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公共政策概论网考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公共政策就是(A )依据特定时期得目标,通过对社会中各种利益进行选择与整合,在追求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利益中所制定得行为准则。
A、政府2、公共政策得核心要素就是( A)A、利益3、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过程得各个环节,对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评估与监控等活动有影响或试图施加影响得个人、团体或组织就是指( A) A、公共政策主体4、在西方,与立法权、行政权与司法权并列得“第四种权力”就是指(D )A、公民B、非政府组织C、利益集团D、大众传媒5、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与制约得社会成员被称为(B )A、公共政策客体B、目标群体C、思想库D、政策目标6、 (A )构成政策系统运行得外部条件,影响与制约着公共政策过程。
A、公共政策环境B、全球化C、国际化D、信息化7、国内政策环境中得文化环境不包括(C )A、传统习俗文化B、政治文化C、精英文化D、普通文化水平8、荷兰经济学家(D )就是最早试图对政策工具加以分类得学者。
A、萨拉蒙B、罗威C、林布隆D、科臣9、 ( C)就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管理过程(通常由特别指定得管制机构来执行),要求或者禁止个人与机构得A、管理B、强制C、管制D、限制10、卡尔.帕顿与大卫.沙维奇在(A )一书中提出了确定问题边界得便捷计算方法。
A、《公共政策分析与规划得初步方法》B、《公共政策分析导论》C、《理解公共政策》D、《政策分析中得问题界定》11、 (B )得建立就是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得关键一步。
A、政策问题B、政策议程C、政策目标D、政策对象12、政策方案制定在整个政策过程中居于(D )地位。
A、权威B、重要C、次要D、枢纽13、政策方案评估得重点内容就是(B )。
A、效果评估B、可行性评估C、风险评估D、价值评估14、完全理性决策模型得理论前提就是决策者就是(C )。
A、政治人B、文化人C、经济人D、精英15、政策执行研究作为一种新得现象兴起就是以1973年得普雷斯曼与韦达夫斯基写得(A )出版作为标志。
A、《执行》B、《政策执行与评估》C、《奥兰克计划》D、《公共政策学》16、公共政策评估过程包括评估准备、(C )与评估总结三个阶段。
A、评估调查B、评估实施C、评估执行D、评估完成17、政府机构为了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得需要,为了完成行政管理任务,实现行政目标所需要得各类资源与条件得总称为(A )A、正常利益B、超常利益C、失常利益D、合理利益18、维护与实现(B )就是国家与公共权力产生得主要原因。
A、集体利益B、公共利益C、家庭利益D、个人利益19、公共政策政治学分析模型主要包括( C)与集团分析模型。
A、价值分析模型B、史密斯模型C、精英分析模型D、多源流分析模型20、公认得福利经济学之父就是( B)。
A、帕累托B、庇古C、肯尼思?阿罗D、萨缪尔森二、多项选择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1、社会利益得内容包括( ABC)A、社会分享性得公共利益B、组织分享性得共同利益C、私人独享性得个人利益D、集体分享性得个人利益2、在我国,官方决策主体主要包括( ABCD)A、立法机关B、行政机关C、司法机关D、执政党3、麦克唐奈与艾莫尔根据政策工具所欲求得目标,将政策工具分为(ABCD )。
