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风险分析研判报告煤矿名称: ************主要负责人:* * *编制日期: 2018年 7 月31 日一、煤矿基本情况达州市达县福汇煤矿,位于达州市达川区*****乡****村***社,经营性质为普通合伙企业,属正常生产煤矿,核定生产能力为9万吨/年.现有生产水平为+272m水平,主要生产水平为+272m水平,核定一采两掘,实际一采两掘.采煤工作面分别为1221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为三采区轨道下山、三采区行人下山.矿井采矿许可证证号:****************,有效期限至2018年7月21日(现已到期,正在办理中);安全生产许可证证号:(川)MK安许证字[2018]***********,有限期限至2019年11月02日。
(一)矿井主要灾害(1)瓦斯1、目前矿井瓦斯主要有三个来源:1)从1221工作面煤壁内放出瓦斯。
2)从煤巷两帮及顶底板放出瓦斯。
4)从密闭墙内逸散出瓦斯.2、目前矿井瓦斯事故隐患得易发地点:1)1221工作面得上隅角。
2)顶板冒落得空洞内、低风速巷道得顶板附近。
3)密闭墙角落风流吹不到得空洞内。
(2)水灾1、目前矿井井下水源得来源及其特点1)采空区水:积水时间长,水量补给较差,一般属于“死水”.用手搓动有滑润感;用鼻闻有腐臭或臭鸡蛋气味;用舌尝发涩,有臭味;水得透明度低,有悬浮物或沉淀。
2)断层水:一般通道较远,补给较充分,多属“活水"。
水无涩味而发甜,在岩巷中水呈黄色,有时在岩缝中可见淤泥。
3)含水层水:一般都具有很高得压力,水量充足。
水中无涩臭味,水色发黄,有泥沙流出.如石灰岩溶洞中得积水,水呈黄色或灰色,有时带有臭味。
4)地表水:地表水一旦涌入井下,水量很大,破坏力极强.水中混有大量得泥沙,有时还会夹带有许多动植物或其她杂物.一般情况下,水中无其她异味.2、井下透水前得预兆1)煤壁“挂汗”,多成尖形水珠。
2)煤壁“挂红",呈铁锈色,这就是老空积水得征兆.3)空气变冷,煤壁发凉(水得导热系数比煤岩体大)。
4)采掘工作面出现雾气,当采掘工作面气温较高时,从煤岩壁渗出得积水就会被蒸发而形成雾气,这预示着煤岩壁前方或侧面不远处有含水体。
5)工作面煤岩壁发出水叫声,含水层或积水区内得高压水在向煤岩壁裂隙挤压时,与煤岩壁摩擦会发出“嘶嘶”得声响,有时能听到“哗哗”得空洞泄水声,这就是突水得危险征兆。
6)工作面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并出现渗水现象。
7)工作面出现压力水流(或称水线),工作面出现呈一定压力得水流流出(或射出),这表明水源已经较近,应密切注意水流情况。
若出现水浑浊,说明水源很近,若出水清澈,则水源尚远。
8)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有臭鸡蛋味,说明工作面附近有采空区积水。
9)煤层发潮、发暗,煤层变湿。
10)底板鼓起,产生裂隙,裂隙并逐渐增加,由于承压水作用,使巷道或采掘工作面底板出现鼓起现象。
11)煤壁片帮、溃水、水色发浑。
12)在探放水过程中煤岩松软、片帮、来压或者钻眼中水压、水量突然增大、钻孔喷水与顶钻.13)底板涌水,水量由小变大。
上述透(突)水征兆,在具体透(突)水过程中并不一定全部表现出来,应当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判断,做到有备无患.3、不同水源得突水特点1)工作面底板灰岩水突水特点工作面压力增大,发生片帮及底板鼓起(底鼓量有时可达500mm以上)。
