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组织学-第5章
一、组织结构概念的界定
(1)组织基本构成要素之间表现出来的关系状态
一、组织结构概念的界定
(2)组织内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组织结构概念的界定
(3)组织与环境间互动的产物
一、组织结构概念的界定
一言以蔽之
◦ 组织结构展现了组织里各个职位以及各个层次之间的 职权、责任和从属关系,这种关系可以决定成员如何 使用资源达成目标。
缺点
◦ (1)权威的有效性问题 ◦ (2)有效的协调问题 ◦ (3)搭便车问题
第二节 组织结构的类型
一、职能式结构 二、事业部式结构 三、矩阵式结构 四、网络式结构 五、团队式结构
五、团队式组织结构
含义
◦ 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相互合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 体,即由数名知识和技能互补,并且彼此承诺合作完 成一项共同目标的员工所组成的特殊群体。
◦ 既有高度稳定性,又有良好适应性
二、事业部式结构
缺点
◦ 总部与事业部之间
职能机构重叠,造成管理人员的浪费 管理与生产上的分工可能造成思想上的分歧
◦ 事业部间
各自为战,影响相互之间的合作 难以形成规模经济
事业部式结构适用于规模庞大、品种繁多、技术复杂的 大型企业,是国外较大的联合公司所采用的一种组织形 式,近几年我国一些大型企业集团或公司也引进了这种 组织结构形式。
❖ 而发达国家一般都在60%以上。
再分配——行政费用支出
❖ 中国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 25%以上 ❖ 日本是 2.38%、 英国为 4.19%、 韩国为5.06%、
法国为 6.5%、 加拿大为 7.1%、 美国为 9.9%。
点滴思考
❖ 1 政府爱财,取之有道
▪ 降低流转税比例——2010年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只占税收整 体的6.6%,而流转税的比重占税收收入的七成以上。
三、矩阵式组织结构
优点
◦ (1)任务明确; ◦ (2)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 (3)促进各类专业人员之间的相互学习和配合; ◦ (4)能适用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
缺点
◦ (1)人员受双重领导,容易产生职权冲突,部分人员 产生了双重忠贞问题;
◦ (2)人员变动大,给员工造成不安定的心理,可能影 响效率;
◦ (3)需要全新的、较高的管理和沟通技能。
第二节 组织结构的类型
一、职能式结构 二、事业部式结构 三、矩阵式结构 四、网络式结构 五、团队式结构
四、网络式组织结构
含义
◦ 是一种只有很精干的中心机构,以契约关系的建 立和维持为基础,依靠外部机构进行生产、交易 或其它重要业务经营活动的组织结构形式。
构形式。
诞生
◦ 矩阵(项目)组织始于美国航空及太空工业产品研 发策略所形成的弹性组织结构,是为了改进职能式 结构横向联系差、缺乏弹性的缺点而形成的一种组 织形式。
矩阵式组织结构图例
总部办公室
项目A 项目B 项目C 项目D
预算 员工 员工 员工 员工
人事 员工 员工 员工 员工
采购 员工 员工 员工 员工
◦ 实践: 罗斯福新政及二战后的“伞形”机构改革。
三、组织结构认识的演变
2、权变理论(20世纪中期-六七十年代)
◦ 组织结构必须与组织面临的各种偶然性因素相适应。 ◦ 这些偶然性因素包括:环境的改变和不确定性、对
技术和生产过程的要求、组织的规模、组织中的管 理人员及其力量同盟的战略决策等。
3、T.J.彼得斯(20世纪八九十年代)
含义
◦ 指组织按地区或产品类别分成若干个事业部,各个事业 部在组织宏观领导下,拥有完全的自主权,实行独立经 营、独立核算的部门。
地区事业部式结构图例
市场 澳洲
工程
总经理
采购
人事
北美洲
亚洲
非洲
人事
生产
会计
财务 欧洲
销售
产品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图例
总经理
研发部
财务部
人事部
采购部
台式机事业部 笔记本事业部
供框架;
第一节 组织结构概念
一、组织结构概念的界定 二、描述组织结构的关键要素 三、组织结构认识的演变
二、描述组织结构的关键性要素
行政组织是——? A. 自发存在的 B. 由合宪的机构或官员正式创立的
第一节 组织结构概念
一、组织结构概念的界定 二、描述组织结构的关键要素 三、组织结构认识的演变
◦ 1.按职能划分; ◦ 2.按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划分; ◦ 3.按地域或区域划分; ◦ 4.按管理对象划分; ◦ 5.按管理程度或流程划分;
一、职能式组织结构
优点
◦ (1)鼓励职能部门的规模经济 ◦ (2)鼓励员工提高技能
缺点
◦ (1)对外界环境反应较慢 ◦ (2)缺乏创新 ◦ (3)对组织目标认识有限
第二节 组织结构的类型
一、职能式结构 二、事业部式结构 三、矩阵式结构 四、网络式结构 五、团队式结构
二、事业部式结构
诞生
◦ 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的产物。 ◦ 最早是由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总裁斯隆于1924年提出,
故有“斯隆模型”之称,也叫“联邦分权化”,是一种 高度(层)集权下的分权管理体制。
小口径 = 税收/GDP = 17.5%
中口径 = (税收+社保基金收入) /GDP = 25.3%
大口径 = (税收+社保基金收入+土地出让金+ 收费+罚款+摊派+其他) /GDP > 30%
初分配——宏观税负份额
按照OECD统计口径计算,2007年美国、日本、德 国、法国宏观税负分别为27.9%、28.3%、36.0%、 43.5%。按此标准,2009年我国宏观税负为21.7% ,比上述国家均低。
1:28
1:256
1:122
赋税比重
◦ 《福布斯》杂志从2005年开始每两年进行一次全球税 收痛苦指数排名,中国两次被排在第二位,成为在税 收方面仅次于法国的最“痛苦”国家。
中国官方正面回击
我国税负 到底 重不重???
