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XX卫生局医疗信息共享平台方案

XX卫生局医疗信息共享平台方案



对临床数据的共享访问通过健康档案进行; 应考虑数据所有权和隐私权问题; 共享库(专家、设备、论文)的数据维护。
核心业务 - 业务协作平台

异机构间从查询到预约、挂号、会诊、转诊; 社区与医院间的双向转诊; 在医院指导下的社区家庭病床;


在医院指导下的社区慢性病随访;
Internet上的查询、预约、挂号。
Report
Order
Order
HL7 Send/Rev Module
Report
ORM
HIS
HL7接口引擎原理
数据中心
基于两层的数据交换方式,对应基于HL7的数据交换也存在两种方式。 一种“HL7 Engine”方式,主要目的是使得用户原有正在使用运行的且 不能替换的系统具有HL7的通讯能力。 另一种是“HL7 Ready”方式则是在整个系统中,在各个应用终端已经对 HL7的接口协议进行了设计和处理,各个终端都应当可以接收和处理HL7消息, 并进行相关的处理
•XX医疗业务协作平台和医疗卫生公众服务网
为公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包括医疗相关信息查询、非现场预约、非现场挂号、院间会诊等功能。
•建立XX市各医疗机构一卡通系统
当整个共享资源平台搭建完成后,建立一卡通系统,病人可以在一家医院建立病历卡,可以在其他
医疗机构进行就医,同时也可以和医保卡进行集成,达到就医和医疗保险支付的一体化。

授权完成即将病历送到数据中心提 供实时访问;
HL7 CDA 标准
专网 机构 B 申请和授权
机构 A

医疗机构接口应用一律采用
WebService和XML报文交换的方式 ,以便实现跨平台运行;
电子病历、PACS
访问端
图:机构 B 通过中心访问机构 A 的共享临床数据
健康档案数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集方式设计

批量:医疗机构产生批量数据,门诊每日两次,住
核心业务 – 居民健康档案 - 慢性病管理

卫生主管部门制订了数种慢病社区监测数据规范;

临床上,监测要点是慢病伴随的并发症,未能纳入现行社区
慢病数据规范。以糖尿病为例,除分级分型,监测血糖尿糖 血压指标外,还应监测心血管、肾脏、眼、神经系统病变, 皮肤损害、诱发感染性疾病及其他病变的发生,监测和管理 病人的饮食和活动; 医院治疗、社区随访,是互补的模式,成功的慢病管理需要 社区和大型综合性/专科医院的协调配合。
中央鼓励各地各展其长,充分创新,建设区域医疗体系: - 南海 - 厦门 - 北京:西城区、东城区 - 上海:医联网 标准化:由卫生部信息中心牵头,相关标准化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涉及内容包括:电子病历、社区医疗、公共卫生、医院业务等。
建设目标
通过医疗信息共享平台,病人可以享受到更透明、便利、高效、便
ESB 代理服务技术实现架构
共享服务平台的集成交换组件的核心是开发部署代理服务(Proxy Service)。 外部的已有应用需要先进行服务开启改造(Service Enable),之后根据特定 集成业务逻辑,通过Proxy Service提供的消息流(Message Flow)进行外部 服务的集成。


就诊记录:在医院及社区就诊产生的数据摘要
唯一身份识别
核心业务 – 居民健康档案 - SOAP

把个人的症状按照S(主观)O(客观)A(评估)P
(治疗计划)的方式进行组织;

以某一主观症状为主线,将多次就诊的客观表现和
治疗进行归纳;

以诊断(症状)为中心,以面向对象的模式进行疾
病观察;

需要专门人员维护SOAP。
•建立健康档案 •建立XX市医疗呼叫中心
建立呼叫中心,在病人需要医疗服务和医疗咨询服务的时候,可以通过呼叫中心直接联系医疗专家
慢性病随访 其它
慢性病随访动态数据采集设计

采用动态输入模板技术采集慢病数据; 由中心提供应用服务网关,慢病随访服务器提供动 态模板输入功能(B/S),嵌入在社区系统桌面上;
慢病数据采集:模板制作
模板工 具控件 模 板 显 示 式 样 模板 树状 结构
模 板 属 性
慢病数据采集:模板方式输入

健康档案建档、维护
健康教育 保健 康复 计划生育
核心业务 - 基础系统建设 -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