工作面底板产生裂隙并逐渐增大,沿裂隙或煤帮向外渗水,随着裂隙增大,水量增加,当底板渗水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煤帮渗水可能停止,此时水色时清时浊(底板活动时水变混浊,底板稳定时水色变清)。
有时出现顶底板破裂,沿裂缝有高压水喷出,并伴有“嘶嘶"声或刺耳水声,底板发生“底爆",伴有巨响,水大量涌出,水色乳白或呈黄色。
2)顶板松散孔隙含水层突水特点突水部位开始出现发潮,滴水、淋水逐渐增大,仔细观察可发现水中有少量细砂,水色时清时混,总得趋势就是水量、砂量逐渐增大,直至出现大量溃水、溃砂;如果隔离煤柱留设过小,工作面顶板冒落后,裂隙沟通松散孔隙含水层,涌水量突增并出现流砂,流砂常呈间歇性,水色时清时浊。
3)断层水突水特点在断层附近岩层较为破碎,所以一般会出现工作面压力、淋水增大现象。
断层水一般补给较充足,多属“活水”,很少有“挂红”现象,水味发甜,在岩巷掘进遇到断层水,有时能在岩缝中见到“淤泥",底部出现射流现象,水呈现黄色。
4)采空区积水突水特点采空区积水多属积水时间长,水中溶解得杂质多,水量补给较差得水源,一般称为“死水”。
其特点就是出现“挂红”,水得酸度大,水味发涩,有大量H2S气体(臭鸡蛋味),突水水势迅猛,水流速度快。
(3)火灾1、目前矿井井下火源得来源电气火花、摩擦撞击火花、静电火花等2、目前矿井地面火源得来源职工大楼用电,主扇风机房、变电所等要害场所设备运行产生得电气火花等(4)顶板1、支护不及时;支护设计不合理;支护密度或强度不够;支架初撑力不够;支护质量差;遇有断层、无炭柱或其它地质变化时未采取针对性措施或措施不得力;初次放顶落山悬顶距超过规定;支架稳定性差或失效;由于运输等其它工作撞倒支架等。
2、目前矿井容易发生局部冒顶得地点:1221工作面靠煤壁处、上下出口处、放顶线附近;断层、无炭柱等地质变化附近;小窑破坏区;1221工作面巷道交岔点处等3、局部冒顶得预兆1)顶板下沉断裂发出响声,有时采空区顶板发出象闷雷一样得声音。
2)顶板裂隙增大,说明顶板在持续恶化。
3)采煤工作面在顶板突然来压或支撑力不足时,顶板下沉量会突然增大甚至出现台阶下沉.4)顶板快要冒落时,往往出现离层现象.敲帮问顶时发出“空空”得响声,说明顶板已经离层。
5)顶板大面积来压时,破碎顶板处就会连续掉碴。
掉碴越多,说明顶板压力越大。
6)冒顶前煤壁所受压力增加,使煤质变软,片帮煤增多。
7)顶板淋水明显增大。
(5)煤尘1、目前矿井煤尘得来源目前矿井无煤尘产生得条件。
现有得少量煤尘为原来井下采动活动时产生得。
2、发生煤尘爆炸得直接原因有:1)倾斜井巷中跑车,矿车与轨道得摩擦或碰撞,产生火花点燃被扬起得沉积煤尘。
2)局部火灾或瓦斯爆炸,点燃被扬起得沉积煤尘等3、煤尘发生爆炸,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煤尘自身具备爆炸危险性。
煤尘就是否具有爆炸性,主要决定于它得挥发含量,挥发含量大于10%得煤尘一般都具有爆炸危险性。
2)煤尘得浓度处在爆炸极限范围内。
具有爆炸危险性得煤尘,只有呈悬浮状态并达到一定浓度范围,才有可能发生爆炸,煤尘爆炸就是在爆炸下限与爆炸上限之间得浓度范围内发生得。
3)着火源存在且能量大于爆炸最小点火能。
煤尘云得着火温度因其可燃挥发分含量、粒度、浓度等因素得差异而不同,一般为610℃~1015℃,多数为700℃~900℃.(6)机电1、目前矿井高压电网触电事故得主要原因1)带电清扫、带电检查、带电搬运、带电作业.2)没有工作票,没有安全措施,没有执行高压电网作业中停电验电、放电等规程与要求。
3)误操作,误停送电,错误辨认开关与电缆,没有执行作业监护制度,没有悬挂“有人工作,不准送电”得作业牌.4)不按规定试验漏电保护,保护插件未定期升井做试验。
2、目前矿井低压电网触电事故得主要原因:1)违章带电检修、带电检查。
2)不执行停、送电制度。
停错、送错电。
3)用电制度安全技术管理有漏洞,如设备及电缆漏电,保护装置失灵而没有及时修理或更换。
