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氧族元素环境保护专题训练 人教版

2020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氧族元素环境保护专题训练 人教版

2020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训练:氧族元素环境保护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请将第Ⅰ卷各小题的答案选出后填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各题答在试卷的相应位置上,满分110分,答题时间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32Cl-35.5Ca-40Zn -65Ba-137Pb-207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关于环境污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碳任意排放都会导致酸雨B.生活污水、农药和难分解有机物等会造成水体污染C.装饰材料中的甲醛、芳香烃及氡等会造成居室污染D.二氧化碳和甲烷等物质的大量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的加剧【解析】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任意排放,与二氧化碳无关,A项错误;其他选项正确。

【答案】 A2.煤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含有硫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煤是含碳化合物B.煤是一种可再生资源C.在水吸收SO2的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D.SO2是酸性氧化物,被雨雾吸收后转化成酸雨【解析】A.煤属于混合物;B.煤是不可再生资源;C.水吸收SO2并与其反应:SO2+H2O H2SO3,主要是化学变化;D.SO2是典型的酸性氧化物,被雨雾吸收后转化为亚硫酸成为酸雨。

【答案】 D3.从20世纪20年代起,就有人预言可能存在由4个氧原子构成的氧分子,但一直没有得到证实。

最近,意大利一所大学的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带正电的氧离子制造出了它存在的证据。

若该氧分子具有空间对称结构,你认为该氧分子是()A.氧元素的一种同位素B.臭氧的同素异形体C.一种新的氧化物D.可能是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解析】O4是氧元素的一种新的单质分子,故A、C错;与臭氧互为同素异形体,B正确;单质分子不可能存在极性键,D错。

【答案】 B4.下列关于氧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判断正确的是()A.非金属性:O<S<Se<TeB.稳定性:H2O>H2S>H2Se>H2TeC.酸性:H2SO4<H2SeO4<H2SO3D.还原性:H2S>SO2>H2Se【解析】根据元素周期律,非金属性:氧、硫、硒、碲依次顺序减弱,A错;同主族元素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随着原子序数递增,酸性减弱,C错;同主族元素从上至下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逐渐增强:H2Se>H2S>SO2,由2H2S+SO2===3S↓+2H2O知,硫化氢还原性比二氧化硫的强,D错。

【答案】 B5.采用循环操作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下列工业生产中,没有采用循环操作的是()A.硫酸工业B.合成氨工业C.硝酸工业D.氯碱工业【解析】硫酸工业,循环操作提高二氧化硫利用率;合成氨工业,循环操作提高氮气和氢气利用率;硝酸工业,循环操作提高氨的转化率;氯碱工业,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没有循环操作。

【答案】 D6.香烟烟雾中含有CO、CO2、SO2、H2O等气体,用A.无水硫酸铜、B.澄清石灰水、C.红热氧化铜、D.生石灰、E.酸性品红溶液等可将其一一检出,检出的正确顺序是()A.混合气→A→E→B→D→CB.混合气→C→D→E→E→AC.混合气→A→E→E→B→D→CD.混合气→B→E→A→D→C【解析】最先检验出水,排除B、D项;通入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前,要确认二氧化硫已除尽。

【答案】 C7.在硫酸的工业制法中,下列生产操作及说明生产操作的主要原因二者都正确的是() A.从沸腾炉出来的炉气需净化,因为炉气中SO3会与杂质反应B.硫铁矿燃烧前需要粉碎,因为大块的硫铁矿不能燃烧C.SO3用98.3%的浓硫酸吸收,目的是防止形成酸雾,以便使SO3吸收完全D.SO2氧化为SO3时需要使用催化剂,这样可以提高SO2的转化率【解析】沸腾炉出来的气体中含有砷、硒等的化合物和矿尘等,杂质和矿尘都会使催化剂中毒,水蒸气对设备和生产也有不良影响,所以要净化气体,A错;硫铁矿粉碎后,与空气接触面增大,反应加快;而块状硫铁矿与空气接触面小,反应慢,不是大块的硫铁矿不能燃烧,B错;因为三氧化硫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量,易形成酸雾,污染环境,且吸收效率低,所以,采用98.3%的浓硫酸吸收三氧化硫,C正确;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所以,使用催化剂不能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D 错。

【答案】 C8.古代曾用绿矾强热得到硫酸、红色粉末和刺激性气体,此反应属于()A.有氧化还原的分解反应B.无氧化还原的分解反应C.只是氧化还原反应D.只是分解反应【解析】2(FeSO4·7H2O)Fe2O3+H2SO4+SO2↑+13H2O,既是分解又是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 A9.设计实验表明:亚硫酸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必选试剂是()A.盐酸、浓硫酸、氯化钡溶液B.溴水、硫化钠溶液、稀硫酸C.硝酸、硫化氢、氢氧化钠溶液D.氧气、氯化钡溶液、水【解析】本题考查实验设计。

探究某反应是否发生了,必须有明显现象。

证明亚硫酸钠具有还原性,必须用氧化剂,且有颜色变化,应选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反应时溶液褪色;证明它有氧化性,要选还原剂。

