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15个独立的体育院校(原来的福建体育学院被并入集美大学,解放军体育学院听说要裁掉,但至今没有确切消息)和150个左右师范院校和普通院校的体育院(系),这里不包括台湾的三所体育院校和香港体育学院。
从整体学术水平看,体育院校里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应该是前4名,师范和普通院校里华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大体能占据前5名(全部有博士点)。
从体育学的四大学科看,我认为体育人文社会学最强的是华南师范大学(至少拥有国内10 大本专业教授的2-3人);运动人体科学最强的显然是北京体育大学(是目前全国惟一的国家级重点学科);民族传统体育学最强的是上海体育学院(全国最早有该学科博士点的学校);体育教育训练学则要看术科专业的不同分布而定,整体看应该是北京体育大学强一些,但优势不大,且某些术科没有优势。
要选择报考院校和专业,我的建议是:院校专业优先,适当考虑地域和导师水平。
北京体育大学虽然不是所有学科都第一,但整体学术氛围和国际国内区位优势无可替代,上海体育学院也还可以,其他在北京的学校,如北京师范大学,给我的感觉是虽然有1-2个知名教授,但整体离最高水平的体育竞技和体育学术的主战场有较大距离。
体育学共有5个本科专业。
按教育部的学科分类,体育学是教育学门下的一个学科类。
考虑到体育学类的特点,本书将其单独排名。
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1999~2001年发布的资料统计,在全国大学18409名博士生导师中,有27名是
校名1 武汉体育学院 2 北体育学博导。
排名
京体育大学 3 上海体育学院 4 成都体育学院 5 广州体育学院 6 沈阳体育学院7 西安体育学院8 天津体育学院9 首都体育学院10 福建师范大学11 华南师范大学12 聊城师范学院13 华东师范大学14 浙江大学15 浙江师范大学16 河北师范大学17 扬州大学18 中国矿业大学19 苏州大学20 北京师范大学21 陕西师范大学22 安徽师范大学23 曲阜师范大学24 山东体育学院25 湖北大学26 西北师范大学27 南京师范大学28 河南师范大学29 西
南师范大学30 河南大学31 湛江师范学院32 南京体育学院33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34 湖南师范大学35 郑州大学36 河北体育学院37 徐州师范大学38 集美大学39 烟台师范学院40 山东师范大学41 哈尔滨体育学院42 辽宁师范大学43 荆州师范学院44 宁波大学45 四川师范大学46 广州大学47 华中师范大学48 山西大学49 山西师范大学50 广西师范大学51 吉首大学52 杭州师范学院53 烟台大学54 肇庆学院55 韩山师范学院56 渝州大学57 吉林大学58 云南师范大学59 淮阴师范学院60 北华大学61 重庆大学62 阜阳师范学院63 重庆师范学院64 江西师范大学65 吉林体育学院66 西藏民族学院67 天水师范学院68 鞍山师范学院69 黄冈师范学院70 青海师范大学71 韶关学院72 东北师范大学73 贵州师范大学74 上海师范大学75 四川师范学院76 温州师范学院77 安阳师范学院78 洛阳师范学院79 三峡
大学80 海南师范学院81 新疆师范大学82 汉中师范学院83 宁夏大学84 内江师范学院85 内蒙古师范大学86 沈阳大学87 临沂师范学院88 湖北民族学院89 内蒙古民族大学90 廊坊师范学院91 商丘师范学院92 太原理工大学93 盐城师范学院94 西北民族学院95 岳阳师范学院96 中央民族大学97 哈尔滨师范大学98 湘潭师范学院99 南通师范学院100 常德师范学院101 广西民族学院102 南阳师范学院103 上饶师范学院104 石河子大学105 西安工业学院106 延安大学107 宜春学院108 云南民族学院109 重庆三峡学院110 齐齐哈尔大学111 淄博学院112 包头师范学院113 宝鸡文理学院114 长春师范学院115 大连大学116 德州学院117 赣南师范学院118 广西师范学院119 哈尔滨学院120 湖北师范学院121 湖州师范学院122 华北工学院123 华东交通大学124 黄河科技学院125 济南大学126 佳木斯大学127 井冈山师范学院128 喀什师范学院129 牡丹江师范学院130 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131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132 四平师范学院133 通化师范学院134 皖西学院135 潍坊学院136 襄樊学院137 信阳师范学院138 延边大学139 雁北师范学院140 伊犁师范学院141 玉溪师范学院142 云南大学143 云南农业大学144 中国人民公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