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区域经济联系ppt4 湘教版优质课件

区域经济联系ppt4 湘教版优质课件


南水北调工程简介
南水北调总体规划推荐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 调水线路。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 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联系,构成以“四横三 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以利于实现我国水资 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合理配置格局。
东线
调水源地 长江下游江苏
扬州附近。
线路走向 (解决华 北缺水的 问题)
可调水量 源地水质
经济全球化:
主要指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管理等经济行为在全球范围 内大规模活动,包括生产资料、信息、资金、人力资源等生产 要素的全球性配置与重组。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它给世界 各国经济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也给包括我在内的所有国家 和地区提出了新的挑战。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 发展的两大趋势。
四横
连接了哪几条大河?形成了怎样的总体布局? 三纵
南水北调工程简介
自1952年10月30日毛泽东主席提出“南方水多, 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 宏伟设想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和关 怀下,广大科技工作者持续进行了50年的南水 北调工作,做了大量的野外勘查和测量,在分 析比较50多种方案的基础上,形成了南水北调 东线、中线和西线调水的基本方案,并获得了 一大批富有价值的成果。
线路全为隧洞,地质构造最复杂,施工环境
困难,工程技术复杂,工程规模过大,可作为远 景轮廓设想。
有利影响
“调出区”居民
“调入区”居民
大大改善供水区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推动我 国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优点:水质好,覆盖面大,自流输水、运转费用低等 缺点:工程量大,投资多,移民量大等
西线
调水源地 从长江上游通天河、 支流雅砻江、大渡河 上游
线路走向 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的 解决西北 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
水隧洞引水入黄河上游
可调水量
较大
东线工程的效益 东线工程可为苏、皖、鲁、冀、津五省市净增供水 量143.3亿m3,其中生活、工业及航运用水66.56亿m3。 农业76.76亿m3。 东线工程实施后可基本解决天津市、河北省黑龙港
运东地区、山东鲁北、鲁西南和胶东部分城市的水资 源紧缺问题,并具备向北京供水的条件。促进环渤海 地带和黄淮海平原东部经济发展,改善因缺水而恶化 的环境。
利用京杭大运河提 水北送。一路向北, 经隧洞后穿越黄河
至天津;一路向东,
通过胶东地区输水
干线经济南到烟台、 威海

差,对环保的 要求较高
优点:水源充沛、工程量小、投资少 缺点:水质较差、逐级提水、运转费用高
东线方案是从扬州附近的江都水利枢纽工程处取水, 基本沿京杭运河逐级提水北送,向黄淮海平原东部供 水,终点天津。
区域经济联系
你从图片中读懂了什么?
经济全球化
大家知道APEC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APEC):成立于1981年10月, 是亚太区域国家与地区加强多边经济联系、交流与 合作的重要组织。其宗旨和目标是“相互依存、共 同利益,坚持开放性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间贸 易壁垒 。在全球经济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大家知道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吗?
区域经济一体化:
地理上相邻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加强经
济联系与合作,彼此通过契约和协定,在区域内逐步消除成员
国之间的贸易与非贸易壁垒,协调成员国的社会经济政策,进
而形成跨越国界的商品、资本、劳务、技术等自由流通的统一
经济区域。
特征:1)内向的保护性 2)外向的竞争性
为京杭运河济宁至徐州段的全年通航保证了水源。 使鲁西和苏北两个商品粮基地得到巩固和发展。
中线
调水 从长江支白河流域西侧过长江 走向 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
主要 经过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 解决 在郑州以西穿过黄河,沿
华北 京广铁路西侧北上,至北 京、天津
可调 水量
较小
源地
水质
较好
中线方案近期从长江支流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引 水,沿唐白河平原北部及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布 设自流输水总干渠,终点北京、天津,为鄂、豫、 冀、津、京五省市提供城市生活、工业、农业及 其它用水。远景规划再从长江三峡水库或以下长 江干流引水增加北调水量。中线工程具有水质好、 水量可靠,覆盖面大,自南向北自流输水,自西 向东自流供水,供水机动灵活的优点,是解决华 北水资源危机的最佳方案。
我国区域经济联系的形式: 1 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 2 资源跨区域调配 3 产业转移
一、东、西部 经济合作
1、对口帮扶成效明显
2、招商引资发展较快
3、科技、信息和人
才的联系日益密切
4、相互发展实 现“双赢”
例: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应该(双选) C D
A.向西部大规模移民,以减轻东部的压力 B.在西部大范围垦荒,兴建大型商品粮基地 C.加速开发石油、天然气资源,并向东部输送 D.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源地水质
最好
西线方案是从长江上游地区的通天河、雅砻江、 大渡河引水入黄河上游,解决我国西北地区和 华北部分地区干旱缺水的战略性工程。
西线工程地处青藏高原,海拔3000~5000m, 在此高寒地区建造200m左右的高坝和开凿埋深 数百米,长达100km以上的长隧洞,同时这里 又是我国地质构造最复杂的地区之一,地震烈 度大都在6~7度,局部8~9度,工程技术复杂, 施工环境困难。还须加深前期工作,积极开展 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解决这些难点
二、资源跨区域调配
你所知道的跨区域的资源调配工程有 哪些?为什么要这样去做?
原因: 1 我国能源与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2 资源短缺现象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
意义: 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缩小区域差 距,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南水北调
中国水资源的特点:
数量上: “总量多,人均少”
空间分布上: “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
时间分配上: “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各年之间变率大”
除了以上原因导致我国北方水资源紧缺 之外,还有哪些原因?
人为原因:用水量迅速增加 浪费严重 水质污染
1、北方什么季节缺水?长江什么季节最适合调水?夏季。 北方缺水期正是长江的枯水期(冬春季节);
2、如何解决调、需之间的季节差异? 建水库、大坝储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