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载货汽车总体设计
第三章载货汽车总体设计
3.1.1 最大允许尺寸
96/53/EWG中给出的汽车外廓尺寸 限值。对汽车列车,所规定的是 直线行驶时的长度。对于长度可 调,即曲线行驶时能自动调节牵 引装置长度的牵引装置,列车的 长度以直线行驶时所处最短状态 时的长度为准。考虑到检测时的 误差,规定了允许误差。载货汽 车及其挂车的主要尺寸允许误差 如下:
第三章载货汽车总体设计
3.2 汽车和货箱的方案设计
汽车设计的输入参数是一 个由各种各样相互关联的 因素组成的复杂网络,因 此,必须考虑这些因素的 变化对整个网络的影响, 相应的汽车设计方案也许 要重新考虑。只有这样才 能保证所开发的车辆全部 满足技术发展的最新要求 。图为汽车总体设计流程 来辅助设计。
第三章载货汽车总体设 计
2020/12/8
第三章载货汽车总体设计
•目 录
1. 尺寸与质量限制 2. 汽车和货箱的方案设计 3. 轴荷、货箱长度和有效载荷分布 4. 汽车与汽车列车组合的曲线行驶特性
第三章载货汽车总体设计
3.1尺寸和重量限值
为了尽可能地保障交通畅通无阻,保证路面不被破坏, 许多法律,规定及标准对汽车的外廓形尺寸(§32 St VZO)及重量和轴荷(§36 St VZO)作了规定,这些规 定是汽车总体设计的外部条件。 直到上世纪80年代欧洲各国的有关法规还相差很大。随 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到1997年9月欧洲法规 96/53/EWG[3-1]在德国已转化成国家法律(St VZO)。 但在个别成员国还有不同的意见。下面仅介绍欧洲法规 中被接受的值。
第三章载货汽车总体设计
3.1.2轴荷限值
轴荷是指由一车轴或者车轴组上的车轮传递到路面的总载荷。轴距小于 1.0m的双轴(Tandemachse)在这里看成一个单轴,而轴距大于2.0m时则看 成两个单独的轴。技术上允许的轴荷是考虑到功能和材料破坏而不允许超 过的轴荷,根据轴身的尺寸、车轮支承及制动器的结构,其与法定的轴荷 限值有差异。
第三章载货汽车总体设计
3.1.3总重量限值
刚性牵引杆挂车(中置轴挂车)和半挂车挂车通过牵引挂接装置和半挂接装 置将重量支承到牵引车(汽车或半挂车牵引车)上,这样挂车总重量量GGAn 的一部分转移到牵引车总重量量GGZ=Gv+Gh中。汽车列车总重量量不是牵引 车总重量量与半挂车总重量量的简单相加。
第三章载货汽车总体设计
3.2.1 汽车方案设计
寻找满足用户个性要求的运输方案是以对运输作业的作业 特点分析为基础的。汽车的方案一方面要考虑法规的要求 ,另一方面要考虑技术上的可行性及市场现有方案。
载货汽车有单体汽车和汽车列车两种。重量不超过7.5t的 单体汽车大多数是箱式载货汽车,其货箱是整车的组成部 分。箱式载货汽车是根据用户的要求为具体的运输作业而 制造的。总重量大于7.5t的箱式载货汽车其牵引车由少数 几个大型底盘制造厂制造。有挂车汽车及其货箱一部分( 特别是半挂汽车)在大型企业、一部分在中型企业制造。 牵引车和挂车牵引车可以与载货汽车列车、半挂车或者载 运长型货物的汽车列车结合使用。
第三章载货汽车总体设计
3.2 汽车和货箱的方案设计
因为不同的运输任务对汽车的设计提出不同的要求,所 以参与道路交通的载货汽车品种繁多。另一方面法律的 约束及装载货物及货箱交换的要求促使汽车标准化。因 此只有通过底盘和货箱的精心设计才能保证运输的经济 性。
特别是涉及到特殊要求的特别解决方案时,长期规划的 编制变得越来越迫切。目前,有效的运输方案绝大多数 为与行业相关的个别解决方案。根据具体的运输任务设 计汽车,除了熟知底盘和货箱的技术可能性和创新性外 ,还要有行业和市场的知识。为了使所设计的汽车从技 术上、物流上和经济上满足用户的要求,
第三章载货汽车总体设计
3.1.3总重量限值
96/53/EWG及StVZO中第34章规 定的总重量限值与轴荷限值直 接相关。总重量限值主要与车 轴的数量及间距(轴距)相关 ,总是明显地小于相关汽车或 汽车列车轴荷限值之和。在超 载的情况下至少有25%的汽车 总重量量作用在驱动轮上( 97/27/EWG)。对于四轴以上 的汽车列车,其总重量限值( 40t)小于牵引车和挂车重量 限值之和。图为汽车及汽车列 车总重量限值及随车轴数量及 轴距变化的情况。
第三章载货汽车体设计
3.2.1 汽车方案设计
单体汽车/汽车主要应标明箱式货车/载货汽车的特征,车轴的数量和操向性 ,轴距,总重量及发动机功率。
1. 长度L:±(0.005L+30mm)
2. 宽度B:±(0.005B+20mm)
3. 高度H:±50mm
第三章载货汽车总体设计
3.1.1 最大允许尺寸
载货汽车列车的总长限制为18.75m以外,StVZO还规定了部件长度限值。部 件长度包括所谓的系统长(牵引车货箱最前端到挂车货箱最后端的距离) 以及货箱长(系统长减去牵引车货箱最后端与挂车货箱最前端距离)。由 此可以导出驾驶室长度和牵引车与挂车货箱之间的间距。
考虑到半挂车和牵引车之间的静支承载荷Gs,stat,汽车列车的总重量限值 由牵引车总重量限值GGz,zul和半挂车总重量限值GGAn,zul计算:
第三章载货汽车总体设计
3.1.4 牵引载荷和支承载荷
汽车出厂证的第28项给出汽车的允许牵引载荷。载货汽车的允许牵引载荷在 底盘的技术参数表中给出。同时给出牵引车的总重量及允许牵引总重量。这 里所讨论的牵引载荷只与支承架及牵引车牵引挂接装置的结构尺寸有关, 而与法定的限值无关。计算刚性牵引杆挂车的牵引载荷时必须注意,牵引载 荷等于挂车的实际总重量与转移到牵引车牵引座上的支承载荷之差。图3-5 所示为相应的力学模型。
汽车最大允许宽度(1994年从2.5m提高到2.55)及汽车列车最大允许长度 的检测没有规定允许误差(§32Abs.8 StVZO)。在计算汽车和汽车列车最 大允许长度和部件长度时,下列附件不计在内:吸气管,可交换载流子的 挡块;攀爬扶手,灯光,镜子,冲击橡胶,装载台,上车跳板及货箱正面 的冷却装置和其它附加装置(§32Abs.6StVZ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