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检验专业《医学统计学》习题集

检验专业《医学统计学》习题集

检验专业《医学统计学》习题集第一章医学统计中的基本概念一、名词解释1、总体:2、样本:3、变量:4、概率:5、数值变量资料:6、分类变量资料:7、等级资料:8、统计推断:二、选择题1. 医学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A. 医学中的小概率事件B. 各种类型的数据C. 动物和人的本质D. 疾病的预防与治疗E.有变异的医学事件2. 用样本推论总体,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指的是A.总体中最容易获得的部分个体B.在总体中随意抽取任意个体C.挑选总体中的有代表性的部分个体D.用配对方法抽取的部分个体E.依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的部分个体3. 下列观测结果属于等级资料的是A.收缩压测量值B.脉搏数C.住院天数D.病情程度E.四种血型4. 随机误差指的是A. 测量不准引起的误差B. 由操作失误引起的误差C. 选择样本不当引起的误差D. 选择总体不当引起的误差E. 由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5. 收集资料不可避免的误差是A. 随机误差B. 系统误差C. 过失误差D. 记录误差E.仪器故障误差6. 医学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有:A、研究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B、计量资料、计数资料、等级资料和统计推断C、研究设计、统计分析、统计描述、统计推断D、选择对象、计算均数、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E、整理分析、计算均数、标准误、标准差7.概率P=0,则表示:A.某事件必然发生B.某事件必然不发生C.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D.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大E.以上均不对8.将计量资料制作成频数表的过程,属于统计工作哪个基本步骤:A.统计设计B.收集资料C.整理资料D.分析资料E.以上均不对9.下列的变量中是分类变量的是:A.身高B.体重C.年龄D.血型E.血压10.下列变量中是数值变量的是:A.性别B.年龄C. 血型D.职业E.疗效11.随机事件的概率是:A. P=0B. P=1C. P=-0.5D.-0.5﹤P<0.5E.0﹤P<112.用样本作推断,样本应是:A.总体中典型的一部分B. 总体中任一部分C. 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D. 总体中按比例分配的一部分E. 总体中信息明确的一部分13.某种新疗法治疗某病患者41人,治疗结果如下:治疗结果治愈显效好转恶化死亡治疗人数82363 1 该资料的类型是:A. 数值变量资料B.计量资料C. 无序分类资料D.有序分类资料E.以上都不是三、填空题1、医学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医学统计资料的来源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为统计分析的原始资料,一般应满足_______性、________性和____________性要求。

4、统计分析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方面的内容。

四、简答题1.常见的三类误差是什么?应采取什么措施和方法加以控制?2.抽样中要求每一个样本应该具有哪三性?3.什么是两个样本之间的可比性?第二章集中趋势的统计描述一、选择题1. 某医学资料数据大的一端没有确定数值,描述其集中趋势适用的统计指标是P百分位数A. 中位数 B. 几何均数 C. 均数 D.95E. 频数分布2. 算术均数与中位数相比,其特点是A.不易受极端值的影响B.能充分利用数据的信息C.抽样误差较大D.更适用于偏态分布资料E.更适用于分布不明确资料3. 一组原始数据呈正偏态分布,其数据的特点是A. 数值离散度较小B. 数值离散度较大C. 数值分布偏向较大一侧D. 数值分布偏向较小一侧E. 数值分布不均匀4. 将一组计量资料整理成频数表的主要目的是A.化为计数资料 B. 便于计算C. 形象描述数据的特点D. 为了能够更精确地检验E. 提供数据和描述数据的分布特征5. 6人接种流感疫苗一个月后测定抗体滴度为1:20、1:40、1:80、1:80、1:160、1:320,求平均滴度应选用的指标是A. 均数B. 几何均数C. 中位数D. 百分位数E. 倒数的均数6.计量资料频数表组段数的确定:A、越多越好B、越少越好C、与样本含量n的大小有关D、与样本含量n 的大小无关E、样本含量大时组段数少些更好7.计量资料分析中,计算算术均数一般应要求资料:A、服从任意分布B、服从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C、服从极度偏态分布D、有超限值数据E、无超限值数据8.某厂发生食物中毒,9名患者潜伏期分别为:16、2、6、3、30、2、lO、2、24+(小时),问该食物中毒的平均潜伏期为多少小时?A. 5B. 5.5C. 6D. lOE. 129.编制频数表时错误的做法是:A、找出最大值和最小值,计算极差B、定组距,常用等组距,一般分8-15组为宜C、写组段时可重叠,如“2~4,4~6 …”D、用划计法计频数E、第一个组段应包括最小值,最后一个组段应包括最大值10.某计量资料的分布性质未明,要计算集中趋势指标,宜选择:A.X—B. GC. MD. SE. CV二、计算与分析1. 现测得10名乳腺癌患者化疗后血液尿素氮的含量(mmol/L)分别为3.43,2.96,4.43,3.03,4.53,5.25,5.64,3.82,4.28,5.25,试计算其均数和中位数。

