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药物化学第二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药物化学第二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barbital
phenobarbital
amobarbital
cyclobarbital
secobarbital
pentobarbital
hexobarbital
thiopental sodium
二、巴比妥类药物
理化性质: ➢巴比妥酸在水溶液中存在三酮式(原形)、单内酰亚胺、双 内酰亚胺和三内酰亚胺之间的平衡
三、非苯二氮䓬类GABAA受体激动剂
咪唑并吡啶类:唑吡坦 zolpidem 第一个上市的咪唑并吡啶类镇静催眠药 目前已成为欧美国家的主要镇静催眠药 常用酒石酸盐 选择性地与苯二氮䓬1受体亚型结合
➢ 与2 、3受体亚型亲和力很差 ➢ 在正常治疗周期内,极少产生耐受性和身体依赖性
三、非苯二氮䓬类GABAA受体激动剂
一、环内酰脲类 合成路线:
一、环内酰脲类
吸湿性和酸性:
❖ 钠盐具有吸湿性 ❖ 空气中 易吸收CO2,析出苯妥英
▪ 水溶液呈碱性 ▪ 苯妥英的pKa 8.3 (H2CO3 pKa
3.9,6.35 )
一、环内酰脲类
水解性: ❖ 水解 (环状酰脲结构)
▪ 与碱加热,分解产生二苯基脲基乙酸,最后生成二 苯基氨基乙酸,并释放出氨。(可供鉴别)
59
化学结构分类
❖ 吩噻嗪类 ❖ 噻吨类(硫杂蒽类) ❖ 丁酰苯类 ❖ 二苯氮䓬类 ❖ 其他类
60
一、吩噻嗪类
1. 发现和发展
异丙嗪(非那根)
盐酸氯丙嗪
氯丙嗪的合成路线
母核 + 侧链
62
还原性
❖ 苯并噻嗪母环,易氧化
▪ 注射液 在日光作用下 变质,pH值下降 ▪ 部分病人 用药后发生 严重的光化毒反应
药物化学第二章中枢神经系 统药物
第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rugs
1
镇静催眠药
2
抗癫痫药物
3
抗精神病药
4
抗抑郁药
5
镇痛药
6 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药物
第一节 镇静催眠药 sedative-hypnotics
简介
❖ 镇静药:可使病人的紧张,烦躁、焦虑、失眠等精 神过度兴奋受到抑制、变为平静、安宁的药物。
一、环内酰脲类
体内代谢:
❖ 主要被肝微粒体酶代谢 ❖ 具有“饱和代谢动力学”的特点
▪ 如果用量过大或短时内反复用药,可使代谢酶饱和,代谢将显著 减慢,并易产生毒性反应
❖ 约20%以原形由尿排出 ❖ 主要代谢产物为无活性的5-(4-羟苯)-5-苯乙内酰脲
▪ 与葡萄糖醛酸结合排出体外
二、苯并二氮䓬类
抗癫痫药物分类
❖ 根据化学结构:
环内酰脲类 苯并二氮䓬类 二苯并氮杂䓬类 GABA衍生物 脂肪羧酸类 其他类
一、环内酰脲类
结构类型:
一、环内酰脲类
❖苯妥英钠 Phenytoin Sodium
▪ 大伦丁钠(Dilantin Sodium)
❖ 治疗癫痫大发作和部分性发作的首选药 ❖ 但对小发作无效
药物特点
❖ 具有不同程度的镇静作用 ❖ 抗精神病作用不是通过镇静,而是药物的选择性
对抗和治疗作用 ❖ 长期应用一般无成瘾性
58
作用机制
❖ 病因:精神分裂症可能与患者脑内多巴胺(dopamine, DA)神经系统功能亢进,多巴胺过多或多巴受体过敏 。
• 本类药物能阻断中脑-边缘系统及中脑-皮质通路 的DA受体,减低DA功能 。
二、巴比妥类药物
代谢与药物持续作用时间: 易代谢:药物作用时间短 不易代谢:药物作用时间长 5位取代基的氧化:巴比妥类药物代谢的主要途径 饱和直链烷烃或芳烃时,作用时间长
➢ 由于不易被氧化而重吸收
二、巴比妥类药物
代谢与药物持续作用时间: 5位取代基为支链或不饱和烃时,代谢迅速,
➢ 主要以代谢产物形式排出体外 ➢ 镇静、催眠作用时间短
❖ 催眠药: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使之进入睡 眠状态的药物。
❖ 两者并无明确界限,而只有量的差别。一般小剂量 时则可产生镇静作用,中等剂量时引起睡眠。
分类
❖ 苯并二氮䓬类:地西泮,奥沙西泮,等 ❖ 巴比妥类:苯巴比妥,硫喷妥钠,等 ❖ 非苯二氮氮䓬类GABAA受体激动剂:唑吡坦,等
一、苯并二氮䓬类药物
4,5双链被饱和或骈入 四氢唑环,增加镇静和 抗抑郁作用。
5位为苯基取代,专属性很强 ,若以其他基团替代,活性 降低;在苯基2位引入吸电子 基团,如氟,可明显增强活 性。
二、巴比妥类药物
结构特点: ➢环丙二酰脲(巴比妥酸)衍生物 ➢5位被乙基和异戊基双取代
二、巴比妥类药物 临床常用巴比妥类镇静催眠药物:
二、巴比妥类药物
作用机制: ➢作用于网状兴奋系统的突触传递过程,
• 通过抑制上行激活系统的功能; • 使大脑皮层细胞兴奋性下降; ➢产生镇静催眠及抗惊厥作用。
临床应用: ➢催眠药; ➢治疗癫痫大发作。
二、巴比妥类药物
合成通法: 丙二酸二乙酯的合成方法
二、巴比妥类药物
构效关系: 巴比妥酸无镇静催眠作用
氯氮䓬
地西泮diazepam
(Roche的目标化合物) (反应的主要产物无活性) (反应的副产物有活性) (结构简化产物)
一、苯并二氮䓬类药物
地西泮的水解特点:
•1,2位的酰胺键和4,5位的亚胺键,在酸性条件下两者都容易发生水解开环反应; •4,5位开环是可逆性反应,在酸性情况下水解开环,中性和碱性情况下脱水闭环。 •在胃酸作用下,4,5位水解开环,开环化合物进入弱碱性的肠道,又闭环形成原药。因此 ,4,5位间开环,不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进入脑内的药量极微 无镇静、催眠作用
巴比妥酸 苯巴比妥酸
pKa
4.12 3.75
未解离百分率 0.05 0.02
二、巴比妥类药物
分子态易于吸收及进入中枢发挥作用: Phenobarbital、Hexobarbital未解离的分子分别为 50%和90.91% Hexobarbital 的作用比Phenobarbital快
结构特点: 苯二氮䓬体系-苯环和七元亚胺内 酰胺环并合的母核
作用机制:
当苯二氮䓬类药物占据苯二氮䓬受 体时,则GABA就更易打开Cl通道 ,促进Cl离子内流,导致镇静、催 眠、抗焦虑,抗惊厥和中枢性肌松 等药理作用。
一、苯并二氮䓬类药物
代表药物: 地西泮-偶然获得的创新药物
苯并庚氧二嗪化合物 喹唑啉N-氧化物
二、巴比妥类药物
药物的分子和离子形式: 药物应有适当的解离度
➢ 分子形式透过生物膜 ➢ 离子形式产生作用
二、巴比妥类药物 解离度与药效的关系: 在生理pH7.4的条件下体内解离度
影响 进入脑内药物的量 影响 镇静、催眠作用的强弱和作用的快慢
二、巴比妥类药物
巴比妥酸无活性: 巴比妥酸和苯巴比妥酸几乎不能透过细胞膜和血脑屏障
咪唑并吡啶类:扎来普隆 zaleplon 苯二氮䓬1受体完全激动剂 镇静、抗焦虑、抗惊厥和抗癫痫作用 还可用作肌肉、骨骼肌松弛剂 副作用较小,没有精神依赖性
三、非苯二氮䓬类GABAA受体激动剂
吡咯酮类:佐匹克隆 zopiclone 苯二氮䓬1受体选择性激动剂 无成瘾性和耐受性 “第三代催眠药”
构效关系
以长链烃基取代,如 环氧甲基,可延长作 用;1,2位并入三唑 环,增强药物与受体 的亲和力和代谢稳定 性,活性大大增强。
七元亚胺内酰胺环是活 性必需结构;3位的一 个氢原子可被羟基取代 ,虽然活性稍有下降, 但毒性很低。
引入吸电子基团,如硝 基,可使水解反应几乎 都在4,5位上进行,可 明显增强活性;当A环被 其他芳杂环,如噻吩、 吡啶等取代,仍有较好 的生理活性。
三、二苯并氮杂䓬类
合成路线:
三、二苯并氮杂䓬类
体内代谢: • 初级代谢物Carbamazepine的10,11位环氧化物也具有抗
癫痫活性
三、二苯并氮杂䓬类
临床作用:
❖ 从胃肠道吸收
▪ 由于水溶性差,故吸收较慢且不规则
❖ 用于治疗癫痫大发作和综合性局灶性发作 ❖作用机理与Phenytoin Sodium相似
去甲地西泮
替马西泮 temazepam
奥沙西泮 oxazepam
一、苯并二氮䓬类药物
地西泮的合成
一、苯并二氮䓬类药物
其他本类药物
flurazepam
lorazepam
nitrazepam
flunitrazepam
brotizolam
triazolam
estazolam
alprazolam
一、苯并二氮䓬类药物
药理学作用
❖ 作用于GABA受体发挥作用 ❖ 对癫痫、痉挛状态和运动失调均有良好的治疗效
果 ❖ 口服吸收迅速
五、脂肪羧酸类
丙戊酸
丙戊酸钠
丙戊酰胺
六、其他结构类药物
非氨酯 felbamate
拉莫三嗪 lamotrigine
第三节 抗精神失常药 Antipsychotic Drugs
56
抗精神失常药是用来治疗精神疾病的一类药物。 主要包括: ❖ 抗精神病(精神分裂症)药(Antipsychotic drugs) ❖ 抗焦虑药 (Antianxiety drugs) ❖ 抗抑郁药 (Antidepressant drugs) ❖ 抗躁狂药 (Antimanic drugs)
一、苯并二氮䓬类药物
地西泮的体内代谢过程
•C-3位羟基化生成temazepam; •N去甲基生成去甲地西泮,继而C-3位羟基化生成oxazepam; •temazepam和oxazepam均为活性代谢物,且副作用小,半衰期较短,适宜于老年人和肝 肾功能不良者使用,已广泛用于临床。
地西泮 diazep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