初分配
宏观税负份额 劳动者工资份额
再分配
民生支出比例 行政性支出比例
初分配——宏观税负份额
二、事业部式结构
超事业部式结构
◦ 又叫“执行部制”,它是在组织最高管理 层和各个事业部之间增加了一级管理机构, 负责管辖和协调所属各个事业部的活动, 使领导方式在分权的基础上又适当的集中。
超事业部式结构是在事业部制的基础上,由20世纪 70年代美国和日本的一些大公司创造的一种新的组 织结构形式。
◦ 批判和远离传统的官僚化和机械式结构,倾向于更 灵活、更具有有机性、松散的、非正式的结构。
◦ 实践:
从私人领域的公司大规模裁员到公共领域的裁员,减少联邦 雇员的数量,尤其是监督人员和中层管理人员的数量,减少 一半左右的机构规则。
专题:
官民比重
官民比
美国 1:12
法国 1:12
日本 中国(狭) 中国(广)
◦ 组织结构(organizational structure)是表 明组织各部分排列顺序、空间位置、聚散状态 、联系方式以及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模 式,是整个管理系统的“框架”。
一、组织结构概念的界定
2、基本功能
◦ 帮助产生输出并达到组织目标; ◦ 弱化个体差异对组织的影响; ◦ 为组织运用权力、做出决定和进行活动提
5.1
• 组织 结构 概念
5.2
• 组织 结构 类型
5.3
• 组织 结构 关系
5.4
• 组织 结构 设计
第一节 组织结构概念
一、组织结构概念的界定 二、描述组织结构的关键要素 三、组织结构认识的演变
一、组织结构概念的界定
1、含义
◦ (1)组织基本构成要素之间表现出来的关系 状态
◦ (2)组织内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 (3)组织与周围环境之间互动的产物
公共工程 员工 员工 员工 员工
卫生 员工 员工 员工 员工
三、矩阵式组织结构
特点
◦ 临时性,动态性; ◦ 高度开放性; ◦ 任务型;
适用
◦ 矩阵结构适用于一些重大攻关项目。特别适用于以 开发与实验为主的单位,例如科学研究,尤其是应 用性研究单位等。
◦ 全球性矩阵式组织结构已在全球性大企业如ABB、 杜邦、雀巢、菲利普·莫里斯等组织中进行运作。
第五章 行政组织结构
本章内容
5.1
• 组织 结构 概念
5 关系
5.4
• 组织 结构 设计
引言
引言
任何组织都有一定的结构,优良的结构是行 政组织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结构关系是组织理论家和实际管理者研究与考虑 的基本对象。
——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
本章内容
打印机事业部
生产部
生产部
生产部
销售部
销售部
销售部
客服部
客服部
客服部
二、事业部式结构
优点
◦ 高层
组织高层可摆脱日常事务,集中精力考虑全局问题 有利于培养和训练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 事业部内部
事业部独立核算,有利于发挥积极性 有利于事业部内部的合作与协调
◦ 事业部之间
事业部间的竞争为组织发展提供动力和活力
类型
五、团队式组织结构
五、团队式组织结构
优点
◦ (1)保持了职能式结构的优点; ◦ (2)消除了部门间的障碍; ◦ (3)决策更迅速; ◦ (4)利于提升员工士气;
缺点
◦ (1)员工存在双重忠诚的问题; ◦ (2)过度分权化; ◦ (3)成员对组织整体目标认识模糊
第二节 组织结构的类型
一、职能式结构 二、事业部式结构 三、矩阵式结构 四、网络式结构 五、团队式结构
一、职能式组织结构
理论渊源 ◦ 1.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 2.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 3.古利克、厄威克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