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2018年届高三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卷(总分300分)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说法错误的是A.两种细胞器都依靠增大膜面积来提高代谢效率B.两种细胞器中都可进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线粒体中丙酮酸的氧化分解需要O的参与2D.叶绿体中C的还原需要还原型辅酶Ⅱ的催化32.生物实验中常用到对照实验的方法,以下实验的对照设置正确的是A.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设置有氧条件和无氧条件的两组B.验证H O酶具有高效性时,设置加酶处理和加热处理的两组22C.研究细胞核的功能时,将蝾螈的受精卵横缢成有核和无核的两部分D.验证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在尖端时,设置保留尖端和去除尖端的两组3.细胞膜对离子进行跨膜运输的载体蛋白有两种:通过离子通道运输的为被动运输,通过离子泵运输的为主动运输。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元恢复静息电位时,K+通过离子通道外流B.缺氧会影响神经元兴奋时Na+通过离子泵的内流C.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时通过离子通道吸收NO-3D.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与离子泵运输离子的方式相同4.R环是由一条RNA链与双链DNA中的一条链杂交而组成的三链核酸结构,可以由基因转录所合成的RNA链不能与模板分开而形成。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R环中未配对的DNA单链可以进行转录R环B.R环的产生对基因突变可能存在阻碍作用C.杂合链中A-U/T碱基对的比例影响R环的稳定性D.RNA链未被快速转运到细胞质中可导致R环形成5.某同学从室温20℃的家中来到0℃户外的一小时内,其体温调节的情况将会是A.体温维持恒定不变B.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C.毛细血管舒张以减少散热D.可能会出现打寒颤的条件反射6.十字花科植物可产生芥子油苷及相关代谢产物,对多数昆虫都是有毒的,但却能吸引菜粉蝶前来产卵,其幼虫(菜青虫)也以十字花科植物的茎叶为食。
由此无法推断出A.进化过程中十字花科植物和菜粉蝶均发生了适应性变异B.借助芥子油苷诱杀雌性菜粉蝶,属于生物防治C.菜青虫能抵御芥子油苷及其代谢产物的毒性D.芥子油苷可以吸引菜青虫的天敌前来捕食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护肤品中加入甘油是利用甘油的芳香气味B.肥皂水做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是利用肥皂水的弱碱性C.月饼包装盒中的铁粉可以起到抗氧化作用D.用浸泡过KMnO4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是利用KMnO4的氧化性8.设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0g KHCO3晶体中含有的离子数为3N AB .一定条件下,将 71gCl 2 和足量的 PCl 3 混合充分反应,可得到 N A 个 PCl 5 分子C .3molFe 在纯氧中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 8N AD .标准状况下,22.4 L 正戊烷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 16N A9.金刚烷()可看成由四个椅式环己烷( )构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金刚烷的分子式为 C 10H 14B .金刚烷的二溴代物有 6 种C .金刚烷能被酸性 KMnO 4 溶液氧化D .金刚烷的同分异构体中有可能存在苯的同 系物10.现有 W 、X 、Y 、Z 四种短周期元素,W 分别与 X 、Y 、Z 结合生成甲、乙、丙三种化合物,且甲、乙、丙均为 10 电子的分子,Y 、Z 结合生成化合物丁。
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 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W<Z<Y<XB .化合物的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乙> 甲>丙C .Z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为强酸D .Y 与 W 、Z 都能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 合物11.向两份相同的 Ba(OH)2 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 H 2SO 4、NaHSO 4 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d 两点的溶液中 Ba 2+均恰好沉淀完全B . b 点的离子方程式为:Ba 2++2OH -+2H ++SO 42-=BaSO 4↓+2H OC .d 点溶液中:c(Na +)+c(H +)=c(SO 42-)+c(OH -)D .溶液中由水电离的 c(OH -)大小关系:a=d>c>b 滴入溶液的体积12.为探究硫酸亚铁的分解产物,将硫酸亚铁装入下图所示的装置 a 中,打开 K 1 和 K 2,缓缓通入N 2 ,加热。
