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京学院2014级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方案

西京学院2014级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方案

西京学院2014级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实施方案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教育的起点,是大学生涯的第一课,同时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新生成人成才起“导航”作用。

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对于新生尽快完成角色转变,积极营造有序、团结、积极的学习和生活氛围,增强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主动学习、立志成才的意识,以昂扬向上、饱满热情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大学生活中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结合我院实际,本着务实、高效、创新的原则,特制定2014级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实施方案,请各院系、社区(书院)及相关部门遵照执行。

一、指导思想新生入学教育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十八届三种全会及中央16号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通过思想教育引导、制度规范、目标激励等形式抓好新生入学教育,使新生尽快融入西京这个大家庭,明确奋斗目标,制定自己的科学发展规划,顺利完成学业,把自己塑造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大学生。

二、教育目标通过一系列入学教育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由高中生向大学生的转变,学校人向社会人转变,树立成人意识,增强自立意识、法制意识、责任意识和公民意识,促进学生学会在认识自我与外界的关系中理性地思考和处理自我与他人、社会的关系。

通过新生入学教育,使学生熟悉大学生活、了解校规校纪、掌握学习方法,明确大学期间的主要任务,树立远大目标,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成人成才。

三、组织形式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由学生处和教务处负责,分学校、各院系、社区(书院)三个层面进行,工作重点在各院系和社区(书院)。

各院系和社区(书院)在认真抓好新生军训和正常教学工作的同时,适时统一安排好新生入学教育各项活动。

四、教育内容(一)对新生进行以理想信念教育、党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新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

1、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新生树立远大理想。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要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以及新生的思想实际,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新生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增强历史使命感、责任感,强化成才目标和学习动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新生树立远大理想,志存高远、追求卓越、勤奋学习、奋发成才。

书院(社区)学生工作部门要通过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观看历史影片、制作宣传展板、广泛利用网络、微博、论坛等多种渠道积极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和巩固教育成效。

2、开展入党知识教育,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热情。

党委宣教部、各基层党组织要通过给新生做入党知识专题讲座,使新生了解熟悉学生党员的培养和发展程序,积极鼓励学生以实际行动向党组织靠拢;要积极组织新生党员以思想汇报、组织生活、党性分析、批评和自我批评等方法,帮助他们强化科学的理想信念,并通过他们带动其他青年大学生增强理想信念。

思想政治教育部要理论教育和实践相结合,围绕国情、社会热点问题、网络舆情事件,与大学生个人成长发展相结合,通过“两课三进”主渠道,重点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精神实质,正确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来分析解决思想和实际问题。

帮助大学生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明确自己的时代责任、历史责任和社会责任,学会理智表达爱国热情,自觉维护社会、校园稳定,以实际行动创建和谐校园。

3、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

要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明辨好与坏、善与恶、是与非,做到择其善者而从之、扬之,则其不善者而改之、弃之,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努力营造“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良好氛围。

要大力倡导“感恩、敬业、诚实、博爱、互助、慈善、奉献”等道德规范,在全社会树立互帮互助、平等友爱、助人为乐的社会风气。

要大力倡导“团结、合作、公平、正义、友善、互助、有序、明礼”等和谐理念以及和谐精神。

(二)结合新生军事训练,对新生进行国防知识教育。

军训是新生入学的第一课,是新生适应大学生活的起点,更是新生增强国防意识、陶冶爱国主义情操、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培养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的重要阶段。

军训期间,各院系、社区(书院)要认真组织学生参加队列、内务等军事能力训练和军事理论教育,组织观看影片、国防知识讲座,通过“国防知识竞赛”、“教官谈部队生活”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培养广大新生树立顽强勇敢、不惧困难的意志和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国防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担负起社会责任和时代使命。

(三)以建校20周年为契机,结合校庆系列活动,开展校史教育,增强学生爱校荣校意识。

1、通过参观校园、校史展览馆,观看校园风光片、学校发展纪实片,开展校情校史报告、新生及家长报告会等方式,全面了解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和西京学院的发展历史、地位、发展规划、发展战略,增强学生对民办高等教育和学校的自信心、自豪感。

各院系在开展学校历史、学校传统教育时,应重点介绍以举办者、创始人、董事长任万钧同志为核心的办学集体所创导的“挑战极限、追求卓越、无私奉献、报国为民”的万钧精神,激发学生“发扬万钧精神,继承西京光荣传统”的爱校情结和热情。

2、加强“诚健博能”校训精神教育。

在全面开展校训精神教育的基础上,各班积极开展“班训”主题活动,根据校训精神内涵、外延及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明确班级奋斗目标,积极引导学生热爱学校、热爱集体、热爱专业、努力成才。

