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防雷资质考试防雷检测试题一.名词解释(每词2.5分,共20分)1、接地系统检查:2、防雷装置检查:3、防雷装置检测:4、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5、接地装置对地电位:6、冲击接地电阻:7、劣化:8、泄漏电流I Ie: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检测报告的 ,应当对隐蔽工程进行 ,并对检测结果负责。
作为竣工验收的技术依据。
2、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第十九条规定:投入使用后的防雷装置实行定期检测制度。
防雷装置检测应当 ,对爆炸危险环境场所的防雷装置应当 。
3、从事防雷装置检测的单位实行 制度,对从事防雷装置检测专业技术人员实行 制度。
4、从事防雷检测的单位实行资质认定制度。
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防雷检测单位的资质认定。
5、在防雷设计中,当接闪器成闭合环路或网状的多根引下线时,引下线的分流系数k C应为 。
当该接闪器被10kA的雷暴击中时,每根引下线的雷电流是 。
6、防雷检测资质的单位对防雷装置检测后, 。
不合格的,提出 。
被检测单位拒不整改或者整改不合格的,由责令其限期整改。
防雷检测单位必须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保证防雷检测报告的 。
7、雷产品应当通过 ,并由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授权的 测试合格后投入使用。
8、金属油灌必须作 接地,其接地点不应少于 处,其弧形间距不应 。
9、SPD的安装可以进行多级配合,一般情况下,在线路上多处安装SPD时,电压开关型SPD与限压型SPD的线路长度小于 时和限压型SPD之间线路长度小时,宜串接退耦装置。
10、在雷达站建筑物设计施工时,宜提供在雷达天线罩外安装不少于、间距的独立避雷针的条件,避雷针与雷达天线罩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 。
11、评估屏蔽效能应采用 及相应的。
12、加油站属于第 类防雷建筑物,钢油罐的防雷接地点不应小于 处,接地电阻不宜大于 Ω。
卸油场地防静电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应大于Ω。
三、选择题(每题0.5分,共5分)1、防雷装置检测单位在检测过程中,( )。
A.执行自己的规定;B.执行本部门技术规定;C.必须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2、防雷产品的使用,应当接受( )的监督检查。
A.部门经理;B.技术负责人;C.公司经理;D. 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3、人工垂直接地体的长度宜为2.5m,其间距宜为 ( )。
A.5mB.3mC.2.5mD.1.5m4、当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附近的树木高于建筑物且不在接闪器保护范围之内时,树木与建筑物之间的净距离不应小于( )米。
A.3B.10C.5D.85、建筑物的接闪器不成闭合环形的多根引下线时的分流系数:()。
A:0.66 B:0.44 C:1/n(n为引下线根数)6、第二类防雷建筑物装设在建筑物上的避雷带(网)应不大于:()。
A:20m×20m B:10m×10m C:5m×5m7、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应将( )米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的属物与防雷装置连接。
A.30B.15C.458、地网(ρ=100Ω·m)现测得工频接地电阻为10.0Ω,问该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为( )。
A.5.0ΩB.10.0ΩC.15.0ΩD.20.0Ω9、选择使用电涌保护器应着重考虑哪些因素?( )。
A.雷电防护区(LPZ)的划分;B.利用建筑物外部防雷设备和进入建筑物的金属管线;C.按雷击风险评估进行划分;D.区分供电系统制式进行安装;E.考虑电涌保护器非线性元件的特性分别安装;F.用户对于电涌保护器的偏好;G.用户使用单位的经济状况和当地自然气候特点;10、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正常使用条件之一是海拔不超过( )米。
A.1000; B.1500; C.2000; D.3000四、判断题(每题0.5分,共5分)1、防雷工程专业施工质量验收由甲、乙双方共同协商。
( )2、经计算后,建(构)筑物符合确定的防雷等级要求,其建(构)筑物在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该建(构)筑物还有可能会遭受直击雷袭击。
( )3、为确定各部分空间不同的雷击电磁脉冲的严重程度和明确等电位连接位置,将防雷区划分为三级。
( )4、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外墙明敷,并经最短路径接地;建筑艺术要求较高者,可暗敷,如采用圆钢直径作引下线,要比明敷时要求要小。
( )5、《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通则》为建筑物内或建筑物上的信息系统的有效的雷电防护系统的设计、安装、检查、维护及测试提供信息。
不适用:车辆、船舶、航空器。
( )6、安装在接收无线电视广播的共用天线的杆顶不可用作保护建筑物的接闪器。
( )7、信息系统的保护接地装置不能与防直击雷用的接地装置共用。
( )8、一般情况下,接地装置冲击电阻大于工频接地电阻。
( )属于一类防雷建筑物烟花爆竹厂,有架空金属管道迸出建筑物,其工频接地电阻不应大于2OΩ。
( )9、共用接地系统是将防雷装置和防静电接地连接在一起的接地装置。
( )10、GB50057-94规范中所规定的避雷装置的接地电阻,除特别声明外,一般均指冲击接地电阻。
( )五、回答问题(每题10分,共20分)1、《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等规章都具体规定了防雷装置的检测周期,请简述理由。
2、防雷装置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3、图示或表述土壤电阻率的测试方法(以ZC-8接地电阻测试仪为例)。
