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计划二年级教师:孙志彬1.阅读与积累兴趣课教案教学目的: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交流阅读感受,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
2.通过阅读描写春天、赞美春天的文章,感受语言文字的美,积累语言,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理念:创设浓浓的读书氛围,采用多种方法让孩子阅读,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领悟做人的一些道理,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
教学准备:音乐磁带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阅读兴趣。
1.播放《春天在哪里》的录音磁带,会唱的同学拍手跟着唱。
2.听后,师问:这是一首描写什么的歌?(春天)3.是啊,美丽的春姑娘已经悄悄来到了我们的身边,那么你们在哪看到了春天的痕迹呢?(生自由谈)那么用什么样的文字能把我们看到的春天描写下来?这节课让我们走进春天,阅读几篇描写春天的文章。
二、指导阅读。
(一)阅读“春暖花开”的二段文字。
1.翻开书24页,学生借助拼音阅读两段文字。
2.读了这两段文字,你觉得春天给你了什么感觉?带着自己的感觉,谁来读一读。
(指名读)边读边想象文字所描绘的画面,你会读得更美!3.这两段有很多好词佳句,把你喜欢的词句画出来,再美美地读一读,记一记。
4.交流所画的词句,有感情朗读。
(二)走进“童话城堡”1.过渡:阅读完春天的美文,让我们走进春天的童话城堡。
2.生借助拼音,自读短文《花孩子找颜色》想一想:花孩子们分别找到了什么颜色?你最喜欢哪个花孩子?3.分角色朗读。
4.交流。
(三)感受“春的使者”1.是谁带来春的消息,春天的使者是谁呢?听老师读《迎春花》。
2.学生朗读《春天》。
(配乐)三、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阅读了有关春天的几篇文章,感受了春天的美好,积累了一些描写春天的好词佳句,收获可真不少。
“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
”希望课后大家能多阅读一些好的书籍,去获得更多的知识。
2.默读要有速度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指导,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及培养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
2、有速度的看一些浅显的课外书籍,并有一定的速度,扩大阅读面。
课前准备1、一则有关名人快速阅读的故事2、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教学过程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故事激趣导入新课1、导语:小朋友,从一年级到二年级,你们一定阅读了很多课外书籍,能告诉老师你们都读了那些课外书吗?2、组织交流,评比阅读之星。
1、小组派学生上台说说书籍的名称或故事的大概情节。
2、评比阅读之星。
出示训练感悟方法1、回忆什么叫默读?默读要做到什么要求?2、出示一句、段话:限定时间内读完,并说出主要意思。
看谁读的快,读的有质量。
①天下着大雨,雨点打在船蓬上,沙啦、沙啦地响。
(5秒)②李老师让我们把那只母兔单独放在一个大笼子里。
下午,我发现那只母兔老是扯自己身上的毛,就跑去告诉李老师。
李老师叫我拿些软草和棉絮给兔子垫窝,免得小兔生下来着凉。
(30秒)3、组织学生在班内交流默读情况1、学生自由回答。
①用眼睛快速地“读”文章,是不出声的读。
要求是“一不”“两提高”“三到”。
②方法:“一圈”(圈出好词)“二划”(划出好句好段)2、学生根据默读要求自由默读句、段,教师巡回指导。
①天下雨了打得船蓬沙啦地响。
②李老师教我们养母兔。
3、全班交流默读效果。
出示故事对比评价1、组织阅读一篇文章《一瓶墨汁》要求在10分钟内读完并说出文章的主要意思。
2、组织讨论:怎么读得既快又好3、结合学生回答板书:用心读,用脑想,有速度。
4、评选默读之星,给默读之星颁奖。
1、学生阅读文章,小组交流文章内容及方法评出小组代表。
