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军队改革走精兵强国之路
为了将有限的国防经费用在最需要的地方,一切向打仗聚焦,提高军队打赢现代战争的能力,杜绝为了局部利益因人设事,使军队机构臃肿、跑题,特提出以下建议仅供参考:
一、尽快按战役方向划分成立四大战区,陆、海、空、二炮、信息网络部队组成模块,联合办公、联勤保障、协同作战,确保战力最强;
二、根据现代战争需求及时调整军种、兵种结构,官兵比例、现役与文职人员比例。
适当增加海军、空军、二炮、电子信息、网络、空天高科技部队的编制数;加强陆基、空基、海基核力量储备及核威慑力;增强近程、中程、远程、高空、中空、低空全方位、全天候的精确打击能力;加强军队现代装备监造、使用、管理的骨干队伍建设;军队的军种、兵种结构随时根据现代战争的发展需要作出调整。
三、精简、裁撤非战斗人员、机构:
1、只保留军事五项运动队,其它运动队交流地方;文艺演出等单位只保留总政、海政、空政、二炮、武警文工团、八一电影制片厂、军事博物馆、解放军报社(含军队文学、艺术创作中心),一般为副师编制,文工团演员50%为战士、士官,由解放军政治学院艺术系培养和进修,不再从地方特招入伍。
各战区级政治部文化部可成立战士业余演出队,军队演员不得参与地方选秀、代
言、走穴演出。
2、除北京总部、战区所在地外,其它城市原则上只保留一所军队医院,病员以各军种军人为主,军队医院不得做广告揽地方病员。
3、正师(含)及技术4级(含)以下离退休干部退休供养经费由总后列支,交由地方民政系统干休所保障,副军及技术3级以上离退休干部由主要是军队文职人员组成的干休所保障。
4、撤销县、区级人武部,房产移交地方民政部门,地方区县民政部门成立征兵科,与军分区征兵部门协调做好征兵工作。
保留军分区和省军区,师、军级架构不变,军分区现役军人编制18人,省军区40人,其它根据需要可聘用文职人员,负责国防动员、教育、抗洪救灾、人防、军交设施管理、战时物资采购与投送,联合民政系统和人社系统做好士兵、士官、军官的征召、退役、转业安置、抚恤工作,参与国防预备役人员的征招、训练和管理。
5、充分论证,最大程度地减少军委总部及战区指挥机关的层次和军官编制数,力求指挥顺畅、扁平、快速、高效。
6、精简、裁撤军队院校:由87所精简到40所,甚至更少,原则上大的兵种保留一所指挥院校和一所技术院校,小的兵种可以合二为一,对高技术部队的兵种可以有一所指挥院校和多所技术院校组成,为便于推进改革,总参统一接管原隶属于各军种和各大部的院校,成立总参院校部,院校行政干部、示范教官60%可
从各战区、各军种基层部队中调配,对目前庞大、功能重复雷同的院校整合笔者提出以下建议:(1)南京陆院、石家庄陆院、陆军军官学院、特种作战学院、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南昌陆院、边防学院、整合成一所陆军高级指挥学院和二所陆军军官、士官学院;(2)信息工程大学、国防信息学院、电子工程学院、重庆通信学院、西安通信学院、空军大连通信士官学校整合成国防电子信息学院、通信指挥与工程学院;(3)国际关系学院和外国语学院合并;(4)后勤学院、后勤工程学院、军事经济学院、军事交通学院、镇江船艇学院、蚌埠汽车士官学校整合成后勤指挥学院、后勤技术学院,后勤士官培训基地;(5)第二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白球恩医务士官学院、军事医学研究所合并成立两所军医大学(含军事医学研究中心);(6)防空兵学院、沈阳炮兵学院、南京炮兵学院合并为一所解放军炮兵学院;(7)南京政治学院、西安政治学院、艺术学院合并成一所政治学院,艺术学院为其中一个系;(8)海军工程大学、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合并;(9)空军工程大学、航空大学合并,预警学院、勤务学院合并;(10)装甲兵技术学院、装甲兵工程学院合并:(11)国防大学和军事科学院合并;成立新的国防大学(含一个军事科研中心和军事战略论证中心)。
院校合并,保留教学骨干、营区院落,只减少行政领导和机关行政、后勤人员,军民能够融合的专业给予撤消。
学院招生规模要精算,切实按照军队人员服役的实际需求确定,研究生以上
学历的技术干部要学有所用。
四、加强国防工业建设,提高地方从业人员的生活待遇和退休待遇,重奖科研有功人员。
在做好保密工作的前提下,军民融合,引进高技术人才,充实研发队伍。
利用地方最先进的制造、研发技术生产质量过硬、技术先进的武器装备。
扶持军工企业的造血能力,在资本市场上开启融资之门,帮助做好骨干军工企业运营中的资金保障。
在军事运输车辆上力争3-5年内大部分使用国产北汽、上汽、东风二汽等生产的车辆,既保证了国防运输车辆供应的安全,又发展振兴了民族汽车工业;在坦克、装甲车等重型装备制造上可以采用制造基础好的三一重工、中联重科、潍柴动力、徐工的技术和产能。
五、加强军队现代化发展的智库建设,借鉴外军经验、利用现代模拟计算、大数据技术,结合中国实际提出具有前瞻性、科学性的军队建设发展规划,5年一修订,重大决策充分论证,努力寻求民主集中制下的首长决策制;
六、加强军事情报、外军武器装备资料的收集和关键设备、技术的引进工作(目前要加强同具有较强军事装备制造能力,又同中国关系友好,经济上互补性强的国家的军事上的合作),引进国外军工人才、后来居上,弯道超车,用最短的时间通过模仿、改造、创新,赶上和超过先进国家武器装备的发展水平。
七、加强军队科研机构、试验基地建设,通过合并整合,改变小而散,出不了国际上认可的大的军事科研成果的状况。
奖励先进,
关心科研人员的生活,在北、上、广等大城市建设好生活基地,让科研人员安心、定心,增强献身国防事业的决心。
军事科研上不闭关自守,坐井观天,搞些低层次的、华而不实的东西,资金要向有实战效能、真正的高、精、尖的武器装备研发倾斜,向有重大科研成果的研发团队倾斜,建立清廉、务实、高水准的装备评估论证、采购定购队伍,努力提高武器装备的实战效能和高技术含量;
八、提高军队人员待遇,推进军官职业化建设和走精兵强国之路;
九、加大部队训练强度,提高掌握现代武器装备的能力;对高技术部队一些技术、指挥复合型人才即要关心其职务的升迁,又要关注部队技术骨干队伍的稳定,可以搞些职务、军衔高配,增加技术干部编制;对一些要求操作经验十分丰富的岗位,可以培养一批长期服役的技能型士官,必要时修订军官、士官服役条令,对特殊岗位的技术人才服役年限可延长3-5年。
十、与地方行将实施的延长退休年龄进行对接,在一些非战斗部队军官服役退休的年限可以延长两年,以减少退休军官的总量。
十一、盘活武器装备更新能力,适当出口二流装备,提高军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后劲。
十二、纯洁国防建设队伍,杜绝违规占房、贪污受贿、跑官买官等腐败行为的发生,军纪委要公布举报电话,展开巡视,加大对各种腐败行为的举报、查处力度。
十二、任人为贤,公平、公正地选用干部,不人为搞“将门虎子”
式的选拔用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