应选硫化钠和稀硫酸,硫化钠和亚硫酸钠混合,加稀硫酸,产生淡黄色沉淀。

发生的反应为Na2SO3+2Na2S+3H2SO4===3Na2SO4+3S↓+3H2O。

【答案】 B10.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碳酸氢铵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NH+4+OH-===NH3·H2OB.向Fe(NO3)2稀溶液中加入盐酸:3Fe2++4H++NO-3===3Fe3++NO↑+2H2OC.向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SO2-4恰好沉淀完全:2Al3++3SO2-4+3Ba2++6OH-===2Al(OH)3↓+3BaSO4↓D.向NaClO溶液中通入过量SO2:ClO-+SO2+H2O===HClO+HSO-3【解析】A中氢氧化钠过量,NH+4、HCO-3均与OH-反应;C中SO2-4恰好沉淀完全时,Al(OH)3也恰好溶解;D中ClO-有强氧化性,会将SO2氧化成SO2-4。

【答案】 B11.甲:18mol/L硫酸溶液,乙:2mol/L硫酸溶液。

敞口放置于空气中很长时间,对甲、乙溶液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A.甲、乙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浓度都减小B.甲、乙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都增大C.甲、乙溶液质量都增大D.甲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乙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解析】甲为浓硫酸,在空气中吸水,溶液质量增大,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乙为稀硫酸,在空气中蒸发水,溶液浓度增大,溶液质量减小,二者溶质质量不变。

【答案】 D12.过量废铜与少量18mol/L的硫酸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利用该反应制取硫酸铜不符合绿色化学原理B.只要持续加热很长时间,硫酸能完全反应C.参加反应的H2SO4的物质的量小于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D.反应后混合物中有不溶于酸的黑色固体,它可能是CuS、Cu2S【解析】Cu+2H2SO4(浓)CuSO4+SO2↑+2H2O,因为产生二氧化硫污染环境,硫酸利用率只有50%,所以,它不符合绿色化学要求,A项正确;浓硫酸变成稀硫酸后,持续加热,随着水的蒸发,稀硫酸浓度增大,所以,铜过量,持续加热,硫酸能完全反应,B项正确;根据反应式知,2mol H2SO4完全反应转移电子2mol,C项错误;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铜的化合价从0价可升至+1、+2价,而硫从+6价可降至+4、0-2价,所以,可能得到CuS、Cu2S等,D项正确。

【答案】 C13.标准状况下,在四个等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等体积比的下列气体,充分反应后,容器里压强最小的是()A.Cl2+H2S B.H2S+SO2C.SO2+O2D.SO2+CO2【解析】取气体为2mol,A项,Cl2+H2S===2HCl+S,反应后气体为2mol;B项,2H2S+SO2===3S↓+2H2O,剩余二氧化硫0.5mol;C项,SO2、O2在该条件下不反应,气体为2mol;D项,SO2、CO2在该条件下不反应,气体为2mol。

【答案】 B1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研究光化学烟雾的消长规律,在一烟雾实验箱中,测得烟雾的主要成分为RH(烃)、NO、NO2、O3、PAN(CH3COOONO2),各种物质的相对浓度随时间的消长,记录于图中,根据图中数据,下列推论最不合理的是()A.NO的消失速率比RH的快B.NO生成NO2C.RH及NO2可以生成PAN及O3D.O3生成PAN【解析】由曲线斜率可知在某一时间段内NO的消失速率比RH的快;NO的浓度一直在减小,NO2的浓度先升高后减小,在0~1时间段内NO可能生成NO2;O3、PAN的浓度在增加,而RH浓度一直在减小,RH及NO2在某一时间段内可能生成PAN及O3;O3的浓度一直在增加,不可能生成PAN,D不正确。

【答案】 D15.为证明SO2与Ba2+只有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形成BaSO3沉淀,可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其中可行的是()A.将SO2通入Ba(OH)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B.将SO2通入Ba(NO3)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C.将SO2分别通入BaCl2溶液、B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Ba(OH)2溶液中,只有Ba(OH)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D.将SO2通入BaCl2与NH3的混合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解析】 A 、D 项实验可证明在碱性条件下SO 2能与Ba 2+作用形成沉淀,但不能排除在非碱性条件下也能形成沉淀;B 项中则是在酸性(SO 2溶解后生成H 2SO 3使溶液呈酸性)条件下,NO -3将SO 2-3氧化成SO 2-4,从而形成BaSO 4沉淀;C 项中分别在中性、酸性和碱性条件下进行实验,从而能得出结论。

【答案】 C16.已知98%的浓H 2SO 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 -1,则49%的H 2SO 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9.2mol/LB .大于9.2mol·L -1C .小于9.2mol·L -1D .不能确定【解析】 由c =1000mL ×ρg·mL -1×w %M g·mol -1×1L,因98%的硫酸的密度大于49%的硫酸的密度,故选C 。

【答案】 C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2分)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56分)17.(6分)氧、硫、硒、碲最外电子层上都有________个电子。

若用R 代表氧族元素,其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其中氢化物的稳定性最强的是________;其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H 2SeO 3的名称是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