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的分类PPT课件
-
12
(二)内部动力机制
1、高等教育系统的分化与重组 2、学科分化 3、高校之间的竞争
-
13
四、分类标准及指标体系设计开,着眼于 从输入的视角来设计 (二)坚持从政府、社会和高校的需求出发,运 用多元分类视角来设计 (三)坚持多维分类与模块组合相结合,使高校 分类具有开放性、弹性和互动性 (四)坚持系统设计与简洁明了相结合,使高校 分类标准与指标容易理解
在分层上,我国高校划分为高等培训学校、专科基本 型学校、本科大学级高校、大学硕士级高校、大学博 士级高校、教学科研型高校、研究型高校
-
10
(二)台湾地区
杨国赐、王如哲关于台湾高校的分类建议
-
11
三、高等教育分类的动力机制
(一)外部动力机制
1、社会分工的发展 2、产业结构的差异 3、科学技术的发展
重点大学分为副部长级大学、“985工程”大学 、“211工程”大学 (3)新世纪以来高职(专科)院校的分层。
职业类高校分为示范性高职、一般性高职
-
5
(二)台湾地区
“双轨制”体系: 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并行
台湾地区的大学分为四类: 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型、新设大学
-
6
二、中国高等教育分类理论与方法
-
8
周长春
高校分类分层的理论依据: 系统论、普通逻辑学、教育结构学、高等教育结构学
高校分层的核心依据:学术水平 基础性研究的学术水平、综合研究的学术水平、教学 与教学研究的学术水平、应用研究的学术水平、服务 的学术水平
-
9
在分类上,高等教育分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又分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
(一)大陆地区
学者的分类方案
潘懋元教授以人才培养类型和层次为依据。 (1)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2)多科性或单科性专业型大学或学院。 (3)多科性或单科性职业技术型或技能型 专科学校或学院。
-
7
陈厚丰 (1)以办学经费为依据,高校分为公立高校和 民办高校两类。 (2)以办学导向为依据,将民办高校划分为盈 利性民办高校和非盈利性民办高校。 (3)以社会职能为依据,将高校分为研究型、 教学科研型、教学型和应用型四类。 (4)以学科(专业)覆盖面及内在联系为依据, 将高校分为综合类、多科类、单科类三类。 (4)以招生范围和服务面向为依据,将高校划 分为全国性、区域性、社区性三个层次。
-
14
END!
——THANKS!
-
15
中国大学的分类
《高等教育分类的理论逻辑与制度框架研究》 陈厚丰著
-
1
一、中国高等教育分类制度 二、中国高等教育分类理论与方法 三、高等教育分类的动力机制 四、分类标准及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2
一、中国高等教育分类制度
(一)大陆地区
1、教育统计分类
(1)办学形式的分类。 高等教育分为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 高校分为普通高校、成人高校
(4)学科专业的分类。 普通高校分为综合大学、理工院校、艺术院校、师 范院校等12类。 适应计划经济时代高校“分科类设置”
-
4
2、政府的分类制度及政策
(1)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传统高校的分层。 是否为重点大学,高校分为重点高校、一般高校 全国重点大学、省(区、市)重点大学、一般本
科院校、专科院校 (2)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重点大学的分层。
(2)教育层次的分级。 高等教育学生分为研究生、普通本专科
生、成人本专科生、网络本专科生等层次; 普通高校分为大学和专门学院、高职
(高专)院校或本科院校、专科院校等层次
-
3
(3)举办主体的分类。 高校分为公办高校、民办高校; 公办高校分为中央部委院校和地方部委院校两类; 民办高校分为普通高校、独立学院、成人高校和民 办的其他高等教育机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