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西省中考语文满分作文

江西省中考语文满分作文

江西省2006年中考语文满分作文用户名:姜太公钓鱼以“亮点”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自选;(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淡妆浓抹总相宜赣州某考生首先,我想跨越时空,问一个问题:“你认为你最大的亮点是什么?”也许徐志摩会说:“我最大的亮点是心中的康桥。

”也许达芬奇会说:“我最大的亮点是蒙娜丽莎那永恒的微笑。

”也许苏轼会说:“吾之亮点也,乃‘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那份心意。

”……我也想说一句:人的亮点各有不同,但是每个人都应发现自己的亮点,也许未有徐志摩、达芬奇与苏轼之成就高,但相信自己的亮点,通过行动放大,便可成为人生中不落的北斗星。

以前,我在书上看过两则故事,对我感触颇深。

大仲马这个文坛巨星,在年轻的时候竟流落街头,连自己的肚子也喂(填)不饱,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然而有一次他去某报社应聘,却改变了他的一生,面试中,大仲马可以说是表现得很差。

小小的职业也与他无缘,可在他即要离开之时,主编却对他说:“字写得不错嘛,小伙子。

”大仲马突然像触了电似的呆若木鸡地看着主编,既而说了一句:“谢谢您!”说完,转身跑出了报社。

“我的字写得不错”,他暗自高兴道:“既然这样,为何不放大我的优点呢?”随即勤学苦练,成了文坛巨匠。

大仲马挖掘了自身的亮点,成就了巅峰伟业。

比起大仲马来,柏拉图的学生可就逊色多了。

据说柏拉图垂暮之时,很想找个有真正本领的人来继之伟大哲理,于是,对其学生说:“我已经老了,希望你们能找出一位优秀的人来继承我的理论。

”此后,学生们找了大半年,也未能找出个优秀的人。

柏拉图苦笑道:“我可爱的学生们,其实你们都很优秀,但你们都未能挖掘出自身的亮点。

”学生们虽恍然大悟,但却只有悔恨终身。

亮点,我们背囊中的宝物,只有正确认识自己这后,才会发现自己的亮点,哪怕只有一滴雨露,但也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更何况“铩羽之鸟亦欲飞”!亮点,是西子,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只要你淡妆浓抹,定是生活的北斗星。

历史铜镜中的亮点赣州某考生铜镜中,泛起闪烁地、夺目的几缕金光。

“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

”乌江情,霸王泪。

残阳铺江似血。

鸿门宴,义放刘邦小儿,不是不听亚父范增良言,而是我项羽博大的胸怀不惧刘邦的阴险。

四面楚歌,无颜面对江东父老。

我项羽今日一死,成全了大汉“大风起兮云飞扬。

”茅庐未出,便知天下三分。

南阳卧龙,三试刘备爱才之心,“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草船借箭,神机妙算,赤壁之战,天下三分。

最是痛惜刘备不听我孔明之言,火烧连营七百里。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五日渡泸,深入不毛,七出祁山。

一手难放回掌,最终“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孔明的才智,武侯祠香火不断。

“英雄难过美人关”。

历史长卷上没有冷落女子。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美得妩媚,“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美得仪态万方。

红颜祸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使褒姒背上千古骂名。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把杨玉环骂得如何不是。

我看却未必,越女西施不是成就了勾践“越甲三千可吞吴”。

杨家女将,不是个个逞能。

这时,历史铜镜出现一位“白衣仙人”,他正饮酒自乐,这不是谪仙诗人李白?大诗人啊!为何“借酒消愁”呢?早知官场昏暗,又何必“仰天大笑出门去”,感慨“我辈岂是蓬蒿人”呢?诗人惆怅,吐出的三分是豪情万丈,七分是盛唐多彩的江山。

三分注定你才高八斗,孤高自傲。

盛唐的画卷之中,不是帝王之像,而是你谪仙李白呀!……乌江岸,记载的永远是项羽的血;汩罗江,流淌的永远是屈原的泪;三国英雄,孔明的才智,永远最夺目……岁月的痕迹,历史的沉淀,闪烁一千年一万年。