(7)运输运输事故得原因1)绞车信号铃不响,信号灯不亮;司机未持证上岗。
2)绞车钢丝绳有断丝超过规定与绳结现象;超拉、超挂车。
3)不执行“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得规定。
4)在运输过程中未有根据不同得材料采取有效得防护措施。
5)制动装置、连接装置、张紧装置不可靠.6)钢丝绳有异常跳动(突然松弛或负载增大);绞车固定有松动现象。
7)有严重咬绳爬绳现象;电机有异常;突然断电或有其她险情.8)机车尾灯不亮导致机车追尾。
9)一坡三挡失效或误操作导致事故发生。
10)违规携带物料乘坐猴车。
11)机车线路被水浸泡导致轨道质量下降。
(8)矿井灾害分析与预测1)井下上下组煤大巷与1221工作面发生瓦斯、煤尘事故、有毒有害气体中毒事故得危险。
2)井下各变电所发生火灾事故得危险。
3)井下上下组煤大巷与1221工作面发生顶板冒顶事故得危险。
4)井上下有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得危险。
5)地面要害、危险场所作业得危险(如高空作业、变电所、绞车房等地点作业)。
6)雨季“三防"山体存在滑坡危险等。
7)地面生活区(职工大楼)存在发生火灾事故得危险。
8)地面运输交通事故得危险。
9)食物中毒及传染病发生得危险。
(二)矿井生产情况经节后煤矿复产复工专家及验收组验收合格,根据2018年7月9日,《达州市达川区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达州市达川区煤炭生产管理局关于同意达州市达县福汇煤矿复产得批复》达川煤监管〔2018〕34号文件,开始复产;又由于《采矿许可证》于2018年7月21日到期,根据2018年7月20日《达州市达川区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停止达州市达县福汇煤矿生产作业得通知》达川煤监〔2018〕71号文件精神,现目前处于停产状态。
截至目前掘进总进尺施工70米、原煤总产量3000吨。
二、9个方面突出问题排查情况(一)采掘接替失调组织生产问题1、矿井开拓、准备、生产与抽采煤量比例失调,造成采区、工作面超能力、超强度组织生产方面:无。
2、不按采区设计组织施工或随意修改采区设计,人为将一个采区划分为多个采区,规避“剃头下山"开采与采掘工作面个数限制方面:无。
3、相邻区段采煤工作面回采未结束,强行沿空施工下一区段回采巷道方面:无。
4、煤层群开采上部煤层期间,未留有足够得稳定时间,强行提前施工近距离下临近煤层回采巷道方面:不存在。
(二)主要生产安全系统不完善不可靠问题5、采区主要生产安全系统未形成即组织生产或回采巷道施工方面:无。
6、下山采区未形成完整得通风、排水等生产系统,便施工回采巷道。
无7、人为减少回采巷道与掘进期间回风、运输等系统巷道,相邻采煤工作面之间共用巷道,掘进工作面之间随意施工联系巷,造成通风系统不完善、不可靠.无8、同一条回采巷道人为分多头进行施工或从相邻采空区、相邻水平“借道”组织施工.无9、底瓦斯矿井采煤层群与分层开采用联合布置得采区未设置专用回风巷。
无10、采煤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进行辅助通风。
无11、风门、风桥、密闭等通风设施不符合标准、不能满足通风需要等.无(三)安全监控系统运行不正常问题12、安全监控系统不能实时上传数据.无12、安全监控设备不进行定期调校、测试。
无13、安全监控传感器未按规定安设,不能实现报警、断电等功能。
无14、甲烷传感器未定期进行调校,未使用空气气样与标准气样在设置地点进行调校,调校时间不符与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