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丽中国专题ppt报告

美丽中国专题ppt报告

19
3.3 空气施的升级,城市空气质量逐步得到改 善,大气主要污染物浓度降低,空气质量达标天数和达标城市增加,
雾霾天气出现频次和覆盖范围减小。
2
• 2016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的同比增加11个,平均 优良天数所占比例同比上升2.1个百分点,PM2.5年均浓度同比下降
2012年增加了16520平方公里。
2
• 2010年以来,我国规划整治修复海岸线270余公里;修复 沙滩约130公顷,恢复滨海湿地5000余公顷;种植红树林
160余公顷、翅碱蓬约1100公顷。
• 2020年红线区内排放将100%达标。东海,伏季休渔,五
3
年前“东海无鱼”的困境已经不在。全国近岸海域水质优 良比例,五年来从62.8%回升到73.4%。中国的海洋开发
目前,我国海洋生物质量状况主要表现为: 海洋生物结构失衡,珍稀濒危物种减少;主 要经济生物体内有害物质残留量偏高;沿岸 经济贝类卫生状况欠佳。
1.2 海洋的治理
全球海洋治理:中国在行动 我国是海洋大国,千百年来,我们的先民深耕大海、扬帆远航,创造了绵延不息 的中华海洋文明。近年来,我国在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上不断前行。生态优先:让 海洋休养生息。
3.2 空气的治理
中国政府2014年开始向空气污染宣战 自此,污染源开始逐渐减少,但夹杂着PM2.5微粒雾霾的出现却依然令人担忧。 这类污染物不仅危害人体健康,还成为国家实行发展计划的障碍。我国为减少污 染源,对空气进行有效治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8
3.2 空气的治理
治理方案
北京、天津、廊坊、保定市2017年10月底前完成“禁煤区”建设任务,散 煤彻底“清零”。山西省为响应国家对改善空气质量作出的努力,禁止了高 硫煤的销售、运输和使用。 河北省和天津市将在2017年11月15日至2018年3月15日(冬季)期间限制 省市内具有高污染性的工业活动,如炼钢厂和锻造厂,并将限制建筑材料的 生产。 推动京津冀“2+26”城市出租车的全面电动化。
方式正在向循环利用型转变。
8
2 第二部分
陆地的污染、治理以及成效
2.1 陆地的污染
10
陆地污染主要包括由于人类不当的生产活动带来的 城市垃圾污染以及土壤污染。
1、垃圾污染 在我国668座城市中,约有2/3的城市陷入垃圾围城 的困境。我国仅“城市垃圾”的年产量就近1.5亿吨。 北京市现日产垃圾13000吨,全年生产495万吨, 而且每年将以8%的速度递增。这些城市垃圾绝大部 分是露天堆放,不仅影响城市景观,同时污染了大 气、水和土壤,对城镇居民的健康构成威胁。垃圾 已成为城市发展中的棘手问题,垃圾不仅造成公害, 更是资源的巨大浪费。年产1.5亿吨的城市垃圾中, 被丢弃的“可再生资源”价值高达250亿元。
4
九十年代以来,我国海洋环境污染一直比 较严重。对于我国四海:渤海、黄海、南 海、东海的海水污染状况研究表明,四个 海域中,渤海、东海的海水污染较为严重 。
二十世纪末以来,由于江河携带大量陆源 污染物入海,我国近岸三分之二的重点海 域受到营养盐污染。
1.1 海洋的污染
5
其中海洋生物是海水环境和沉积环境污染的 直接受害者,并且污染物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具有累积作用,其体内的污染物含量反映了 其生存环境的质量,可食用生物质量的好坏 对人体健康更是有着直接的影响。
——柴静
建设美丽中国,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任务, 需要大家携手前进,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 们这代人的努力!
22
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到本世纪中叶,土壤环境质量全面改
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 2012到2016年,国家加大了对垃圾处理的整治,从生产者到使用者再
3
到回收者,明确其义务和责任,完善法律法规。目前有覆盖全国范围
内的500多个垃圾污染严重城市得到治理。
13
3 第三部分
空气的污染、治理以及成效
经过十几年的实践,我国在海洋空间资源利用方面已形成了完善的制度体系。 目前正在启动新一轮海洋功能区划修订编制,将进一步提高保护类、保留类 海洋生态空间的占比和管理要求。
7
1.3 海洋治理成效
• 目前,海洋生态红线制度已经取得显著成效。《2016年
1
北海区海洋环境公报》显示,近5年来,渤海海水环境质 量总体呈变好趋势,夏季第一、二类水质海域面积比
2.2 陆地的治理
为了防止土壤与城市环境污染,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 法》、《中国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垃圾强制分类制度方案》等一系 列法律,将环境保护列为一项基本国策,其中污染防治为重中之重。
12
2.3 陆地治理成效
• 2016年5月28日,国务院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改善土
1
壤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为出发点,制 定10条231项措施。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环保部开展打
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专项行动。 •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
制,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
2
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到2030年,全国土壤 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美丽中国
——海 陆 空
引言
2
党在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在十八大 首次提出‘美丽中国’这个概念。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指出,加 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并指出,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1 第一部分
海洋的污染、治理以及成效
1.1 海洋的污染
2.1 陆地的污染
11
2、土壤污染 我国对于土壤污染的关注起步较晚。根据2014年国家 环保总局和国土资源部调查工作,全国土壤污染总的 超标率为 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 比例分别为 11.2%、2.3%、 1.5%和 1.1%。污染类型 以无机型为主,有机型次之。 我国土壤污染现状: a.工农业粗犷发展导致耕地土壤和城市场地污染 b.耕地污染范围广,重金属污染严重 c.城镇化进程中形成的城市场地污染严重 d.矿区污染不容忽视
6
1.2 海洋的治理
治理方案
在养护海洋方面,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颁布第一部《海洋环境保护法》开 始对此作出了不懈努力。在海洋开发过程中,更是遵循“海洋生态保护优先” 理念,以减少人类活动对海洋和海岸生态系统造成的不良影响。
21世纪以来,我国相继出台或修订了《海洋环境保护法》《海域使用管理 法》《海岛保护法》《深海法》等法律,以及《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 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等20余部配套法规。
7.1%,空气质量总体向好。
• 与此同时,京津冀、长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河南、山东、山西、陕西
3
等人口密集地区的空气污染程度依然较重,全国范围内重污染天气频 发、空气重污染现象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我国空气治理虽已初具成效,
但仍需继续努力。
20
总结
21
成千上万的孩子正在孕育,正在出生,这些 河流、天空、大地,也应该是属于他们的, 我们没有权利只知消费不知克制,我们没有 权利只知抱怨不知建设,我们有责任向他们 证明一个被能源照亮的世界同时可以是洁净 和美好的。只要我还在其中生活,这个世界 就与我有关,所以我才凝视它,就像我凝视 你,所以我才守护它,就像我守护你。
3.1 空气的污染
15
我国是全球第一大能源生产和消费 国、第一大煤炭消费国,也是全球 第一大环境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 国,生产和生活高度依赖煤、石油 等化石燃料。
3.1 空气的污染
2015年中国各能源生产及消费比重
能源类型 原煤 原油 天然气
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
占能源生产总量比重 72.1% 8.5% 4.9% 14.5%
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 64.0% 18.1% 5.9% 12.0%
发达国家的原煤仅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0%左右。
16
3.1 空气的污染
17
不合理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及其使 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物排放是形成 雾霾天气的重要原因。特别是我国使 用的煤炭大多是高硫煤,在燃烧过程 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排放到大气 中,进一步促成了雾霾的形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