安徽省2006年课改区中考作文夺魁范例安徽省霍邱县第二中学薛业忠【夺魁实况】一年一度的中考已经结束,我又被聘为阅卷老师,而且批阅的又是作文这道“大题”。

面对着一篇篇稚嫩的应试文章,我的心情也在起伏着,波动着。

这里有对孩子们纯真情感真诚流露的由衷地赞美之情,有对孩子们故作姿态任意拔高文章主旨的理解之情,也有对一些孩子不能成功为文的遗憾与惋惜之情。

当然最令我高兴的是还是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写出了精彩的考场佳作。

尤其是《阳光总在风雨后》、《挫折着,美丽着》、《不经风雨,怎见彩虹》、《挫折四问》等佳作的出现更是让我们这些阅卷老师在这炎热的夏季感到一丝的凉意。

【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55分)五岁的晶晶在院子里玩耍,不小心摔了一跤。

两天后,妈妈发现晶晶的左手举不起来了,原来女儿的锁骨受了伤。

妈妈又急又疼,可是晶晶却有了一个意外的收获:“妈妈,我现在知道哪边是左边了!”晶晶太小,一直分不清左右,这下好了,她知道了:痛的那边就是左!晶晶摔了一跤就分清了左右的经历,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受挫折的过程往往就是获得真知的过程。

走过崎岖小路,才能真正体味生活的欢乐;穿过茫茫迷雾,才能深切感受阳光的明媚。

不经风雨,怎见彩虹;不吃一堑,难长一智!……晶晶的故事是否让你联想到生活中的某些经历或见闻?是否让你获得某些感悟和认识?请你拿起笔,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1)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

(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3)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4)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题目解读】今年的安徽课改试验区中考作文一改往年的纯话题形式,采用的是“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形式。

而且这一话题是隐含在材料之中。

这就需要我们广大考生要认真研读材料,把握材料的精髓。

通过阅读材料我们发现,其实这个题目还是比较容易驾驭的,只要我们扣住“善待挫折”来写就可以了,这也是大多数学生应该能够驾驭的写作方向。

我认为本题在写作中最重要得一步就是要审好题。

因为审题是写作的第一步,更是中考作文取得高分的关键一环。

如果审题草率,匆忙入笔,势必影响整篇文章的构建,甚至连题目中最起码的写作要求都难以完成。

但是在2006年的安徽省课改试验区的中考作文中,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将材料所给内容简单理解为“意外的收获”或“生病=挫折、摔跤=挫折、失败=挫折”等,没有或很难理解本材料的内涵是什么。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抓不住这则材料的关键句:“受挫折的过程往往就是获得真知的过程。

走过崎岖小路,才能真正体味生活的欢乐;穿过茫茫迷雾,才能深切感受阳光的明媚。

不经风雨,怎见彩虹;不吃一堑,难长一智!……”文章东拉一句,西扯一句,全是与“挫折”无关痛痒的文字组合。

在这一关键句中,有三个思考层次值得注意:①“受挫折的过程往往就是获得真知的过程。

”②“走过崎岖小路,才能真正体味生活的欢乐;穿过茫茫迷雾,才能深切感受阳光的明媚。

”③“不经风雨,怎见彩虹;不吃一堑,难长一智!……”只要你抓住了任何一句来行文都能在审题上占得先机。

也有一部分学生在这方面表现很好。

【夺魁范例】佳作一:阳光总在风雨后(童话)安徽一考生我是一只幼小的蝌蚪。

经历了从一个卵子到一只蝌蚪的过程,这其中不知有多少险阻:担心人类的破坏,害怕蛇的吞食……终于,我如愿以偿地来到了这个世界。

我的心是炎热的,是兴奋的。

水——我快乐幸福的家园。

我自由自在地在水里游来游去,石缝间、水草下甚至石螺洞里都是我的乐园。

我的家很大很大,我家的成员很多很多。

我们兄弟姐妹爸爸妈妈还有我都幸福快乐地生活着。

每天,我和其他蝌蚪们成群地游在岸边,望着蔚蓝地天空,鱼鳞般地白云,幻想着自己赶快长大,赶快走出水中去一睹大地地风采。

我等着,我等着。

可是,好景不长,我们地家——水正在一天天减少,水草似乎也将我们地领地占领,我们地活动空间在一天天减少。

幼小的我们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整天只知道玩耍,嬉戏,水还在不停地下降,下降……终于,那可怕地一天还是降临了。