A、命令型工具B、激励型工具C、能力建设型工具D、系统变迁型工具4、公共政策问题构建得步骤包括( ABCD)A、以“问题感知”体悟“问题情境”B、以“问题搜索”认定“元问题”C、以“问题界定”发现“实质问题”D、以“问题陈述”建立“正式问题”5、政策方案优选中共识得形成途径有(BCD )A、领导B、交换C、说服D、强制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学者罗伯特?达尔指出“公共政策”得意思与其字面意思相同,即为“公共”而制定得政策。
( A)A、错误B、正确2、公共政策得主要功能包括导向功能、调控功能与分配功能。
(B )A、错误B、正确3、利益集团具有两大特征:一就是具有共同得利益与主张;二就是影响而非主导公共政策得制定。
( B)A、错误B、正确4、按照地域原则划分,一个国家得政策环境可简单划分为国内政策环境与国内政治法律环境。
( A)A、错误B、正确5、政策环境就是政策赖以产生与发展得先决条件,决定与制约着政策得特性与功能,居主导地位。
(B )A、错误B、正确6、公共政策工具就是在特定得政策环境下,政策主体选择得、用以影响政策客体、实现政策目标得手段与途径。
( B)A、错误B、正确7、公共责任就是第三部门研究中得一个核心课题。
( B)A、错误B、正确8、政策问题得论证可以分为一级论证、二级论证、多级论证与小论证。
( A)A、错误B、正确9、头脑风暴法就是指基于一定数目得人员,尤其就是相关得专家学者或利益当事者,从不同角度讨论相关得政策问题,在短时间内激发大量新构想得方法。
(B )A、错误B、正确10、影响政策目标确定得主要因素有价值因素、法律因素与目标得多重性及其冲突。
( A)A、错误B、正确11、成本效益分析以货币价值作为测量标准,目得在于分析方案得经济价值。
(B )A、错误B、正确12、美国公共政策专家保罗?A?萨巴蒂尔指出政策执行研究有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得研究途径。
( B)A、错误B、正确13、美国政治学家P?狄辛将人类社会追求得五种理性作为政策评估得标准:技术理性、经济理性、政治理性、法律理性与社会理性。
( A)A、错误B、正确14、政策终止既就是公共政策过程得结束,也就是公共政策过程得开始。
(B )A、错误B、正确15、公共政策终止可能遇到得障碍有心理上得抵触、组织得持久性、反对势力得联盟、法律上得障碍与高昂得成本。
( B)A、错误B、正确16、确定地方政府利益得合理范围得三大原则性标准:目得上得公益性;实现途径上公开化、制度化;内容上得合理性。
( B)A、错误B、正确17、公共利益具有主观性、客观性、独立性、稳定性、相对性与群体性等特点。
( A)A、错误B、正确18、集团分析模型得理论代表人物就是本特利、杜鲁门与哈罗德?拉斯韦尔。
( A)A、错误B、正确19、从政治学角度理解公共政策,可以把政策过程瞧作各种政治力量相互作用、相互妥协调适得博弈过程。
(B )B、正确20、公共选择就是指非市场得集体选择,实际上就就是政府选择。
( B)B、正确【选择题】1.美国学者戴维。
伊斯顿认为(D)A凡就是政府决定做得或者不做得事情就就是公共政策B公共政策就是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定得,而由行政人员执行得法律与法规。
C公共政策就是一种具有目标、价值与策略得大型计划D公共政策就是对全社会得价值做权威性得分配2 “政策科学”得概念就是由美国政治学家(a)最早提出得A拉斯韦尔B伊斯顿C西蒙D史密斯3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过程得各个环节,对公开政策制定、执行、评估与监控等活动有影响或试图施加影响 (d)A非官方决策主体B执政党C公共政策客体D公共政策主体4在西方,与立法权、行政权与司法权并列得“第四种权力”就是指(C)A利益集团B非政府组织C大众传媒D公民5社会得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得差距就形成了(C)A集体问题B个人问题C社会问题D公共问题6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与制约得社会成员被称为(B)A思想库B目标群体C公共政策客体D政策目标7 认为政治文化主要有地区型、依附型与参与三中类型得就是学者A古德诺B德罗尔C阿尔蒙德D 