疾病防控
前述);
慢性病管理在公共卫生服务基础上,逐渐与临床相结合(如
社区居民疾控与医院重大疫情上报相结合。

计划免疫:实现管理一体化
核心业务 - 基础系统建设 - 社区基本医疗服务
院和体检每日一次上传,相关LIS数据同时打包上传


就诊摘要(具体内容待定)由医疗机构完成;
数据中心导入批量数据,并产生错误信息,交医疗
机构核对。
跨机构预约挂号设计

预约挂号数据每日一次批量上传到数据中心; 查询在数据中心完成,不再访问到医疗机构; 跨机构受理预约挂号
务完成受理;
医疗机构HIS系统中建立Webservice,通过数据中心访问该服
•资源利用率问题
资源利用率较低下,忙的忙,闲的闲,难以形成协作。
•病人:
•看病难,看病贵
大医院门庭若市,小医院设备缺乏,不得不花更多钱,舍 近求远去大医院
行业背景
加快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完善以疾病控制网络为主体的公共卫生信息
系统,提高预测预警和分析报告能力。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重点,构建 乡村和社区卫生信息网络平台。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推进医院 信息化建设。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促进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合 作,积极发展面向农村及边远地区的远程医疗。
核心业务 - 基础系统建设

HIS EMR(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 LIS(Lab Information System) PACS


EHR(Electronic Health Record)
体检

社区业务
核心业务 - 基础系统建设 - 社区健康管理

帐务清算;
跨机构会诊设计

离线会诊
会诊申请(通过数据中心); 会诊受理(通过数据中心);
填写会诊记录(不通过数据中心);

实时会诊(通过Internet或专网) 帐务清算。
建立在线专家会诊系统,支持社区医疗卫生;

临床数据设计

标准化问题(药品、项目、LIS、体检); 医院病历资料内容; 居民健康档案
XX卫生局
医疗信息共享平台 项目方案介绍
议题
1. 需求理解 2. 规划方案
3. 实施计划
理想场景
一位肾脏病人患了感冒 在社区医院治疗感冒,通过会诊系统,联系到专业肾脏病 医院指导社区医生用药; 在社区医院同时做了肾脏病随访,这一随访也是在专业肾 脏病医院指导下进行的; 在专业肾脏病医院就诊时,社区随访数据成为诊疗重要依 据;
核心业务 – 居民健康档案 - 就诊记录



医院门急诊和住院就诊的信息摘要
门诊:诊断、主诉、检验检查报告、处方、处置
急诊:诊断、主诉、体温及血压、检验检查报告、处置(包括手术)、 死亡记录(如果有的话)

住院:诊断、主诉、检验检查报告、手术摘要、出院医嘱、住院摘要

按就诊时间顺序进行组织; 与临床病历进行关联;
建立以直采数据为基础的一体化采集和统计平台 进一步建立以直采病历数据为基础的疾控体系 通过直采数据分析以及建立临床路径管理,加强合
理用药(如抗生素)管理
议题 1. 需求理解 2. 规划方案
3. 实施计划
总体规划
信息查询
决 策 支 持
监 管 调 度
应 急 指 挥
网上预约
网上挂号
医 疗 卫 生 公 众 服 务 网
门诊医生 血库管理 手术室
社区健康管理
社区公共卫生
各医院HMIS(医院管理系统)
各医院CIS(临床医疗系统)
社区系统
临床数据管理及访问方式设计

数据中心提供健康档案访问服务


虚拟数据中心(主观病历)
数据中心不保存主观病历数据,当 收到访问请求,即将请求转发到数
临床数据共享服务
据所在医疗机构,以获取授权;

核心业务 – 居民健康档案 - 慢性病管理
慢性病管理(示意图)
卫生主管 慢性病建档 慢性病随访
社区卫生
慢性病管理
医疗机构
慢性病管理
转诊
核心业务 – 居民健康档案 - 唯一身份标识及隐私权


市民卡
临时医疗身份卡
市民卡未携带 无市民卡

隐私管理
默认隐私 所有者自维护
调阅授权
核心业务 - 数据共享(临床、专家、设备、论文)
为什么只是“理想”场景?
病人觉得: 医院:看病难,看病贵。 社区:医疗水平实在让人不放心。 现实:缺乏协作,严重脱节。
面临的问题
•卫生局:
•统一监管问题 监管手段较落后,难以取得及时有效的监管数据。 •应急指挥问题 应对突发事件指挥手段较落后,消息传达不够及时。
•医院和社区:
•资源共享问题 各自为政,难以互通,无法实现资源共享。
医疗 知识 应用中间件 管理 系统集成总线 集成 适配 器 医疗知识 医疗设备
资 源 标 准 分 类 体 系
日 常 运 行 维 护 体 系
医疗资源
基础架构 (服务器、存储、网络、数据中心)
医疗卫生公共服务网
病人
医疗科研
统一认证平台 (SSO)门户 / 后台:所有者审核 应 用 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