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辨证ppt课件

辨证ppt课件


八纲间的关系
相兼:两纲以上的症状同时出现。








转化:一定条件下,各纲证侯性质可向对立面
转化。
夹杂:可同时出现两纲以上性质对立的症状。
真假:病危时可出现与病性相反的假象。
卫气营血辨证鉴别

•证 型 病 机
卫分证 热郁肌表 肺失宣降
气分证 热结胃肠 里热亢盛
营分证 热陷心营 扰乱心神
血分证 瘀热内阻 动血耗血
亡阴
1.概念
体内阴液大量耗伤,严重不足而表现出的危 重证候。
2.临床表现
汗热味咸而粘,如珠如油,身灼肢温,虚烦 燥扰,恶热,口渴欲饮,皮肤皱瘪,小便极少, 面色赤,唇舌干燥,脉细数。
亡阳
1.概念 体内阳气极度衰弱,而表现出阳气欲脱
的危重证候。 2.临床表现
冷汗淋漓,汗质清稀,神情淡漠,肌肤 不温,手足厥冷,呼吸气危,面色苍白,舌 淡而润,脉危欲绝。
斗争剧烈,临床上出现一系列以邪气盛
为矛盾主要方面、病理反应剧烈、有余
的证候。
2、病因病机:
外感病邪 气滞、痰饮、瘀血 虫积、食积
阻滞脏腑气机
实证
3、临床表现特点:
形体壮实,声高息粗,脘 腹 胀满,胸闷烦躁,大便秘结, 小便不利,苔厚腻,脉有力。
(三)虚实证鉴别要点


病程 体质 形 态 疼痛
二 便 舌 象 脉象
精神萎靡 隐痛 大便稀溏 舌淡嫩 脉弱 虚 证 久病 虚弱 气短懒言 喜按 小便清长 苔薄
精神亢奋 疼痛 大便秘结 舌质老 脉有 实 证 新病 壮实 声高气粗 拒按 小便短赤 苔厚 力
(四)虚证与实证的关系(自学)
( 四)阴 阳
阴阳是概括病证类别的一对纲 领,是八纲的总纲。
阴证:里证、寒证、虚证 阳证:表证、热证、实证
病:是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 所做的概括。
辨证:运用中医理论,将四诊收集 的病史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疾病的 病因、病位、病性及邪正盛衰变化,从 而作出诊断的过程。
症与证
症是现象(辨证的依据) 证是疾病的本质(辨证的结果)
二、辨证方法
八纲辨证 脏腑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 六经辨证 三焦辨证
三、八 纲 辨 证
卫气受遏 肺气失宣
表证
3、 临床表现:
必有症状:恶寒 特有症状:鼻塞、流清涕、脉浮 常见症状:头身痛 一般症状:舌淡红、苔薄白、咳嗽、发 热
(二)里证
1.概念: 泛指疾病深入于脏腑、气血、骨髓所
表现的证候。
2.病因病机: 表证不解,病邪入里 外邪直入,侵犯脏腑 情志内伤,饮食劳倦
里证 里证 里证
3、临床表现:
– 不同病位,表现各异。 – 基本特征:无新起的恶寒发热。 – 主要表现:脏腑症状。
(三)表里证鉴别要点:
病因
病位 病势 病程 临床表现
表证 六 淫
恶寒、发热, 表 轻 短 苔薄,脉浮
表邪入里
里证

脏腑功能失调
重长
病位不同, 表现各异
(四)表证与里证的关系(自学)
(二)寒 热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一对纲领。 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
概念: 八纲:指阴、阳、表、里、寒、热、
虚、实八类证候。 八纲辨证:根据四诊收集的资料,概
括病变的病位、病性及邪正盛衰变化, 从而归纳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 候。
(一)表 里
表里是判断疾病病位、病情 轻重和病势的一对纲领。
表证
1、概念:
表证是六淫侵袭人体肌表而
产生的证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病因病机:
皮毛 六淫 口鼻
寒证
1、概念:
寒证是感受寒邪或阳气受损,
机体机能活动减弱所表现的证候。
2、病因病机:
外感寒湿 阳虚生寒
寒盛伤阳 温化失职
寒证
3、临床表现:冷、淡、稀、润、静 畏寒喜暖、口淡不渴、面白
肢冷,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 淡苔白润、脉迟。
(二)热证
1、概念:
热证是感受热邪,或阳亢阴衰,机体 机能活动亢进所表现的证候。
(四)寒证与热证的关系(自学)
(三)虚 实
虚实是判断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 正邪双方盛衰变化的一对纲领。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万病不出于虚实两端”
虚证
1、概念: 虚证 是人体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减退,
临床上出现一系列以正气虚衰为矛盾主要方面、 以虚弱、衰退、不足为主的证候。
2、病因病机:
调摄不当 先天不足 疾病或误治 后天失养
阳证
凡兴奋、躁动、亢进、明亮等表 现的表证、热证、实证,以及表现于 内的、向下的、不易发现的,或病邪 为阴邪。
例如:外感风热 肝阳上亢
阳虚
1、概念:
阳虚 体内阳气亏损,温煦,推动,蒸腾,气 化等作用减退所表现出的虚寒证候。
2、临床表现:
畏寒,面白肢冷,口淡不渴或喜热饮, 自汗,小便清长或尿少浮肿,大便稀溏,面色 白,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辨证要点 发热、微恶寒, 口微渴,脉浮数 大热、大汗、 大渴、脉洪大 身热夜甚、心烦 不寐,舌红绛 斑疹、出血, 舌深绛
第八节辨证
重医附一院中医科 徐婧钰
学习目标
1.掌握辨证、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的概念。 2.掌握八纲辨证各证型的主要临床表
现。熟悉脏腑辨证的临床表现。 3.能够熟练运用八纲辩证、脏腑辨证理论知
识进行辩证。
一、 概 述
概念:
症:症状。 疾病表现于外的单个 现象。
证:证候。疾病处于某一阶段时 的病理概括。即不是症状也不是病名。
阴证
凡抑制、沉静、衰退、晦暗等表 现的里证、寒证、虚证,以及表现于 内的、向下的、不易发现的,或病邪 为阴邪。
例如:外感风寒 脾阳虚
阴虚
1.概念 阴虚体内津液精血等阴液亏虚而无以制阳,
滋润濡养等作用减退所表现出的虚热证候,属 虚证热证。 2.临床表现
形体消瘦,口燥咽干,潮热,颧红,五心 烦热,盗汗,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脉细数。
2、病因病机:
外感暑热 过食辛辣 阴虚生热
阳热炽盛
热证
3、临床表现:热、赤(黄)、稠、干、动 发热喜冷、口渴喜冷饮 面红目赤, 大便结,小便短赤 舌红苔黄、脉数。
(三)寒热证鉴别要点:
证型 面色 四肢 寒热 口渴 大便 小便 舌象 脉象 寒证 淡白 冷 怕冷 不渴 稀溏 清长 舌淡苔白 迟 热证 红赤 热 怕热 口渴 干结 短赤 舌红苔黄 数
虚证
3、 临床表现:
证型
主症
舌脉
气虚证 面色无华,气短乏力 舌淡,
自汗,动则加重
脉虚弱
血虚证 面唇苍白,头昏眼花 舌淡,
心悸失眠
脉细无力
阴虚证 两颧发红,潮热盗汗, 舌红少苔,
手足心热,咽干欲饮, 脉细数
阳虚证 面色白,畏寒肢冷, 舌淡苔白,
口淡不渴
脉弱
实证
1、概念:
实证是邪气亢盛,正气未衰, 邪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