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万能成语故事素材
十六国时,前秦有一位大臣叫王猛,字景略,北海剧今山东寿光东南人。
他学识广博,爱读兵书,为人谨慎,严峻刚毅,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有名的政治家。
公元354年,东晋大将桓温出兵北伐。
进入关中以后,王猛披着老百姓的衣服去见桓温。
一见面他就谈论当时的天下大事,并把手插进衣服里摸虱子,好象身边再没有别人一样。
桓温见王猛谈吐举止不同一般,便和他亲切地交谈起来,还赐给他车辆和马匹。
当时,前秦皇帝符坚有志争夺天下,听说王猛很有才干,便请他做了丞相。
王猛施展
自己的才智,终于帮助符坚统一了北方。
王猛于公元375年病死,终年50岁,据史书记载,他死后,“朝野苍哭三日”。
有一天,东郭先生突然想到北方的中山国去找个官做做,于是他收拾行装后便骑驴上
路了。
东郭先生骑着驴,走着走着,不知怎么就迷了路。
他看见前面尘土飞扬,又不知道
自己在什么地方,心里感到很害怕。
突然,一只狼跑到他面前,伸着脖子哀求道:“先生不是很愿意帮助有困难的人吗?
现在赵简子正在追捕我,您能让我早点躲进您的书袋里,使我垂危的生命暂且延续下去吗?原文是:‘何不使我得早处囊中以苟延残喘乎?’将来如果我有出头之日,先生就是我的
救命恩人了。
”东郭先生听了狼的这番话,心一软,就把狼藏进了书袋。
等追捕狼的赵简子走远了,东郭先生才把狼放出来。
这时,狼突然目露凶光,狡猾地说:“谢谢你救了我,不过我现在饿极了,你心肠这么好,就让我把你吃了吧。
”说完就
朝东郭先生扑了过去。
正在这危急时刻,正好来了一个猎人,一箭就把狼射死了。
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经常有使节往来。
有天,齐襄王派出了一名使者到赵国去问候赵威后。
这位使者没有到过赵国,更没见
过赵威后。
但他早就听说赵威后是一位很贤德的王后,所以愉悦地接受了这一差事。
他想,我作为齐国使者去向赵威后问安,赵威后一定会很高兴。
她一高兴,说不定会赏赐一些贵
重的小礼品。
因此,他觉得此行是一件十分难得的美差。
使者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到了赵国的都城邯郸。
邯郸,在齐王使者的想象中是十分漂亮的:那雕梁画栋的梳妆楼,那清水碧透的照眉池,那热闹非凡的市桥,那巍峨秀丽的丛台……他听人描述过很多次,可就是没有见过。
因此,一路上盘算着,等办完了公事,一定要好好地游览游览邯郸,饱饱眼福。
到了邯郸,他直奔赵王城,去问候赵威后。
赵威后果然不负贤名。
当齐王使者被一位美丽的宫娥引进后宫时,赵威后早已端坐在
一个绣墩之上等候了。
她一身威严正气,满脸的慈祥。
齐王使者以礼拜见之后,便把随身带来的齐王亲笔信呈给了赵威后。
但不知怎的,那
赵威后竟然没有先去拆阅齐王的信,却躬身对齐王使者说:“你们齐国今年的收成好吗?”
“好。
”齐王使者答。
赵威后又问:“老百姓们好吗?”
“好。
”齐王使者答。
赵威后再问:“齐王也很好吗?”
“也很好。
”齐王使者答。
齐王使者回答完问话,心里感觉很异样。
他是个心直口快的人,心中想什么,便直接
问出来:“尊敬的威后,我奉我国大王的旨意,专程向您来问安。
照说,您若回问的话,
也该先问候我们的大王。
可您先问的却是年景和百姓,您怎么把低贱的摆在了前头,而把
尊贵的放在了后面呢?”
赵威后笑着说:“话可不能这么说。
我之所以先问年景和百姓,后问候你们大王,自
有我的道理。
”
齐王使者更是一脸迷茫,问:“您有什么道理?可否详述?”
赵威后慢条斯理地解释说:“你想想看,假如没有好年景,那老百姓靠什么活下去呢?假如没有老百姓,又哪里有大王呢?所以说,我这样问才合乎情理;不这样问,便是舍本逐末。
你说是不是这样呢?”
“这……”齐王使者哑口无言了。
召见一结束,齐王使者,一没有去观光那雕梁画柱的梳妆楼,二没有去踏看那清水碧
透的照眉池,也没有去游览那巍峨的丛台和热闹的市桥,便直接回齐国去了。
在归国的路上,齐王使者一直觉得肩上沉甸甸的。
虽说那赵威后什么礼品也没有赐给他,可他并不认为是空手而回。
他觉得,赵威后那“舍本逐末”的话语,比什么礼品都贵重,都沉重……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