3、通过校友会办公室邀请知名校友回校做报告,了解西京学子在校期间勤奋学习、毕业后创业拼搏的先进事迹,激励学生,进一步树立奋发向上、立志成才、为校争光的意识。

(四)加强学生诚信、感恩教育。

1、开展诚实守信教育,培养大学生高尚的品格。

诚实守信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

当前大学生的诚实守信教育集中体现在学费交纳、贷款还贷、诚信考试等方面。

各社区(书院)要做好新生缴费及“绿色通道”工作,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既要让学生了解国家和学校的有关资助政策,又要让学生形成“缴费上学”、“有借必还”的诚信美德,积极配合学校有关部门完成工作任务。

2、开展感恩及家训教育,培养学生孝敬父母、尊师重教、回报社会的高尚情操。

通过感谢父母恩、感谢恩师情“两感”教育活动(给父母、恩师写信,征文、演讲比赛等形式),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与和谐的人际关系,让广大新生感受父母的含辛茹苦,感受恩师的谆谆教诲,让学生学会感恩,用实际行动感恩父母、感谢师恩、回报社会。

在此过程中,各班积极组织开展“家训教育”,通过细致回顾本家族发展和自身成长经历,总结提出自己家族的特点、传统、家族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总结提出自己的家庭目标和价值观,形成独特的家庭训导,紧密联系学生家长,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

(五)对新生进行以校纪校规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文明教育为主的日常生活、学习习惯及养成教育,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1、校纪校规及文明礼仪教育。

校纪校规教育的核心是学风、考风考纪教育,各学院要运用典型个案与规章制度相结合,教育新生自觉遵纪守法,养成勤奋好学、诚实谦虚的美德和优良的学风。

各院系、社区(书院)要以《西京学院学生手册》为载体,通过知识竞赛、有奖问答、主题班会、团日活动等,认真组织新生学习、了解并掌握学籍管理、日常行为规范、违纪处分、评奖评优、资助政策、大学生征兵入伍等方面的制度。

采取制度学习与案例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不仅要让学生熟悉理解这些规章制度,还要通过多种教育管理手段使学生把这些外在的约束内化为自觉的行为,使他律与自律、外在约束与内在约束有机结合。

学生处将于10月下旬统一出题,以社区(书院)为单位,组织新生进学生手册考试,此次成绩将作为评优的重要参考依据。

各院系、社区(书院)要在集中开展纪律教育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各班辅导员认真组织学生学习“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重点加强以“勤劳、俭朴、开拓、创新、效率、准时、理性”为主要内容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养成教育。

各院系、社区(书院)要采取有力措施教育新生自觉遵守高等学校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学生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不做乱写乱画、乱丢乱扔、白色污染、浪费水电和粮食等不文明行为,从一入学就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提高道德文明素养,争作文明大学生。

2、法制和安全教育。

对新生的法制安全教育必须高度重视,警钟长鸣,不能有丝毫的松懈。

因此要在新生军训期间集中时间对新生进行人身、生活、财产安全、交通安全等方面的专题教育,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严格要求、严加管理,防微杜渐;要从关心、爱护学生的角度出发,恰当运用身边发生的典型安全事故案例敲警钟;对发生的安全事故要及时通报、及时教育、及时处理,确保学校稳定及教育教学秩序井然有序。

在新生中认真组织开展秋季开学法制教育第一课活动。

以学习宪法、刑法、民法、治安处罚法等法律为重点,重点做到“五个一”:即学校组织举办一场法制教育报告会;各班辅导员结合近年发生在大学校园的典型案例讲授一节法制教育课;各班组织一次法制教育主题班会;各院系、(社区)出一期法制教育宣传专栏;学生处印发一份法制教育宣传页。

稳定安全办公室要组织新生进行“三防”(防地震、防火灾、防盗窃)应急疏散演习、“三停”(停水、停电、停信号)演习、“防刀砍、爆炸等恐怖主义袭击”演习、“防中毒”演习,提高学生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应变及自护自救能力,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真正掌握在危险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推进学院“平安校园建设”。

各社区(书院)、保卫处尤其要对新生入学前后出现的诈骗、盗窃等高发案特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宣传教育,减少此类案件的发生。

同时联合神禾公司、学生处,进行管制刀具的危害教育,及时做好清缴工作。

行政中心、网络安全与数据部、学生处、各社区(书院)、要通过制作展板、编发简报、开展专题讲座、开设网页及微博客专栏等多种方式,加强新生网络安全知识和网络安全意识教育,树立网络伦理道德和责任意识及法律意识,使学生明确“网络言论的七条底线”,做到正确、科学用网,避免学生过度上网和网络成瘾。

3、心理健康教育。

9月份由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中心组织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和宣传心理健康的有关知识,积极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调适能力。

10月份,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普查测试并建立新生心理健康档案,深入了解新生群体和个体的心理状况,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