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项目成品保护措施

项目成品保护措施

江西星火有机硅厂12万吨下游产品项目EPC质量管理文件成品保护控制措施(试行版)编制人:校核人:批准人:中蓝连海设计研究院江西星火项目部2010年11月目录1. 成品保护管理1.1成品保护管理要素1.3成品保护管理责任1.4成品保护组织措施1.5成品保护的实施方法1.6 成品保护基本原则2. 安装工程中的成品保护措施2.1管道、设备系统成品保护措施2.2电气、仪表系统成品保护措施2.3暖通安装工程成品保护措施2.4给排水安装工程成品保护措施3. 土建结构施工期间成品保护3.1模板的成品保护3.2 钢筋的成品保护3.3 混凝土的成品保护3.4水电预埋(留)管线、孔洞的成品保护3.5防水层的成品保护3.6测量放线的成品保护3.7回填土工程的成品保护3.8工地材料管理的成品保护4. 装修装饰施工期间成品保护4.1地面的成品保护4.2墙面(抹灰、乳胶漆、厕所釉面砖等)的成品保护4.3顶棚(矿棉吸声板或铝合金吸声板)的成品保护4.4木门、铝合金门(包括防火门)的成品保护4.5屋顶的成品保护4.6厕所防水的成品保护4.7卫生洁具的成品保护4.8其他建筑附属设备的成品保护5. 钢结构成品保护措施5.1钢构件的堆放5.2钢构件的包装5.3运输过程中成品保护措施5.4安装过程的成品保护5.5钢构后期的成品保护6. 道面混凝土成品保护措施7. 成品保护工作的“六防一维护”1.成品保护管理1.1成品保护管理要素成品保护是贯穿施工全过程的关键性工作,作好成品保护工作可以使已经完成的工序分项工程顺利的转入后续工序,从而为单位工程的最终验收和交付创造良好的条件。

完成的精品还没到交工前就遭到损坏,这会造成极大资源浪费。

本工程项目现场施工单位多、人员多,专业工种交叉作业繁杂,总工期紧迫,工作面重叠,对成品的保护有很大难度,因此提高工程的成品保护意识至关重要。

成品保护是工程质量管理、项目成本控制和现场文明施工的重要内容,制定保护成品计划措施,我项目部参加施工管理的全体人员都有保护成品责任。

成品保护工作的责任人为项目经理,具体有质量经理贯彻落实,分包单位的施工全过程具体实施人为技术负责人、安全员、质检员、材料员和各工种工长。

1.2成品保护阶段管理根据下游项目的特点,我项目部计划实施的成品保护工作主要分三个阶段:A.材料、设备进场阶段B.分项、分部工程工序施工阶段C.单位工程完成最终检验竣工交付阶段1.2.1 材料、设备进场阶段,材料、设备卸车后如进仓库,按甲方有关仓库规定管理,如进入施工场地,必须有可靠的成品保护措施。

1.2.2 分部工程工序施工阶段,各作业班组长在对操作者进行技术交底时,必须对操作者提出成品保护的要求。

工序转序联检时,其检查的内容应包括成品保护。

1.2.3 分项工程施工阶段,专业工长要有针对性的提出成品保护措施,并组织实施,质量检察员对实施效果进行实地考核。

1.2.4单位工程完成最终检验竣工交付阶段,实行现场成品保护巡查制度,如果保护措施未达到预期效果,质量经理组织相关人员分析原因,并采取补救措施。

1.3成品保护管理责任1.3.1 现场材料保护责任由甲方或总包供应统一供应的材料、半成品、设备进场移交分包后,由分包项目经理部材料员负责保管,由分包项目经理部发送到各班组的材料、半成品、设备,由各施工班组负责保管、使用。

由甲方供应提前到工地的材料或设备进入进入甲方仓库;由总包供应提前到工地的材料或设备进入进入总包仓库。

1.3.2 施工阶段成品保护责任总包和分包单位要设立专门的成品保护班组,直接由总包或分包项目经理领导,人员数量根据形象进度情况随时调整,保证工程成品保护处于受控范围内。

