的理解会更接近,因而他们更容易沟通。
作为班主任要善于把问题摆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出主意,想办法,这样既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达到了理解、执行班主任意图的目的。
班主任尽可能减政放权,尽可能把班级管理看做是学生们自己的事情,不是班主任的事情。
从组织结构的设计到职责权限的划分,从活动的组织者到学生干部的教育,我们都应渗透这思想。
我们要通过班级管理这活动,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
面对个个活蹦乱跳的学生,他们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成长过程中不可能不出现大大小小的问题。
班主任要做的并不是简单地堵漏洞,死死盯住学生的言行,随时以组织纪律管束之,而应当是做细致地疏导。
在班级管理中要形成宽松的环境,创设和谐的氛围,形成开放的班级文化氛围。
以此熏陶和感染学生,以求”润物细无声”。
四、让班级管理科学化出了问题才去解决,这是”亡羊补牢”式的管理。
要想把个班级管好,随意是不行的,必须讲究科学,讲究方法,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
在科学管理上,许多班主任创造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制度与方法,使自己不断地完善。
如:班干部轮流坐庄,竞争上岗;师生共议,同树良好班风;制定切实可行的班规班纪;建立班级量化考核管理制度;开展”比、学、赶、帮、超”的竞赛活动;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开展班级各类明星评比活动。
另外,我们还可以选好主题,定期召开班会;正确使用表扬和批评这武器,建立问题集体评议制度;按学生类型,召开教导会或个别谈话;建立家校联系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