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四
课题:练习四
教学内容:教材第50---51页练习四。
教学目标:1、能运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2.通过摸一摸、估一估、量一量、算一算、比一比
等活动,体验方法的科学性。
3.培养创新意识,体验发现的喜悦。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运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课时:2
第1课时
教学过程:一、基础练习:
1、比一比谁最棒!
236×6= 3600÷6= 250×4=
79×9= 125×8= 630÷3=
45×2= 8100÷9=
全班练习,分别找学生说一说你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2、求下面长方形的周长。
23cm 37cm
二、完成教材第50页“练习四”的第1---5题。
1、多媒体出示“练习四”第1题如下:
a.在课本上画出小蚂蚁走过的路线。
b.说一说小蚂蚁走过的路线就是这个图形的什么?
2、多媒体出示“练习四”第2题如下:
a.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上述物品想一想如何测量它们的周长?
b.同桌协作完成。
c.师:巡视指导。
3、多媒体出示“练习四”第3题如下:
a.生独立思考。
b.分别让学生说一说你的判断方法和结果。
c.对说的好的进行表扬。
4、多媒体出示 “练习四”第4题如下: a.三生说出计算方法后板演。
b.全班练习。
5、独立完成“练习四”第5题。
师:订正讲解。
作 业:本课配套基础训练第2、第3题。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教学过程:一、基础练习:
1、比一比谁算的又对又快。
68×5= 150÷5= 123×4= 550÷
5= 25×8= 68÷2= 125×8= 100÷6= 134×5= 208×9=
2、计算。
2400÷3-500 35×2+68 950-45×3
二、完成教材第51页“练习四”的第6----9题。
1、多媒体出示“练习四”第6题如下:
a.引导观察上面的情境图一生说一说图意。
b.想一想正方形四条边的特点,并说一说该怎样计算。
c.独立完成。
2、多媒体出示“练习四”第7题如下:
a.一生说一说篱笆的长度分为那几个部分?每部分的长度是多少?
b.同桌交流本题的计算方法。
c.一生板演全班练习。
3、多媒体出示“练习四”第8题如下:
a.独立求出大正方形的周长。
b.把大正方形分成四个相同的小正方形,并求出一
个小正方形的周长。
c.求出一个小正方形的周长。
d.比较4个小正方形的周长之和与大正方形周长
之间关系,想一想为什么?
三、课题小结:
师生共同说一说你本节课的收获?
作业:本课配套基础训练第5、第6题。
板书设计:
练习四
1、比一比谁算的又对又快。
68×5= 150÷5= 123×4= 550÷5=
25×8= 68÷2= 125×8= 100÷6=
134×5= 208×9=
2、计算。
2400÷3-500 35×2+68 950-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