在小河边,小普不小心砚台掉进河里,小伟看见后帮助小普解决了墨汁和砚台。
2、全班交流,总结方法。
①专心读书②一句句地读。
3、评选默读之星。
实践体验巩固拓展布置作业:回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本书,运用学到的方法,看谁在最短的时间里看的多,了解的最多。
如果能把自己了解的记下来,就更好了。
学生回家实践,并请家长帮忙限时看书,不断提高速度。
并把每次看书情况记下来。
3.摘录笔记法教学目标1、提高阅读指导,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2、使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学会用摘录笔记法。
了解学生读书的情况,每人准备摘录本。
教学过程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习迁移,导入新课1、小朋友,我们读书时为什么要动笔?2、我们读书时,不光要动笔,还要学会做笔记。
今天学习摘录笔记法。
先小组交流,后指名回答。
动笔可以加深印象,增强记忆,帮助我们积累。
尝试学习,明确要求。
1、请你阅读自读课本《搭船的鸟》,划出好的词好的句,并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划?2、弄清好词好句的基本要求:①描写的词语、句子。
②比喻等句子。
③含义深刻的句子。
④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1、学生自读,划出好词好句。
①词语:沙啦、彩色、美丽、漂亮、静悄悄、翠绿。
②句子:天下着大雨,雨点打在船蓬上,沙啦、沙啦地响。
③段:描写翠鸟的一段话。
2、同桌讨论,班级交流3、熟记好词句的基本要求出示训练,感悟方法。
1、提出摘录笔记法的要求:①给自己摘录内容进行分类:景物、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名言名句。
②比喻等句子。
③含义深刻的句子。
④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出示训练,选自读《春天来了》训练时说说你划到了哪些好词好句2、总结书本笔记的方法。
1、学生试读,完成报时2、说说你摘了哪些好词好句。
3、小组漫谈读书体会实践体验,培养习惯。
1、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要求作书本笔记。
2、组织检查和辅导。
3、教师小结上课情况。
4.读书要动脑1、学会从课题入手,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并培养质疑能力2、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养成边读边思考的好习惯,感受阅读乐趣。
课前准备1、投影片。
《丑小鸭》故事2、了解学生的读书情况教学过程访谈激趣导入新课1、访谈:小朋友,你们会怎样阅读吗?2、小结:我们学会了不少阅读方法,今天就来学习怎样读懂文章。
板:读书要动脑1、学生发言说阅读方法。
①朗读、默读。
②复述,讲述;③边读边想,理解内容。
④记摘录笔记出示范例想想题意1、出示课题《“闪光的金子”》先读题目,想想题目告诉我们什么?还有什么疑问?2、指导学生方法。
①读一读。
②想一想:题目讲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地方?3、指导学生练一练;出示一组题目:①《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②《猴子种果树》③《会走路的树》④《问银河》1、学生读题回答。
可能讲一个先进人物的先进事例,像闪光的金子。
提问:题目为什么加引号?“闪光的金子”比喻什么?为什么用“闪光的金子“做题目?2、学生小组内交流,说说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疑问?①是我想走进自然的理想。
为什么想变成大大的荷叶?②猴子不懂种树。
为什么种果树不成功?③会走路的树是鹿。
④孩子在银河。
动脑体验理解内容1、出示练习的儿歌,《保护小树苗》第二自然段。
说说你如何读懂这段话。
2、全班交流,总结方法。
①读一读,看看有三句话②分读说说每句话写了什么:③有什么问题:1、自读小组交流说说读懂的方法:2、①这段有三句话②小敏和小江看到小树苗被雨袭击很着急。
他们冲出院子冒雨支撑小树苗。