1.3.3 收尾、竣工阶段的成品保护责任收尾、竣工阶段的成品保护工作尤为重要,这一阶段主要的成品保护的责任单位是分包单位。

在工程收尾阶段,各专业分包单位在进入施工作业面时必须持有分包项目经理部签发的“作业申请单”(按照常规工程作法)方能够进入作业,否则成品保护员有权拒绝进入作业。

1.3.4 工序交接责任上道工序与下道工序(主要指不同分包单位间的工序交接)要办理交接手续。

交接工作在总包质量经理的协调下有序进行,责任工程师要把交接情况记录在施工日记中。

分包施工人员在进行本道工序施工时,如需要碰到其它分包单位的成品时,必须以书面形式上报总包项目经理部,总包项目经理部与相关分包协调后,原分包单位协助施工,待施工完成后,作业的分包单位负责恢复其成品。

1.3.5 成品保护技术交底责任分包项目经理部技术负责人对专业工程师进行成品保护交底,各专业责任工程师对各操作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及成品保护工作交底。

1.4成品保护组织措施根据本工程各分段施工的实际情况,由于工期较紧,工序繁杂,各工种交叉频繁,对于成品和半成品,通常容易出现二次污染和损坏,直接影响整体工程质量。

因此必须加强成品保护,针对分项工程和单位工程施工全过程的成品保护制定以下措施:1.4.1 设立总包成品保护领导小组,总包和分包要设专人负责成品保护工作。

1.4.2 制定正确的施工顺序:制定重要区域或设备的施工工序流程,将各专业工序相互协调,排出一个空间的工序流程表,各专业工序均按此流程进行有序施工,根据施工流程安排的工作内容完成时间,严格控制工作面的人流量,如不符合流程时间的工种一律不准随意进入其他施工区。

严禁任何违反施工程序的作法。

1.4.3 作好工序标识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对易受污染、破坏的成品、半成品标识“正在施工,注意保护”的标牌。

1.4.4 工序交接采用书面形式由双方签字认可,由下道工序作业人员和成品保护负责人(或质量经理)同时签字确认,并保存工序交接书面材料,下道工序作业人员对防止成品的污染、损坏或丢失负直接责任,成品保护专人对成品保护负监督、检查责任。

1.4.5 所有的工艺管道系统试压、吹扫、设备单机试车时,要有具体成品保护方案,防止对管道、设备产生二次污染。

1.4.6 分生产装置区域设专人负责成品保护,生产厂家现场服务、巡视检查、施工操作人员凭许可证进入施工区域,并在入口处办理登记手续,工作完毕后由成品保护责任人及时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查明责任者。

1.4.7 对已完成建安施工的单位工程或区域,派专人负责保管钥匙。

凡未经分包项目部经理许可的,一概不得进入。

1.4.8 预验后要整改、维修的单位工程须持有特殊许可证方可进入现场。

1.4.9 全场设统一成品保护标志,施工重要部位挂牌警示保护。

1.5成品保护的实施方法1.5.1在施工过程中,成品保护的内容范围很大,主要包括:防水(雨)、防锈、防电击、防雷、防尘、防潮、防撞击(划痕)、防盗、防二次污染等。

1.5.2对成品保护工作的方法主要采取护、包、盖、封四种措施:A.护就是提前保护。

如交叉作业,对已完成的土建、管道、就位的设备等,防止在交叉施工时受撞击、划伤,要求对已完成的成品加以保护,同时在关键部位贴上成品保护标志条,起警示作用。

有必要时要采取硬维护(有足够的防撞击能力)B.包就是包裹。

在油漆、涂料施工时,要对已安装完成的设备应进行包裹,防止油漆、涂料时污染。

C.盖就是表面覆盖。

有防雨防水要求的要用防雨布覆盖,如环氧地面工程完成后,在其空间上有其他作业时,要用地毯胶垫或彩条布进行表面覆盖,在通道位置还应加盖木夹板。

D.封就是封闭。

如在某车间的某个楼层或房间安装完成后,应及时围堵封闭,尽量减少人为的损坏,以达到成品保护目的。

1.6成品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1、成品在施工和安装过程中的防护原则,是谁施工,谁负责;谁的东西,谁看管。