2. 某地100例30-40岁健康男子血清总胆固醇值(mg/dl)测定结果如下:202 165 199 234 200 213 155 168 189 170 188 168 184 147 219 174 130 183 178 174 228 156 171 199 185 195 230 232 191 210 195 165 178 172 124 150 211 177 184 149 159 149 160 142 210 142 185 146 223 176 241 164 197 174 172 189 174 173 205 224 221 184 177 161 192 181 175 178 172 136 222 113 161 131 170 138 248 153 165 182 234 161 169 221 147 209 207 164 147 210 182 183 206 209 201 149 174 253 252 156(1)编制频数分布表并画出直方图;(2)根据频数表计算均值和中位数,并说明用哪一个指标比较合适;(3)计算百分位数5P 、25P 、75P 和95P 。

3. 测得10名肝癌病人与16名正常人的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滴度如下表,试分别计算它们的平均滴度。

肝癌病人与正常人的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滴度滴度倒数 正常人数 肝癌病人数 87116 5 2 32 1 3 64 3 2 128 0 1 256 01第三章 离散程度的统计描述一、选择题1. 变异系数主要用于A .比较不同计量指标的变异程度 B. 衡量正态分布的变异程度 C. 衡量测量的准确度D. 衡量偏态分布的变异程度E. 衡量样本抽样误差的大小2. 对于近似正态分布的资料,描述其变异程度应选用的指标是 A. 变异系数 B. 离均差平方和 C. 极差 D. 四分位数间距 E. 标准差3. 某项指标95%医学参考值范围表示的是A. 检测指标在此范围,判断“异常”正确的概率大于或等于95%B. 检测指标在此范围,判断“正常”正确的概率大于或等于95%C. 在“异常”总体中有95%的人在此范围之外D. 在“正常”总体中有95%的人在此范围E. 检测指标若超出此范围,则有95%的把握说明诊断对象为“异常” 4.应用百分位数法估计参考值范围的条件是A .数据服从正态分布B .数据服从偏态分布C .有大样本数据D .数据服从对称分布E .数据变异不能太大5.已知动脉硬化患者载脂蛋白B 的含量(mg/dl)呈明显偏态分布,描述其个体差异的统计指标应使用 A .全距 B .标准差 C .变异系数 D .方差 E .四分位数间距6.标准差越大的意义,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A.观察个体之间变异越大B.观察个体之间变异越小C.样本的抽样误差可能越大D.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可能越差E.以上均不对7.正态分布曲线下横轴上,从μ到μ+2.58σ的面积占曲线下总面积的百分之A.99 B.95 C.47.5 D.49.5 E.908.正态分布是以A t值为中心的频数分布B参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C变量为中心的频数分布D观察例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E.均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9.描述资料的变异程度时,最宽的范围是:A.均数±标准差B.极差C.四分位数间距D.95%的参考值范围E.P5~P95间距10.比较20头河马体重和20只小白鼠体重两组数据变异程度大小宜采用:A.极差B.方差C.标准差D.变异系数E.四分位数间距11.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程度时,适宜的统计量是:A.极差B.方差C.标准差D.变异系数E.四分位数间距12.比较12岁男孩和18岁男子身高变异程度大小,宜采用的指标是:A.全距B.标准差C.方差D.变异系数E.极差13.正态曲线下总面积为:A.95%B.99%C.50%D.1%E.100%14.关于标准正态分布曲线下的面积,错误的是:A. -1.96到1.96间曲线下面积是95%B. 1.96到2.58间曲线下面积是2%C.大于1.645的曲线下面积是2.5%D.-1.96到-1.645间曲线下面积是2.5%E. 大于1.96的曲线下面积是2.5%二、填空题1、两组资料均数相差较大,单位相同时,最好选用_______描述变异程度的大小。