很快支撑好了小树苗,他们俩被雨淋③他们心里为什么着急?实践体验巩固拓展布置作业:回去读一读一篇文章,用上在课堂里学到的方法,说一说你的理解,讲给你的父母听一听你的收获,让他们也来夸夸你。
回去实践,并写下你懂得的意思,记在你的读书笔记本上。
5. 词典是读书的工具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好习惯。
2、使学生在阅读时遇到不懂的地方,主动查词典,知道词典是不开口的老师。
课前准备每人准备一本词典。
教学过程复习迁移,导入新课1、小朋友,我们读书时遇到不懂怎么办?(查字典)那该怎么查?2、对呀,那遇到不理解的词语,那就要用到词典,它也是不开口的老师,我们阅读时离不开它先小组交流,后指名回答。
用音序、部首查字法查字。
尝试学习,明确方法1、出示句子,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大年初一,我早早地起了床,换上了新棉袄,兴高采烈地地来到长辈前,给他们拜年,祝他们健康长寿,屋子里充满着欢声笑语,一派新春景象。
2、点拨查词典的基本方法:①先按用查字典的方法,查第一个字。
②按第二个的拼音顺序查到词语。
③在这词语解释中找到合适的解释。
2、从中发现了什么?如果是多音字要注意不同音在不同地方。
1、学生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兴高采烈、欢声笑语、派、2、自己学会查词典①先查“兴”、“欢”。
②再查兴高采烈、欢声笑语。
③找到解释:兴高采烈:兴致高,精神足。
欢声笑语:欢乐的笑声和话语。
出示训练,感悟方法1、出示训练,选自读《狐假虎威》训练时说说你划到了哪些不理解的词,查到了它的意思。
2、交流查词典的情况3、总结查词典的方法。
1、学生试读,自查词典2、说说你划了哪些词?3、小组漫谈查词典的方法和结果。
茂密、狡猾、违抗、狐假虎威。
实践体验培养习惯1、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要求遇到不懂的地方学会查词典2、组织检查和辅导。
3、评选查词典能手。
(2)小组交流查词典情况。
布置作业,巩固成果请学生看自读课本《词典公公家里的争吵》有时间可在阅读时间进行,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习惯。
6.《我有友情要出租》阅读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非常有兴趣的读这个故事。
2、通过图文读懂故事,感悟友情的真谛。
3、使学生初步知道友情是需要寻找的。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
1、我们都学习了校园集体舞《好朋友》,谁能告诉老师你的朋友是谁啊?2、找朋友开心吗?3、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本有趣的图画书,讲的也是找朋友的故事。
是谁要找朋友呢?看封面,你看到了什么?生:大猩猩。
大猩猩在吃饼干,三个小女孩(是三个吗),4、师:这也是书里的人物,叫咪咪。
板书:咪咪5、你们猜一下:大猩猩和咪咪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6、这个故事的题目叫《我有友情要出租》,什么是友情呢?(是啊,你和另一个人成了朋友,你们之间就有了友情,做朋友的时间越长,友情就越深厚)7、出租是什麽呢?你在什么地方看见过“出租”这个词?师:大猩猩有友情要出租,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小朋友们仔细看,认真听,故事开始了。
故事发生在一个绿油油的大森林……二、阅读故事。
(故事内容,边讲边翻页)从前,有一只大猩猩,他常常想:“我好寂寞,我都没有朋友。
”师:你们看,大猩猩现在是什么样子?生:寂寞无聊的大猩猩。
有一天,他在大树上贴了一片叶子,上面写着:我有友情要出租,一小时五块钱。
(我把黑板上画好的大树上帖上了准备的的带字的叶子)他坐在大树下,等着、等着,等到眼睛都快闭上了。
这时候,咪咪骑着脚踏车过来了。
她看到叶子,立刻跳下车,问大猩猩:“什么叫友情出租?”大猩猩睁大了眼睛说:“就是你给我五块钱,他陪你玩一个小时。
”“一个小时是多久呢?”大猩猩拿出一个沙漏说:“上面的沙子全部漏到下面的时候,刚好是一个小时。
”(让学生说出什么是沙漏?)咪咪想了一下说:“可不可以便宜一点,我只有一块钱。
”大猩猩高兴地一直点头:“好哇!好哇!”大猩猩立刻把咪咪的一块钱收进背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