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效益分析培训
➢ 帕累托改进是指一种变化,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 个人变得更好。
➢ 一方面,帕累托最优是指没有进行帕累托改进的余地的状态;另一方面,帕 累托改进是达到帕累托最优的路径和方法。
5/5/2011
成本效益分析
13
“帕雷托”改进和“帕累托”最优
从A到 B到C: C:
“帕雷托”改进 “帕累托”最优
后半阶段的课程安排
• 社会成本效益
•
•
•
• 经济评估方法介绍
•
•
•
• 公共经济学
•
•
•
5• /5/20新11 制度经济学
成本效益分析
1
教师
龚亚珍 • 科研楼A座901 • Email: ygong.2010@
5/5/2011
成本效益分析
2
社会成本效益分析
-基本理论和概念
2011年5月6日
8. 敏感性分析
9. 根据NPV和敏感性分析的结果,提出建议。
5/5/2011
成本效益分析
11
几个有用的概念
帕累托最优和帕累托改进
• 帕雷托最优(Pareto efficiency)
➢ 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状态,在不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而不可能再使 某些人的处境变好。
• 帕累托改进 (Pareto improvement)
边际生产成本= 3元
生产者剩余
边际生产成本曲线
生产者A
Q*
5/5/2011
成本效益分析
16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
• 不管初始资源配置怎样,完全竞争的市场可以达到“瓦尔拉斯”均衡,而 这个均衡一定是“帕雷托”最优的配置。
U1 C
B A
帕雷托最优frontier U2
5/5/2011
成本效益分析
14
消费者剩余
边际 WTP 曲线 (需求曲线)
消费者A意愿支付 = 10 元 消费者B意愿支付 = 7 元
消费者剩余
市场价格 P*= 5 元
消费者A 消费者B
Q*
5/5/2011
成本效益分析
15
生产者剩余
市场价格 P*= 5 元
5/5/2011
成本效益分析
9
成本效益分析原理
• 成本效益的计算原理:会净收益=社会收益-社会成本
• 成本效益分析的目标是寻求更有效的资源分配方式
• 成本效益分析的选择原则:选择净收益最大的方案
➢ 当拥有多种选择时,选择净收益最大的选择
o 例如,有两种方案时(A和B),选择净收益较大的方案,即: 净收益(A)-净收益(B)>0 或 [B(A)-C(A)]-[B(B)-C(B)]>0
• 卡特政府规定所有对环境产生影响的项目,在环境影响评价中都必须 进行费用效益分析。
• 1993年克林顿总统签署12866号行政命令,坚定地信奉费用效益分析作 为管理决策的中心内容,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个命令要求“公平”和 “分配影响”作为费用效益分析的相关要素
5/5/2011
成本效益分析
4
计算课后:对于消费者而言,如果收费价格从p1降到p0时,他们的福利会 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5/5/2011
成本效益分析
5
成本效益分析
• (社会)成本效益分析是一种政策评估工具,它用于评估执行各个项 目(各项政策)所带来的成本和效益。
• 成本效益可分为
➢ Ex ante(事先)CBA:政策或项目执行前的CBA,主要服务于决策的目的。 ➢ Ex post(事后)CBA:政策或项目执行后的评估
• 成本效益(以下简称CBA)的主要目的是利用“效率原则”,对社会 中的资源作有效的配置。
➢ 具体而言,CBA的目标就是在几个备选的项目/政策里,选择“效率”最高的 项目/政策。
o 首先:必须满足卡尔多-希克斯(Kaldor-Hicks)标准
o 其次:选择使“社会净福利”最大的项目(或政策)。
5/5/2011
• 边际社会机会成本=边际私人成本+边际外部成本
➢ 可以用边际成分析
8
社会效益
• 社会效益:一项活动所带来的社会福利的增加,用社会支付意愿来刻 划
➢ 社会支付意愿=社会预期好处=边际社会效益 o 可以用社会需求曲线刻画
➢ 边际社会效益=边际私人效益+边际外部效益 ➢ 边际社会效益=社会需求曲线
5/5/2011
成本效益分析
10
成本效益分析的基本步骤
1. 确定不同的备选项目/政策(alternatives) ➢ 现状(status quo)也常常作为一种备选方案。
2. 确定谁受益,谁受损。 ➢ 是本地、本国还是全球(如生物多样性保护)?
3. 确定项目/政策产生的的影响(所需的投入和产出),并对影响进行分类,确定不同的 测度单位(如:每人每小时在路上节省的时间)。
成本效益分析
6
成本和效益
• 成本:实施政策的(社会)机会成本
✓ 任何一项政策的实施总是要占用一定的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 等),如果实施了政策,那么这些资源就不能用于别的政策,因此任 何一项政策的实施总是有机会成本的。
✓ The opportunity cost of using an input to implement a policy is its value to its second best alternative use.
产生和早期应用
• 成本效益分析的思想之父是19世纪的法国人Jules Dupuit,他于1844年 撰写的“论公共工程效益的衡量”一文中指出“公共工程的效益并不 等同于公共工程本身所产生的直接收入”。
• 1936年美国颁布的《洪水控制法案》提出要检验洪水控制项目的可行 性,要求对“任何人来说”效益都必须超过费用。
4. 对整个项目/政策期间所有的影响进行量化。
5. 对所有的定量化的影响附上“钱”的价值。
6. 对所有的影响(效益和成本)进行贴现,计算出present value。
n
PV (B)
Bt
t0 (1 r)t
n
PV (C)
Ct
t0 (1 r)t
7. 对不同的备选项目/政策计算净现值(NPV):NPV=PV(B)-PV(C)
• (社会)效益
✓ 那 些 能 从 政 策 中 获 益 的 人 的 总 的 (aggregated/total) 社 会 支 付 意 愿
(WTP)
5/5/2011
成本效益分析
7
社会成本
• 社会成本:社会存在某种活动时所承担的总成本
➢ 社会成本=私人成本+外部成本 ➢ 私人成本=从事该项活动的当事人所承担的成本 ➢ 外部成本=私人活动给他人造成了损失,但并不为私人所承担的成本 ➢ 掌握某种活动的社会成本,需要彻底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