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1. 细菌个体的基本形态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三大类型。
2.鞭毛的类型主要有三种,即(单生鞭毛)、(丛生鞭毛)和(周生鞭毛)。
3. 从应用角度,把真菌分为(霉菌)、(酵母菌)、(蕈菌)三类。
4. 微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共生关系)、(拮抗关系)、(互生关系)、(竞争关系)、(寄生关系)、(猎食关系)。
5.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过程主要有(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基团转位)等4种方式。
6. 真菌菌丝体形成各种特化结构,主要有(假根)、(吸器)、(菌核)、(菌环)等。
7.病毒感染宿主细胞进行增殖的过程分为(吸附)、(侵入)、(复制)、(聚集)、(装配)等步骤。
8.纤维素酶分为(C1酶)、(Cx酶)、(β—葡萄糖苷酶)等3类。
9. 无隔膜菌丝产生(孢囊孢子),有隔膜菌丝产生(分生孢子)。
10. 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多少一般规律是:(细菌)>(放线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
11. 真菌的有性孢子分为4种,即:(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
12. 培养基的类型按成分不同划分成(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半合成培养基)三大类。
13.霉菌菌丝从功能上划分有:(营养菌丝)、(气生菌丝)和(繁殖菌丝)。
14. 病毒的结构主要有(衣壳粒)、(衣壳)、(核髓)、(核衣壳)。
16. 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及分布受(土壤类型)、(深度)和(季节)的影响。
17. 细菌的生长曲线可以划分为(延迟期)、(对树生长期)、(稳定期)、(衰亡期)等4个时期。
18. 微生物的营养物质根据生理作用划分为:(碳源)、(氮源)、(能源)、(无机盐)、(生长因子)、(水)等六大类。
19. 原核生物的三菌是指(细菌)、(放线菌)和(蓝细菌)。
20. 放线菌的繁殖方式有:(无性孢子)和(菌丝断裂)。
21. 通常根据宿主范围将病毒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与(微生物病毒)。
22.微生物的特点有:(形态微小、结构简单)、(分布广、种类多)、(生长繁殖快)、(代谢能力强)、(易发生变异)。
21. 放线菌为分枝状细菌,宽度和(细菌)类似,但(长度)和(分支)则是无限制的。
22. 杀虫真菌侵入寄主的过程有:(附着)、(萌发)、(侵入)、(增殖)等4个过程。
23. 根据产物的不同,乳酸发酵有三种类型:(同型乳酸发酵)、(异性乳酸发酵)和(双歧杆菌乳酸发酵)。
24. 微生物细胞化学组成中(C)、(H)、(O)、(N)、(P)、(S)等6种元素占菌体细胞干重的97%。
25. 1969年,魏塔克(R. Whittaker)的五界分类系统:(动物界)、(植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真菌界)。
26. 病毒的类型可根据宿主范围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微生物病毒)三大类。
27.微生物可利用的最初能源有三种:(有机物)、(日光)、(还原态无机物)。
28.霉菌菌丝生长曲线与细菌生长曲线类似,也分为(延迟期)、(对数生长期)、(稳定期)、(衰亡期)。
29. 霉菌的菌丝根据菌丝中是否有隔膜,分成(胞囊孢子)、(分生孢子)两大类。
30. 革兰氏染色分(初染)、(媒染)、(脱色)、(复染)等4个步骤,G+呈现(深紫)色,G—呈现(淡红)色。
31. 细菌的特殊结构包括:(荚膜)、(鞭毛)、(菌毛)、(芽孢)等。
32. 鞭毛由(基础小体)、(钩状体)、(丝状体)三部分构成。
33. 细菌的繁殖方式主要是(二分裂),其形式有(纵裂)、(横裂)、(斜分裂)三种。
34. 土壤的土腥味是由(各种微生物)产生的土腥味素引起的。
35.菌丝的变态结构有(气生菌丝)(孢子菌丝)(营养菌丝)三种36.霉菌菌落是在培养基上由(一般孢子)或(孢子)发展而成的菌丝体。
37. 大型真菌是指能够形成(大型子实体)的真菌。
38. 微生物营养所需的氮源有三种:(空气中分子态氮)、(无机氮化合物)、(有机氮化合物)。
39.微生物所需生长因子根据化学结构和生理功能不同,分为(氨基酸)、(维生素)、(飘零和嘧啶)三大类。
40.微生物的代谢是指发生在活细胞中(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的总和。
41.微生物肥料的种类按微生物来划分,可分为(微生物菌剂)、(生物有机肥)、(生物复合肥)三种类型。
42.微生物肥料的剂型有(固体粉状草炭剂型)、(液体剂型)、(颗粒剂型)、(冻干剂型)等4种。
43.微生物杀虫剂的微生物类型包括(细菌类)、(病毒类)、(真菌类)、(抗生素类)等4种。
44.固氮微生物的种类包括(共生固氮微生物)和(自生固氮微生物)两大类。
45.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分布受(土壤类型)、(深度)、(季节)的影响而变化。
二、名词解释1. 细菌:一类细胞细短、结构简单、细胞壁坚韧、以二分裂方式繁殖、水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
2. 荚膜:细胞壁外一层厚度不定的胶状物质,浓度高。
3.碳源:提供微生物营养所需碳元素的营养源。
4. 真核微生物:有真正细胞核,有核膜与核仁分化,较高等的微生物。