质检员负责监督、检查和管理,发现成品丢失损坏及时报告和做好记录。

2、成品、半成品的防护原则是:许进不许出,许装不许拆。

成品完工后需要拆改和二次剔凿的必须凭有关部门的文字依据或工作票,并注明施工单位、拆改部位及具体要求方可施工。

3、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佩戴出入证,并主动交成保单位查验。

进入重要部位和关键场所施工的人员还应有人监护,待施工完毕后,经监护人员检查无误后,方可离开。

4、成品的移交需按程序办理;凡施工完毕后,先交总包方验收达到要求后,由甲方正式办理移交,并进行书面移交。

5、加强首都意识和政治意识,在重大政治活动期间,积极配合甲方做好治安保卫工作,加强安全管理。

2.安装工程成品保护措施2.1管道、设备系统成品保护措施设备就位前,在开箱检验后应及时恢复原设备包装;设备就位后,没有土建交叉作业,在单机试车前也应塑料布或彩条布包裹,防止污染或划伤。

(1)管道制作安装前应清除管内杂物,安装过程中应及时将管口封堵。

设备就位后,管道连接前,应将出入口用盲板或厚质塑料布进行临时封堵。

(2)工艺、给水、消防管道敷设过程中,应及时安装支吊架,避免在施工中损坏管道。

(3)工艺设备、工艺管道安装尽可能在土建工程结束后进行。

若遇特殊情况,设备安装后土建仍需要施工时,应将已安装的设备用塑料布覆盖并加适当的保护,以免土建施工时将设备破坏或污染。

(4)管道、阀门等刷面漆时,不得涂抹在非油漆面上,避免相互污染。

(5)工艺设备及管路在安装后应采取必要保护措施,严禁撞击、受压转动。

(6)严禁利用管道做任何临时或长期着力点。

其他专业施工中不得对其碰撞、擦刮,在管路密集处可缠裹彩条布作为临时防护。

(7)任何管线不得作为拉攀、吊架等使用。

(8)试压、冲洗用水和吹扫的使用排放要考虑其他成品的保护。

(9)贮运a搬运设备及管材时,应小心轻放,避免油污,严禁剧烈撞击、与尖锐物品碰触和抛、摔、滚,不得在其上堆压重物。

b阀门和管件应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库房或简易棚内,不得露天存放,防止阳光直射(尤其避免紫外线照射),注意防火安全,距离热源不得小于1M。

c管材应水平堆放在平整的地上,不能与土直接接触,垫木要均匀布置,应避免弯曲管材,堆置高度不得超过1.5M,管件应逐层码堆,不宜叠得过高。

d当管道明敷在室外时,建议以包覆或涂刷遮光材料,以便阻隔紫外线,延长使用寿命。

e塑质给水配件贮运时应避免在其上重物堆压、撞击。

f各类设备(尤其是进口设备)在储放与运输中不应破坏原有包装,以免损坏或丢失。

2.2电气、仪表系统成品保护措施电气、仪表安装应在土建工程结束后进行;因为电气、仪表安装过程中或完成后都需要防尘、防水等,所以应在门、窗封闭之后进行。

仪表安装后要有可靠的防盗措施,特别是进口仪表。

1、电气设备进场时,应把设备放在干燥无积水的地方,并做好防潮措施,特别重要的设备,应派人进行看护,防止零配件丢失。

2、管内穿线工作应在装饰工程墙面刷漆前进行,以防止在穿线过程中,污染装饰墙面。

3、灯具、面板安装前,所有办公用房应上锁,防止安装完后有丢失现象发生。

4、配电箱、母线槽在安装前,应确认结构已不漏水,防止配电箱元件受潮影响绝缘电阻,影响日后送电安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