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一、概况二、工程结构第二章编制依据及质量目标一、编制依据二、组织措施三、质量目标第三章施工准备一、劳动准备二、技术准备三、材料准备四、现场准备五、施工进度计划第四章主要分部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第五章质量目标和保证措施一、质量目标二、管理网络三、保证措施第六章工程工期保证措施和雨季施工措施一、工期保证措施二、缩短工期措施三、雨季施工措施第七章施工现场文明管理措施一、文明施工措施二、安全生产措施三、社会矛盾方面影响施工的措施四、成品保护措施第八章工程成本降低措施第九章加强多边合作与协调附表1:劳动力组合表附表2: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机具表附表3:施工进度计划表附图1:质量保证体系图附图2:安全管理网络图第一章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本分部工程为 ***段河道两侧巡河路工程,桩号为:***二、工程结构形式3cmAC-16 中粒式沥青砼面层透层沥青6cm AC-25粗沥青砼层粘油层30cm石灰粉煤灰碎石基层30cm砂砾料垫层土方路基第二章编制依据一、编制依据1.《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2.《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G F20-2015)3.《公路路基面现场测试规程》(JTGE60-2008)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12)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6.《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 F9-2015)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8.**8段巡河路施工图。
二、组织措施1、调集我单位精锐的管理人员和最雄厚的技术力量,并组成一个强有力的施工队伍。
2、采用我单位近年来在工程建设中使用的先进施工方法、工艺设备。
3、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一定要在本工程的施工中创一流施工水平。
4、充分考虑各种不利施工进度和质量的因素,在工期安排、人员设备配置、施工方法等方面综合考虑,留有余地。
5、针对本合同段的施工特点、难点着重考虑相应的施工方法。
三、质量目标充分发挥公司创优精神和施工优势,科学地组织施工,严格履行合同,确保按期保质完成施工任务。
(一)质量目标:合格;(二)工期:确保45个日历天竣工交付;第三章施工准备一、劳动准备(1)我项目将指派有丰富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负责本分部工程的管理工作。
(2)工程部为日常施工指挥、调度中心,负责工程计划的编制和实施;机械调度;劳动力配制;协调项目经理部的施工进度。
(3)技术部是技术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工程日常的技术问题的处理;进行工程设计交底、施工技术交底制及工程质量事故和处理工作,指导项目经理部做好各环节的工序质量验收工作;指导和协调工程测量与工地试验室的工作;负责工程资料的收集、整理、存档。
(4)材料部负责工程材料的采购和管理;各类施工材料、成品、半成品的进场和管理,日常小型机具、工具的管理、各类劳动保护用品的发放。
(5)后勤部为工程的后勤保障部门。
负责职工膳食供应、保健及各类办公用品的发放;计量器具管理;劳动工资管理。
(6)劳动力需要量计划详见附表一。
二、技术准备(1)组织施工图和合同技术规范的学习、图纸会审,进行技术交底,了解施工工艺;沿线踏勘,了解现场情况。
(2)协调好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的关系,明确监理流程。
(3)编制施工图预算。
(4)了解施工现场地上、地下的现状,提出具体方案。
(5)根据施工形象进度编制材料进场计划,提前做好成品和半成品的加工订货工作。
(6)按要求将水准点引到施工现场,并布置测量控制点。
(7)开工前将原材料送检,保证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8)做好进场人员的“三级安全教育”,学习有关安全知识,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
三、材料准备物资准备工作中主要包括建筑材料的准备和施工机械等的准备。
建筑材料的准备主要是根据施工预算分析,按照施工进度计划要求,按名称、规格、型号、使用时间,编制出需要量计划,并为组织备料确定仓库场地堆放所需的面积和组织运输提供依据。
施工机械的准备,根据施工方案确定施工机械的类型、数量和进场时间,并确定施工机械进场后的存放地点。
(1)施工机具需要量计划详见附表二。
四、现场准备(1)做好施工场地的控制网测量(2)做好施工场地的“四通一平”(3)安排好生产和生活基地建设(4)安装调试施工机械(5)做好建筑制品的材料储存、堆放(6)及时提供建筑材料的试验申请计划(7)做好冬、雨季施工安排(8)保安设施准备五、施工进度计划1、施工进度计划详见附表五。
2、施工进度计划说明为加强职工的紧迫感、荣誉感,我项目部在办公室内张贴施工进度计划对照表,用黑线表示计划进度,红线表示实际进度。
3、工期目标本工程计划工期为45个日历天。
(1)首先拟定科学的施工进度计划,采用网络计划技术,实行动态管理,科学组织,合理安排,适时调整,做好劳动力调配,加强各工种之间的配合。
(2)为使工程顺利如期完成,实行定期碰头例会制度。
(3)充分利用晴天的有利天气。
力求做到均衡施工,认真做好施工前期准备工作,防止前松后紧,盲目蛮干;做好材料设备的计划管理,及时组织进场,加强施工设备的保养维修,以免因材料、设备等不能及时供应或施工机械故障而影响施工。
(4)切实改进施工工艺,努力提高劳动效率。