正午的阳光,灼热极了。

炙热的阳光烘烤着我们,我的背部难受极了。

我想要回到水里去,想要回到冰凉的水中。

可是,现在的我正在承受着无比的痛苦,我努力地向那已经浑浊不堪的浅水里游去。

可是泥泞的稀泥让我举步维艰。

时间一妙一妙地过去了,阳光也越来越毒烈。

我告诉自己,我不能放弃,绝对不可以。

我还没有真正地看到这个世界,还没有一睹大地的风采,我不能在没有变成青蛙之前就死去┄┄我的背部难受极了,感觉像被针扎那样痛。

我努力着,拼搏着,与时间赛跑着……不知不觉中,我爬到了浅水沟边,我用尽全身力气跳跃去,尽管这里的水很少,但是我终于成功了。

我欢呼着,尽管没有谁会听见我的声音,也尽管没有谁会分享我的成功。

好景又出现了,傍晚时分,天突然下起了暴雨,我尽情享受着雨带来的舒爽,享受着那份属于自己的快乐。

现在,水又满了,我又一次自由自在地在水中游来由去,又一次在石缝间、水草下、螺洞里嬉戏。

我是一只蝌蚪,一只快乐而又幸福地蝌蚪。

【阅卷心得】这是一篇获得50分(内容27+语言23=50)高分的考场佳作。

优点主要有:一、成功运用童话的形式和拟人口吻。

面对这一材料,小作者没有拘泥于一般的写作思维,而是借用童话的形式拟人的口吻演绎了“挫折”这一话题。

这是写作的智慧在文章中的成功运用。

二、主题鲜明,结构井然。

这篇文章在构建主题时,也有着独到的匠心。

一般的考生都是写自己或在这个材料面前有何思考,或自己有什么样的挫折并如何战胜它等等。

但这篇文章却借蝌蚪之口表达了“环保”的时代主题。

这也是我们给高分的一个重要原因。

同时,这篇文章结构上也做到了首尾衔接,过渡自然。

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佳作二:挫折着,美丽着(散文)安徽一考生他们总是这样对我说:“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我们的痛,那些刻在生命里的疤痕,也许在多年之后的某一天,会成为我们引以为豪的骄傲!”——题记也许生活并不是一场剧,人们总在平和地演绎着各自的苍翠年华。

它也不仅仅是一本书,颠沛流离后,只会觉得一眼万年。

这些都说不清楚,因为真正的生活,要比它们复杂多了。

从来就没有一味地失去的人。

其实,我们一直都是在患得患失。

上帝从来就是一个再精明不过的商人,往往在他赋予你一份成功的时候,他就早已让你付出数倍于收获的努力了。

听到过《法国大革命》这部书的创作轶事吗?我可是对这则轶事感受颇深。

此书几乎耗尽了作者卡莱尔半生的心血。

法国大革命是一部冗长而复杂的历史,要把它文学性地创作出来,可以想象到这有多么难。

然而书成之即,在他朋友家里,一位女佣人居然把它当作废纸扔进炉膛,付之一炬。

年迈的卡莱尔为这份书稿几乎奔走一生。

他颤抖着身子哭了:“上帝啊,为什么?为什么?”老境颓唐的卡莱尔把自己锁进屋子。

然而三天之后,他竟然宣布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他准备即时开始重写这本书。

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翻找,用自己的残年余力来重写这本巨著,似乎是常人认为不可能的事。

然而,他做到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