实验后反应管中残留固体为红色粉末。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分解的气体产物中有 SO 3、SO 2 ,应该先检验 SO 3B .装置 b 中的试剂为 Ba(NO 3)2 溶液,反应后有白色沉淀生成C .装置 c 中的试剂为酸性 KMnO 4 溶液,作用是除去混合气体中的 SO 2D .装置 d 之后需要增加尾气处理装置13.温度为 T 1 时,在三个容积均为 1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仅发生反应:2NO 2(g) 2NO(g)+O 2(g)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容器编号 物质的起始浓度 (mol·L -1)c(NO 2 c(NO c(O 2) ) )物质的平衡浓度(mol·L -1)c(O 2)Ⅰ0.6000.2Ⅱ0.30.50.2Ⅲ00.50.35A.容器Ⅰ中发生反应的平衡常数为0.8B.容器Ⅱ中发生反应的起始阶段有v>v正逆C.达到平衡时,容器Ⅲ中>1D.达到平衡时,容器Ⅰ与容器Ⅲ中的总压强之比为16∶17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关于近代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B.在康普顿效应中,当入射的光子与晶体中的电子碰撞时,要把一部分动量转移给电子因而光子动量变小C.原子核衰变时电荷数和质量都守恒D.现在地球上消耗的能量,绝大部分来自太阳,即太阳内部裂变时释放的核能15.如图所示,在天花板下用细线悬挂一半径为R的金属圆环,圆环处于静止状态,圆环一部分处在垂直于环面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水平匀强磁场中,环与磁场边界交点A、B与圆心O连线的夹角为120°,此时悬线的拉力为F。
若圆环通电,使悬线的拉力刚好为零,则环中电流大小和方向是A.大小为B.大小为C.大小为D.大小为,沿顺时针方向,沿逆时针方向,沿顺时针方向,沿逆时针方向16.我国预计在2018年12月发射“嫦娥四号”器要经过多次变轨,最终降落到月球表面上。
如图所示,轨道I为圆形轨其半径为R;轨道Ⅱ为椭圆轨道,半长轴为a,半短轴为b。
如果把探测与月球的连线面积与其所用时间的比值定义为面积速率,则探测器绕月球动过程中在轨道I和轨道Ⅱ上的面积速率之比是(已知椭圆的面积S=π月球探测器。
探测道,器运ab)A.B.C.D.17.如图是某温度检测和光电控制加热装置的原理图。
R,为热敏电阻(温度升高,阻值减小),用来探测加热电阻丝R的温度。
R G为光敏电阻(光照强度增大,阻值减小),接收小灯泡L的光照。
其他电阻均为定值电阻。
当R处温度升高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灯泡L将变暗B.RG 的电压将增大C.R的功率将增大D.R的电压变化量与R2的电流变化量的比值不变18.如图所示,材料相同的物体ml 、m2由轻绳连接,在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加速运动。
轻绳拉力的大小A.与斜面的倾角θ有关恒定拉力F的B.与物体和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有关C.与两物体的质量ml 和m2有关D.若改用F沿斜面向下拉连接体,轻绳拉力的大小不变19.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球(可视为质点)从离地面高H处水平抛出,第一次落地时的水平位移为H,反弹的高度为空气阻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H。
已知小球与地面接触的时间为t,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摩擦和A.第一次与地面接触的过程中,小球受到的平均作用力为B.第一次与地面接触的过程中,小球受到的平均作用力为C.小球第一次落地点到第二次落地点的水平距离为2HD.小球第一次落地点到第二次落地点的水平距离为20.质量均为m=lkg的甲、乙两个物体同时从同地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二者的动能随位移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B.乙的加速度大小为1.5m/s2C.甲、乙在x=6m处的速度大小为2m/s D.甲、乙在x=8m处相遇21.如图(a)所示,两个带正电的小球A、B(均可视为点电荷)套在一根倾斜的光滑绝缘直杆上,其中A球固定,电荷量Q A=2.0x10-4C,B球的质量m=0.lkg。
以A为坐标原点,沿杆向上建立直线坐标系,B球的总势能(重力势能与电势能之和)随位置x的变化规律如图(b)中曲线I所示,直线Ⅱ为曲线I的渐近线。
图中M点离A点距离为6m。
令A所在平面为参考平面,无穷远处电势为零,重力加速度g取10m/s2,静电力恒量k=9.0×l09N.m2/C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杆与水平面的夹角θ=60°B.B球的电荷量QB =1.0×10-5CC.若B球以4J的初动能从M点沿杆向上运动,到最高点时电势能减小2J D.若B球从离A球2m处静止释放,则向上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三、非选择题:共174分。
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5分)某同学用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木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将木块从倾角为θ的木板上静止释放,与位移传感器连接的计算机描绘出了木块相对传感器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b)中的曲线②所示。
图中木块的位置从x1到x2、从x2到x3的运动时间均为T。
(1)根据图(b)可得,木块经过位置X2时的速度v2=,木块运动的加速度a=____;(2)现测得T=0.Is,x1=4cm,x2=9cm,x3=16cm,θ=37。
,可求得木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g取l0m/s2,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3)若只增大木板的倾角,则木块相对传感器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可能是图(b)中的曲线。
(选填图线序号①、②或③)23.(10分)用伏安法测电阻,不论是电流表内接法,还是电流表外接法,都有系统误差。
(1)如图(a)所示,如果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分别为Uv 和I A,待测电阻的测量值真实值(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如果已知电压表的内阻为R V,则待测电阻的阻值R x=(2)由于电压表的内阻未知,小明设计了如(b)乙所示的电路测量待测电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