施工进行流水施工合理安排、统一调度、充分发挥施工人员主观能动性,采用平面、立体交叉施工方法,确保施工任务的顺利完成。
4、施工项目进度控制系统项目经理部为实现有效的进度控制,首先要建立进度实施、控制的科学组织系统和严密的工作,然后依据施工项目进度控制目标体系,对施工的全过程进行系统控制。
正常情况下,进度实施系统应发挥监测、分析职能并循环运行,即随施工活动的进行,信息管理系统会不断地将施工实际进度有偏差,系统将发挥调控职能,分析偏差产生原因,及时后续施工和对总工期影响。
必要时,可利用进度控制目标留有余地的弹性特点,对原计划进度做出相应的调整,提出纠正偏差方案和实施的技术、经济、合同的保证措施,以及进行相关单位支持与配合的协作措施,确认切实可行后,将调整后的新进度计划输入到进度实施系统,施工活动继续在控制下运行。
当新的偏差出现后,再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施工项目全部完成。
进度控制系统也可以处理由于合同变更而需要进行的进度调整。
综上所述,整个进度的控制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由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然后再到计划的循环往复过程,即PDCA循环过程。
第四章主要分部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施工的顺序为土方路基→砂砾料垫层→石灰粉煤灰碎石基层→路缘石→粘油层沥青→AC-25粗粒式沥青底层→透层沥青→AC-16中粒式沥青面层。
一、土方路基⑴在开工之前进行现场测量和固定线路,施工测量的精度应符合《公路勘测规范》的要求。
施工放样还应符合《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
⑵在已经筑好的堤防上开挖土方路基,留一定厚度的保护层,用人工或机械刮平,铲下的土不足以填补时,应采用与路基表面相同的土填平压实。
⑶路基整修完毕后,堆于路基范围内的废弃土料应清除。
⑷路基工程完工后路面未施工前及公路工程初验后至终验前,路基不得损毁,并保证路基排水设施完好。
⑸路基工程完成后,每当雨后应及时排除积水,整平坑槽,对修复部分重新压实。
⑹检查验收:①施工队自检;②项目部复检;③质检员终检;④向监理工程师申请验收;验收合格后,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⑺质量标准:压实度>95%;平整度允许偏差:≤20mm;纵断高程允许偏差:+10,-20mm;宽度(按设计图纸)不小于设计;横坡(0%)允许偏差:±0.5%;中线偏位100mm。
二、砂砾料垫层⑴准备工作施工首先对下层进行复验、量测修整,其质量不符合技术技术要求之处应整修到规定要求,并应检查排水设施是否完好;检查修整运输道路;补钉遗失或松动的测桩;在结构层两侧设置指示桩,直线段每20m设一中桩,平曲线每10m~15m测放一中桩;平曲线每10m设高程桩;并测设路基边桩,用红漆标示标出垫层边缘的设计高程。
⑵材料要求砂砾料应用质地紧韧、耐磨、具有一定级配的透水性良好的材料,材料规格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软硬不同的材料不得掺合使用,不允许使用同粒径碎石、山皮石、风化石子及不稳定矿渣。
砂砾料应清洁无土、不含风化杂质。
⑶摊铺下层复验合格后要及时摊铺,大小颗粒应分布均匀,虚铺厚度一致,按虚铺厚度一次铺平,不得多次找补。
运料及摊铺应先远后近循序进行,所需材料按预先计算量分段分堆放置,应用人工配合机械进行摊铺,摊铺的砂砾料应级配分布均匀一致,无明显颗粒分离现象,严禁用四齿耙拉平料堆,造成粗细料局部集中。
对摊铺时发生的粗细料集中情况应及时处理。
摊铺虚厚按设计厚度乘压实系数,通过实验段确定压实系数。
摊铺时要严格控制高程和平整度,初压后必须立即检查并找补。
碾压前断绝交通,保持摊铺清洁和施工安全。
⑷碾压碾压以“先慢后快”、“先轻后重”为原则。
压路机应逐次倒轴碾压,重叠宽度为三轮压路机的二分之一后轮宽,对双轮压路机不应小于30cm。
碾压前先泼水,每平方米约泼水3-4kg。
碾压自路边开始向路中移动,路边应重复碾压,避免石料向外挤动。
在轻碾稳定碾压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如发现有高低不平现象,高出处应适当均匀撤出粒料,低凹处应适当填加粒料后再行压实。
⑸、检查验收:①施工队自检;②项目部复检;③质检员终检;④向监理工程师申请验收;验收合格后,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⑹、质量标准:压实度>96%,纵断高程允许偏差:+5,-20mm;平整度允许偏差:15mm;宽度(按设计图纸)不小于设计,厚度允许偏差:-12㎜,中线偏位30mm;横坡(0%)允许偏差:±0.5%。
三、石灰粉煤灰碎石基层⑴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混合料利用搅拌站搅和,以保证混合料拌合均匀,含水量适宜。
⑵石灰粉煤灰基层的最低施工温度应在5℃以上,并在第一次重冰冻到来前完成,雨季施工应采取措施,避免石灰、粉煤灰遭受雨淋。
⑶混合料压实,用12-15t三轮压路机压实时,每层的压实厚度不超过150㎜,用18-20t三轮压路机压实时,每层的压实厚度不超过200㎜,采用能量大的振动压路机碾压时,每层的压实度可以根据试验适量增加,压实厚度超过上述规定时,应分层铺筑,每层最小压实厚度为100㎜,下层宜稍厚;碾压时应采用先轻、后重型压路机碾压。
⑷石灰粉煤灰水稳碎石基层应采用摊铺机进行摊铺。
⑸压实后石灰粉煤灰水稳碎石基层应及时养生,不得使石灰粉煤灰水稳碎石基层表面干燥。
⑹运输设备在已经完成的铺筑层通过时,速度宜缓,以减少不均匀碾压或车辙。
⑺摊铺时混合料的含水量应高于最佳含水量,以补偿摊铺及碾压过程中的水分损失,立即用压路机静压1~2遍,再用振动压路机或轮胎压路机碾压4~6遍;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两侧路肩开始向路中心碾压;在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碾压时,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