2、要对比身高和体重变异度的大小,最好选用____________。

第四章抽样误差与假设检验一、选择题1. 样本均数的标准误越小说明A. 观察个体的变异越小B. 观察个体的变异越大C. 抽样误差越大D. 由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越小E. 由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越大2. 抽样误差产生的原因是A. 样本不是随机抽取B. 测量不准确C. 资料不是正态分布D. 个体差异E. 统计指标选择不当3. 对于正偏态分布的的总体, 当样本足够大时, 样本均数的分布近似为A. 正偏态分布B. 负偏态分布C. 正态分布D. t分布E. 标准正态分布4. 假设检验的目的是A. 检验参数估计的准确度B. 检验样本统计量是否不同C. 检验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是否不同D. 检验总体参数是否不同E. 检验样本的P值是否为小概率5. 根据样本资料算得健康成人白细胞计数的95%可信区间为7.2×109/L~9.1×109/L,其含义是A. 估计总体中有95%的观察值在此范围内B. 总体均数在该区间的概率为95%C. 样本中有95%的观察值在此范围内D. 该区间包含样本均数的可能性为95%E. 该区间包含总体均数的可能性为95%6.当样本含量增大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标准差会变小B. 样本均数标准误会变小C. 均数标准误会变大D.标准差会变大E. 以上都不对7.区间X 2.58S-x的含义是A.99%的总体均数在此范围内B.样本均数的99%可信区间C.99%的样本均数在此范围内D.总体均数的99%可信区间E. 以上都不对8.通常可采用以下那种方法来减小抽样误差A.减小样本标准差B.减小样本量C.扩大样本量 D. 增大样本标准差E.以上都不对9.确定正常人的某项指标的正常范围时,调查对象是A.从未患过病的人B.排除影响研究指标的疾病和因素的人C.只患过轻微疾病,但不影响被研究指标的人D.排除了患过某病或接触过某因素的人E.以上都不是10.同一总体的两个样本中,以下哪种指标值小的其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更可靠?A.S-xB.SC.X—D.CVE.S211.在一项抽样研究中,当样本量逐渐增大时A. 标准差逐渐减少B. 标准误逐渐减少C. 标准差逐渐增大D. 标准误逐渐增大E. 标准差和标准误都逐渐增大12. 标准差与标准误的关系是:A.两者相等B.后者大于前者C.前者大于后者D.不一定E. 随样本例数不同13. 在同一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含量为n的样本,理论上有95%的总体均数在何者范围内A.均数加减1.96倍的标准差B.均数加减2.58倍的标准差C.均数加减1.96倍的标准误D.均数加减2.58倍的标准误E.以上都不对14.标准差越大的意义,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A.观察个体之间变异越大B.观察个体之间变异越小C.样本的抽样误差可能越大D.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可能越差E.以上均不对15.均数与标准差之间的关系是A.标准差越大,均数代表性越大B.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小C.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小D.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大E.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大16.抽样误差是由_______引起A.计算引起 B.测量引起 C.抽样引起D.采样结果不准引起E.试剂、仪器未经校正引起二、计算与分析1.为了解某地区小学生血红蛋白含量的平均水平,现随机抽取该地小学生450人,算得其血红蛋白平均数为101.4g/L,标准差为1.5g/L,试计算该地小学生血红蛋白平均数的95%可信区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