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价值管理)人生观和价值观知识梳理

(价值管理)人生观和价值观知识梳理

人生观和价值观知识梳理一、高考考点(一)社会意识和价值观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的含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2.坚持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对个人和社会有导向作用。

正确的价值观必须是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正确的价值观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正确的积极的导向作用。

在今天,集体主义就是一种正确的价值观。

(二)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3.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4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5.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反对小团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三)人生价值6.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7.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8.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9.反对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四)理想和现实10.树立崇高理想11.在艰苦奋斗中实现理想(五)投身社会实践12.实践对社会发展的作用13.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14.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的道路15.在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二、学法指导价值问题已成为高考愈来愈关注的问题。

认识向实践的转化过程,体现着追求真理与实现价值的统一。

认识的任务和目的在于不断获得真理,并在真理的指导下改造客观世界。

这种改造世界又是为了满足人自身需要的,这样就在追求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价值问题。

实现价值可以说是追求真理的前提和落脚点。

追求真理是“真”,实现价值是“善”,社会的发展是追求真与善的统一。

复习时重点关注价值、价值观考点。

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复习“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部分内容时,要明确二者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掌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两个方面,掌握社会意识反作用的两种表现,弄清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产生重大的促进作用的原因;复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部分内容时,要明确价值观的含义、价值观的性质、价值观的多样性、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正确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以及现阶段衡量我国人民价值观的具体标准。

复习“集体主义是新时期我国人民的正确价值取向”部分内容时,要明确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主要内容、理解集体主义是新时期我国人民正确的价值取向的三点原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要求。

选择崇高的人生目标复习“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作用”部分内容时,应从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影响和个人活动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两个方面来理解。

复习“人生价值”部分内容时,要正确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正确进行人生选择的基础和前提,明确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但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复习本部分内容时,应明确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定的主客观条件;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复习“人民群众”部分内容时,要明确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1:社会意识与价值观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社会存在,含义------包括……社会现象社会意识,含义------包括……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反作用。

(社会意识的反作用具有能动性、双重性)社存的性质决定社意的性质②社存的变化决定社意的变化决定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①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意对社存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如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②落后的反动的不科学的社意对社存的发展起重大的阻碍作用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①社意的变化发展与社存的变化发展不完全同步性 ②社意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③社意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④社意对社存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意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3、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导向作用。

(1)价值观的含义:(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的具体表现: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价值观属于社意决定 反作用于社存社会存在 价值观 反作用导向作用(3“两个符合” (适合整个人类) 党的基本路线 (适合我国现阶段)“三个有利于”(适合改革开放 “三个代表” 和现代化建设) 价值观导向作用例子:认为砍伐树木制造家具、纸张有利可图 导致 过度砍伐森林,造成环境恶化。

认为森林覆盖率高有利于我们生存与发展 导向 适度砍伐,既砍又植,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观(或正确的价值取向)。

(1)集体主义的内容:(2)集体主义为什么是正确的价值观? 集体主义原则的主要内容:调节利益关系 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为什么说集体主义“正确解决”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社存 反作用 社意解决即正确调整个人与 集体主义 集体、国家利益关系 解决统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坚持集体主义,在实际生活中做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对立:发生冲突 放弃个人利益,维护集体利益。

2、集体主义价值观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即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 (1)市场经济需要集体主义(即两者是一致的)。

性质:社~ 公有制为主体 根本利益一致 要求坚持集~ 第一,社市的性质、目的 要求 坚持集~ (符合:社存决定社意)目的:共富 要求坚持集~第二,社市秩序的建立 需要 发挥集~的调节作用:市~秩序1)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对人生选择和人生2)错误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对人生选择和人生所以,界中有所建树,有意义,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三者统一最高标准 重要标准 具体标准 ①三结合,三和谐,一首位 ②维护正当,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如发生矛盾,小服从大 ①它反映了社~公有制经济关系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社存决定社意) ②它正确解决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社意反作用于社存) ③它是我国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力量源泉。

(社意反作用于社存) 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及其关系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并不否认个人利益,而是要求获得个人利益的途径和手段应该是正当的,个人利益应该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并把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放在首位。

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社~职业道德:集体主义(符合:社意反作用于社存)第三,社市中产生的矛盾需要集~调节:在社市中,个人利益经济、行政、法律手段道德手段集~(符合:社意反作用于社存)结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社市的利益关系和矛盾需要集体主义调节。

集体主义末过时。

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关系(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顾全大局,反对小团体主义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3:人生价值及其实现1、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及其关系(1)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内容:(2)人生价值两个方面的关系:2、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1)为什么说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2)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的关系:自然属性人的属性社会属性(本质属性)表现下生产和生活的。

价值指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特定关系。

即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物的属性能满足人的需要,则该物有价值)。

价值观人们断定客观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

满足(贡献)人(需要)满足(索取)人生价值观人们断定人生有无价值及其价值大小的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

一是个人对社会(他人)的责任和贡献,即个人的社会价值(贡献)人生价值的内容二者关系二是社会(他人)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即个人的自我价值(索取)在人生价值两个方面关系中,由于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和源泉,所以,它是第一位的,即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为什么?)(1)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要求。

贡献>索取个人多作贡献社会财富增长社会存在和发展(2)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

社会价值个人对社会贡献作出贡献自我价值(3)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先进人物的主要特色。

社会价值贡献(即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自我价值3、人生价值的实现(1)实现人生价值的主客观条件:(2)要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反对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1)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影响…P.70(2)个人活动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P71-72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第一,人生价值是通过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来。

人生价值是通过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实现的。

一个人的价值的大小,正是通过具体的行动和实践体现出来的。

第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一定的主客观条件。

客观条件:社会提供一定客观条件,即一定的社会政治状况、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以及生产条件、工作条件等。

这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保证。

(实现人生价值要以一定的生产力为基础。

人所特有的劳动创造力是人生价值的源泉。

)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必要的主观条件:(1)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实现人生价值有积极意义。

在一定条件下,主观能动性发挥得越充分,个人条件越成熟,个人对社会贡献就越大,人生也就具有更大的价值。

(2)主观条件包括:①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等。

(因为发挥主观能动性受主观因素制约。

)②要把实现人生价值落实到行动上,在自己的岗位上埋头苦干,发挥聪明才智。

因为人生价值终究要通过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展现出来。

(这与主观能动性的“做”相联系)③要有百折不挠,不怕失败的顽强奋斗精神。

因为实现人生价值中会遇到困难,要克服就必须有这种精神。

(这与主观能动性的“精神状态”相联系。

)第三,人生价值实现的途径:在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

(在岗位上埋头苦干,走与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第四,正确处理好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的关系。

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自觉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即改造自己的思想、认识能力、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使主观与客观统一、个人与社会统一。

第五,正确处理好贡献与索取的关系、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既要贡献,又要索取,索取要以贡献为基础,不能只讲索取,不讲贡献,不能奉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人生信条。

第六,正确处理好金钱与人生价值的关系。

金钱与人生有密切关系,合法取得金钱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物质保证,但金钱不是人生的全部内容,不是人生的决定因素。

要树立正确金钱观,反对拜金主义。

第七,正确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要树立崇高的理想,为实现人生价值提供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要艰苦奋斗,使崇高理想转化为现实,在实现理想中实现人生价值。

4:理想与现实1、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1)理想的含义:(2)理想的分类:(3)崇高理想的积极作用(4)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的辩证关系:2、理想的实现(1)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区别:理想属于社会意识,现实属于社会存在,理想高于现实,比现实更美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