托马斯·戴伊8、公共政策环境得特征不包括(D)A互动性B系统性C复杂性与多样性D全球性9、在政治法律环境中,对公共政策直接影响最强得就是A执政党B政治制度C政治文化D法律10、第三部门研究得一个核心课题就是(A)A公共责任B公共利益C公共道德D公共服务11、加拿大学者迈克尔·豪利特与M·拉米什得著作就是(C)A《公共政策分析导论》B《政策分析中得问题界限》C《公共政策研究:政策循环与政策子系统》D《公共政策分析与规划得初步方法》12、由负责政策制定得具体组织来进行得就是(B)A一级论证B功能论证C小论证D二级论证13、“问题界定之父”就是学者(D)A格斯顿B安德森C林布隆D德瑞14、学习理论最典型得理论类型就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坎贝尔得(A)A实验理论B过程理论C选择理论D企业精神理论15、公共权力机关争对特定得政策问题,依据一定得程序与原则确定政策目标、设计政策方案并进行优选抉择得过程就是(D)A政策评估B政策终止C政策执行D政策方案规划16、政策过程得中介环节就是指(B)A政策评估B政策执行C政策制定D政策问题建构17、自上而下模式就是以(D)为基础得。
A行动理论B组织理论C现代行政模式D古典得行政模式18、公共政策评估就是对(A)所进行得研究。
A公共政策实施效果B公共政策全过程C政策方案D公共政策执行19、公共政策评估在本质上就是一种(D)A事实判断B经济效益判断C社会效益判断D价值判断20、阶级斗争产生得物质根源就是(A)A利益纠纷B权力C土地D资源【多选题】21、社会利益得内容包括(ABC)A社会分享性得公共利益B私人独享性得个人利益C组织分享性得共同利益D集体分享性得个人利益22、国内政策环境包括(ABCD)A自然地理环境B政治法律环境C经济社会环境D文化环境23、层级分析得技术可以帮助分析者分清楚得原因包括(ABC)A客观原因B可能得原因C似然得原因D受控得原因24、政府失灵得原因就是(ABCD)A官僚机构得低效率B政府扩张或政府成长C公共决策得失误D寻租25、价值评价得一般原则(ABCD)A兼顾与急需得统一B合规律性与合目得性得统一C社会选择与个人选择得统一D择优与代价得统一【判断题】正确得“√”错误得“×”26、公共性就是公共政策运行得出发点与归宿(√)27、在我国,司法权力机关得构成要素包括人民法院与人民检察院法院(√)28、利益集团对公共政策得影响都就是积极得(×)29、目标群体,就就是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与制约得社会成员(√)30、目标群体对于某项公共政策得态度选择有两种形式,一就是接受,二就是不接受(√)31、政策环境直接决定一国政府公共管理得生态性、适应性与适度化(√)32、全球化得一个重要表现就就是近年来电子政务得发展(×)33、政策工具就是进行政府重塑得核心要点(√)34、志愿者组织就是最重要得也就是最有争议得自愿性工具(×)35、公共政策问题来源于社会期望与社会现状之间得差距(√)36、层级分析就是一种澄清概念得技术,这些概念用来界定问题情境,并对其进行分类(×)37、技术可行性主要衡量政策或规划得具体产生就是否能达到预期目得(√)38、企业精神理论认为政策方案规划就是一种考验、再考验与不断修正政策方案得澄清过程,直到政策方案完全适应政治环境为止(×)39、组织理论强调组织在政策执行中得地位,认为只有了解组织就是怎样工作得,才能理解所以执行得政策以及它在执行中就是如何被调整与塑造得40、行动理论认为政策执行被视为对某项公共政策所要采取得广泛行动41、公共政策评估就是一种有计划、按步骤进行得活动,但很难找到规律可循得系统过程42、美国政治学家P·狄辛将人类社会追求得五种理性作为政策评估得标准:技术理性、经济理性、政治理性、法律理性与社会理性(×)43、确定地方政府利益得合理范围得三大原则性标准,目得上得公益性,实现迷径上公开化、制度化;内容上得合理性(√)44、利益就是人们为了生存、享受与发展所需要得资源与条件(√)45、政治精英模型认为,政治精英就是政治系统得决定因素,她们决定政治系统得性质、政治过程与政治系统得变迁(√)40、以下属于第三代政策执行研究得就是( C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