5.纯培养:在实验室条件下由一个细胞繁殖得到的后代,称为纯培养6. 合成代谢:生物体从体内活体外环境中取得原料,合成结构物质和具有各种生理功能的生活物质7.微生物杀虫剂:用天敌微生物、非天敌微生物代谢物制成的制剂8.灭菌:采用强烈理化因素使物体内外部一切微生物永远丧失生长繁殖能力的措施9. 生物固氮:固氮微生物将大气中的氮气还原为氨气的过程10.肽聚糖:多糖链经短肽相交联而成的网络状分子,是细菌细胞壁特有的成分,构成细胞壁坚硬骨架11.芽孢:某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厚壁、含水量极低、抗逆性极强的休眠体,称为芽孢12. 病毒粒子:位于细胞外环境中,完整、具有侵染力的病毒颗粒13. 放线菌:一类有分枝状的菌丝体,以孢子进行繁殖的丝状细菌14. 鞭毛:由质膜、细胞壁深处到细胞外面的丝状结构15.原核微生物:一打雷无核膜包裹、仅含有一个DNA分子原始核区的单细胞生物,即广义的细菌16. 消毒:采用较温和理化因素,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有害病原菌,对被消毒物体基本无害的措施17. 微生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史研究微生物与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18. 微生物肥料:一类含有活微生物的特定制品19. 菌落:在固体培养基上,由一个细菌或孢子生长繁殖形成肉眼可见的群体20. 霉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形成绒毛状、蜘蛛网状、棉絮状菌丝体,不产生大型肉质子实体21.共生关系:指两种生物紧密地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互为对方创造有利条件,彼此不能分离,在生理上相互分工,互换生命活动的产物,在组织上形成新的形态结构的相互关系23. 发酵作用:无氧条件下,底物脱氢后所产生的还原力不经过呼吸链传递,直接交给某一内源氧化性中间代谢产物的一类低效产能反应24. 营养菌丝:又称基内菌丝,主要功能是吸收营养物质,有的可产生不同的色素,是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25.菌核:由菌丝团组成的一种硬的休眠体26. 菌根:真菌和根系形成的共生体27.细胞: 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构成为物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由膜包围的能进行独立繁殖的最小原生质体团,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28. 细菌的特殊结构:不是一切细菌都具有的细胞结构29. 节孢子:由菌丝断裂形成,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出现许多隔膜,从隔膜处断裂,产生许多单个孢子31. 氮源:提供微生物营养素所需氮元素的营养源32. 厚垣孢子:是真菌的休眠体,可抵抗热与干燥等不利环境条件,形成方式类似于细菌的芽孢33.营养:微生物获得与利用营养物质的过程34. 营养物质:满足微生物生长、繁殖、各种生理活动所需要的物质35. 生长因子:微生物生长所必需,需要量很小,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能满足机体生长需要的有机化合物37. 微生物的寄生培养:病毒、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等专性活细胞寄生微生物,须将他们接种在获得动植物体内、组织、细胞内进行培养38. 同型分裂:分裂后两个子细胞大小相同39.异型分裂:分裂后两个子细胞大小不同40. 菌落特征: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菌落,具有稳定性和专一性的特征41. 菌苔:在固体培养基上有许多细菌或孢子生长,繁殖形成肉眼可见,形成一片的大量菌落群体42. 有隔菌丝:菌丝中横隔膜,将菌丝分割成多个细胞43. 无隔菌丝:菌丝中无横隔膜,整个细胞是一个单细胞44.菌丝体:菌丝通过顶端生长进行延伸,并多次重复分支,由许多菌丝相互交织形成的菌丝集团45. 大型真菌:能形成大型肉质子实体的真菌46. 锁状联合:双核细胞进行细胞分裂的一种方式47. 病毒的一步生长曲线:以感染时间为横坐标,病毒效价为纵坐标,绘制出病毒特征曲线,即一步生长曲线48. 生物氧化:细胞内代谢物以氧化作用产生的能量化学反应49. 化学疗剂:能直接干扰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药物50. 悉生动物:凡在无菌动物上接种某已知微生物的动物三.判断( x)1.芽孢是芽孢杆菌的繁殖构造。
( x )2.裂殖是细菌的唯一繁殖方式。
(x )3.附着于人体内外的微生物都是有害的。
( x )4.固氮微生物必须和豆科植物根系结合形成根瘤后才能固氮。
(√)5.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的差异在于细胞壁的构造和成分的不同。
( √)6.某些细菌形成的的芽孢是休眠构造而不是繁殖构造。
( √)7.主动运输是微生物细胞吸收养方式的主要方式。
( √)8.根瘤菌必须侵入豆科植物根内形成共生根瘤后才能固定氮气。
(x )9.放线菌大多数由分枝发达的菌丝组成,所以其属于真核微生物。
( x )10.扩散是微生物细胞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方式。
( √)11.微生物细胞完成各种代谢反应,酶及酶系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 √)12.细菌的繁殖以无性繁殖为主。
(√)13.自然水域是微生物栖息的第二个天然场所。
( √)14.真菌的每一段菌丝都可以发展成为一个新的个体。
(√)15.蓝细菌属于自养型微生物。
(√)16.扩散不是微生物细胞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方式。
( x )17.古生菌是一种古老的细菌。
( x)18.病毒对抗生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
( ×)19.空气中不适合微生物生存。
四、简答题1. 什么是病毒粒子?试画出病毒粒子结构模式图。
病毒粒子(毒粒):位于细胞外环境中,完整,具有侵染力的病毒颗粒。
2.细菌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有哪些?1)控制物质运输:膜上有孔,有选择通透性。
2)维持细胞内外正常渗透压。
3)参与细胞壁和荚膜合成。
4)参与能量产生(膜上有电子传递系统)5)有酶分布(琥珀酸脱氢酶,细胞色素氧化酶等),是重要代谢活动中心。
6)与细胞运动有关,鞭毛基体位于膜上。
3. 简答真菌的主要特点。
1)不能进行光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