4、勘察计算机网络系统应从哪些方面考虑?5、易燃、易爆、特殊环境建筑物的测试应注意哪些事项?六、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有一幢二类防雷框架结构大楼,钢筋的直径为16mm,网络宽度为2米,距建筑60米处发生自云对地闪击,求该建筑物LPZ1区磁场强度和安全距离?2、某地土壤电阻率为1000欧·米,接地体长度为33米,实际测试工频接地电阻为13.0 欧,该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是多少?2006年防雷资质考试防雷检测试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词2.5分,共20分)1、接地系统检查:按照相关标准的规定,对设备、建筑物或电力系统的发变电站接地系统或输电线路杆塔接地装置可靠性进行检查,测量接地电阻。
2、防雷装置检查:对防雷装置的外观部分进行目测检查、对隐蔽部分利用原设计资料或质量监督资料核实的过程。
3、防雷装置检测:按照建筑物防雷装置的设计标准确定防雷装置的使用达标情况而进行的检查、测量及信息综合分析处理全过程。
4、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接地极或自然接地极的对地电阻和接地线电阻的总和,接地电阻的数值等于接地装置对地电压与通过接地极流入地中电流的比值。
5、接地装置对地电位:电流经接地装置的接地极流入大地时,接地装置与大地零电位点间的电位差。
6、冲击接地电阻:冲击电流流过接地装置时,接地装置对地电压的峰值与通过接地极流入地中电流的峰值的比值。
7、劣化:当SPD长时间工作或处于恶劣环境工作时,或直接受雷击电涌而引起其性能下降、原始性能参数改变的现象。
也称退化或老化。
8、泄漏电流I Ie:除放电间隙外,SPD在并联接入电网后所通过的微安级电流。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检测报告的 防雷检测单位 ,应当对隐蔽工程进行 逐项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负责。
检测报告 作为竣工验收的技术依据。
(8号令第十八条)2、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第十九条规定:投入使用后的防雷装置实行定期检测制度。
防雷装置检测应当 每年一次 ,对爆炸危险环境场所的防雷装置应当 每半年检测一次 。
(8号令第十九条)3、从事防雷装置检测的单位实行 资质管理 制度,对从事防雷装置检测专业技术人员实行 资格管理 制度。
(8号令第二十、三十七条)4、从事防雷检测的单位实行资质认定制度。
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 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防雷检测单位的资质认定。
(8号令第二十条)5、在防雷设计中,当接闪器成闭合环路或网状的多根引下线时,引下线的分流系数k C应为 0.44 。
当该接闪器被10kA的雷暴击中时,每根引下线的雷电流是k C·10kA/n 。
(GB50057-94 附录五)6、防雷检测资质的单位对防雷装置检测后, 应当出具检测报告 。
不合格的,提出 整改意见 。
被检测单位拒不整改或者整改不合格的,由当地气象主管机构 责令其限期整改。
防雷检测单位必须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保证防雷检测报告的 真实性、科学性、公正性 。
(8号令第二十一条)7、雷产品应当通过 正式鉴定 ,并由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授权的检验机构 测试合格后投入使用。
(8号令第二十九条)8、金属油灌必须作 防雷 接地,其接地点不应少于 2 处,其弧形间距不应 大于30米 。
(BG50057-94 3.3.11条)9、SPD的安装可以进行多级配合,一般情况下,在线路上多处安装SPD时,电压开关型SPD与限压型SPD的线路长度小于 10m 时和限压型SPD之间线路长度小 5m时,宜串接退耦装置。
(P473 QX3—2000 之 8.8条)10、在雷达站建筑物设计施工时,宜提供在雷达天线罩外安装不少于二支 、间距相等 的独立避雷针的条件,避雷针与雷达天线罩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 3m 。
(P455 QX2—2000之 6.5条)11、评估屏蔽效能应采用 雷电流幅值密度 及相应的 磁场幅值密度 。
(P232GB/T 19271.1—2003 之 3.3条)12、加油站属于第 二 类防雷建筑物,钢油罐的防雷接地点不应小于 两 处,接地电阻不宜大于 10 Ω。
卸油场地防静电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100 Ω。
(GB50156-2002)三、选择题(每题0.5分,共5分)1、防雷装置检测单位在检测过程中,( C )。
(8号令第二十一条)A.执行自己的规定;B.执行本部门技术规定;C.必须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2、防雷产品的使用,应当接受( D )的监督检查。
(8号令第三十条)A.部门经理;B.技术负责人;C.公司经理;D. 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3、人工垂直接地体的长度宜为2.5m,其间距宜为( A )。
(依据GB50057-94的4.3.2)A.5mB.3mC.2.5mD.1.5m4、当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附近的树木高于建筑物且不在接闪器保护范围之内时,树木与建筑物之间的净距离不应小于( C )米。
(依据GB50057-94的3.2.5)A.3B.10C.5D.85、建筑物的接闪器不成闭合环形的多根引下线时的分流系数:( A)。
(依据GB50057-94的附录五)A:0.66 B:0.44 C:1/n(n为引下线根数)6、第二类防雷建筑物装设在建筑物上的避雷带(网)应不大于:( B)。
(依据GB50057-94的3.3.1)A:20m×20m B:10m×10m C:5m×5m7、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应将( A )米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的属物与防雷装置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