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考地理经典题的经典解析(282题)对高考地理经典题的经典解析(282题)1.图中等温线的弯曲状况与实际情况较吻合的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B由图中城市判断该地为南美洲西海岸,沿海海曲受秘鲁寒流影响温度低于两侧,沿海陆地受安第斯山地势影响,温度也较低,因此两地等温线统一凸向低纬地区。
这道题需要了解三个知识点:1、区域地理,不然无法判断。
2、温度与地形的关系。
3、等值线的弯曲规律。
2.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山脉走向大体为西北——东南走向B.图中寒流的形成与东北信风有关C.A附近海域为浅海大陆架,故渔业资源丰富D.若一艘轮船从A处沿海岸线向南航行3000km,船员将依次观赏到热带荒漠、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
【解析】D结合经纬线和地形轮廓以及洋流,可以判断此地为南美洲安第斯山脉西海岸。
纬线表示东西方向;该地南半球低纬,受东南信风影响;A处由于上升流影响渔业资源丰富。
这道题需要了解洋流的分布规律,纬度的分布规律等。
3.“日凌”是指太阳发出的强烈电磁波干扰地面通讯,造成“日凌”现象的主要太阳活动是:()A.光球层的黑子 B.光球层的日珥C.色球层的耀斑D.日冕层的太阳风【解析】C记住耀斑是太阳活动最强烈的显示。
4.在太阳黑子活动最多的年份,下列行为能有效防范其影响的是:()A.扩大电信网络建设,保持网络通畅 B.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增强皮肤的活力C.清除“宇宙垃圾”,保持太空清洁D.有关部门应做好应急准备工作【解析】D此题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强烈会放出大量射线和电磁波。
5.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最大的是:()A.黑子 B.耀斑 C.太阳风D.太阳辐射【解析】D记住地球表面绝大部分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
6.2012年9月8日云南地震时,在震中某湖中船上游玩的游客感觉到:()A.上下颠簸B.左右摇晃C.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D.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解析】A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
横波只能通过固体,纵波可通过固、液、气三态物质。
7.火星上的昼夜温差比地球大得多,主要原因是火星:()A.距离太阳远B.大气密度小D.自转和公转周期长C.大气的主要成份是CO2【解析】B火星大气稀薄,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晚上大气的保温作用差,导致昼夜温差大。
8.右图为我国二十四节气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相邻两个节气之间的天数大约为15天。
广州的昼长时间最接近的两个节气是:()A.谷雨与立夏 B.立冬与立秋 C.雨水与处暑D.小满与大暑【解析】D画出直射点移动轨迹图,找出直射点位置相同的各组节气,广州昼夜长短的状况相同.下表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
据此回答下题。
9.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 ①②③B. ①③②C.②①③D. ③①②【解析】B离赤道越近的地点昼长变化幅度就越小,赤道为零,两极点为24小时。
10.下图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
地球从甲运行到乙期间,广州的夜长变化状况为:()A.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解析】B甲处于近日点1月初,甲到乙直射点向北移,广州昼渐长。
11.一架飞机从丁处起飞,欲飞往某阿拉伯国家。
假设该飞机每小时飞越经度约20°,飞机起飞1小时30分钟出现故障需就近降落,飞机与地面联系的机场最有可能的是:()A.东京 B.开罗 C.乌鲁木齐 D.耶路撒冷【解析】C飞机飞行1小时30分,飞越30度经度,大致位于东经90度,为乌鲁木齐。
北京时间2012年1月4日3点16分,中国第28次南极冰盖昆仑科学考察队成功抵达南极内陆冰盖(DOME—A)的最高点:南纬80度22分00秒,东经77度21分11秒。
目前昆仑站的气温低至零下32.7℃。
读下图回答下面3题:12.DOME—A的最高点位于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13.此时旗杆影子朝向:()A.东南方向B.西北方向C.西南方向D.东北方向【解析】通过南极洲南极半岛确定经纬度,此时1.4日④地极昼,且太阳正南“日出”,正南“日落”,通过时差计算得知,当地地方是为0:24因此太阳位于东南方向,旗杆影子朝向西北。
14.右图中,P为极点,PM、PN为经线,M、N分别为晨线和昏线与40°N 的交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地太阳从东南方升起B.M地19时日落C.广州昼短夜长 D.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解析】B读图可知北纬40度昼长为14小时,夜长为10小时.经计算可知,日出5时,日落17时.直射点在北半球,日出东北方,日落东南方.直射点此时可能向北移动也可能向南移动.15.王先生最近移民澳大利亚悉尼,想买一间面向正北方的二层楼房。
为了在房子后方的空地找出全年阳光都照不到的地方,以便规划园林的内容,王先生应该选择在下列哪一个月份某日的中午时刻去参观:()A.三月B.六月C.九月D.十二月【解析】D悉尼位于南回归线以南.正午太阳最高时那天照不到太阳的地方,其他时间肯定照不到,即12月22日该地正午太阳最高.16.某地北京时间6月22日6时左右日出,13时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约83°,该地最可能是:()A.北京 B.沈阳 C.成都 D.海口【解析】C根据该地正午时与北京时间的时差计算经度为105°E,根据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计算纬度30°26´N或16°26´N,选四川盆地.2010年8月14日世界第一届“青年奥运会”在新加坡举行。
图为青奥会举办地附近区域图。
其中图中M点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
读图完成下题。
17.关于图示区域说法不正确的是:()A.河流短促,水能资源丰富 B.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C.受赤道低压影响,多狂风暴雨D.农业以热带种植园农业和水稻种植业为主【解析】C此时赤道低气压带北移,M地受东南信风的影响.读以O点为极点的部分日照图(图中虚线为纬线,阴影部分为夜半球),完成2题18.图示时刻,伦敦时间为:()A.19:00B.5:00C.7:00D.22:00【解析】C晨昏线与极昼圈相切的点的地方时为0时.据图推算经度为105°W,则伦敦时间为7时.19.图示日后后的一个月内,地球公转角速度:()A.逐渐加快B.逐渐变慢C.先变慢,后变快D.先变快,后变慢【解析】C我们知道,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根据图中经度画出自转方向,我们发现从O点俯视,为逆时针,则O为北极点.此日为6月22日.地球公转速度7月初最慢,则一个月内应先变慢再变快.图表示不同地点6月22日的日落时刻与日照时数(阳光实际照射地面时数)之间的关系,回答2题。
20.位于南半球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D只有丁地昼夜长短状况与其他三地不同.21.甲地日照时数少于乙地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因素 B.昼夜长短C.海陆位置D.天气状况【解析】D影响日照时数因素除了昼长还与天气状况有关.22.右图为“我国某地某月两日太阳高度日变化示意图”。
该月可能是:()A.3月 B.6月 C.9月 D.12月【解析】A该地在我国(北半球),读图一个月内昼渐长,正午太阳高度变大,且这个月昼长接近12小时应为3月.23.若下图是城郊近地面大气环流示意图,则此环流对城市大气环境的作用是:()A.②对丙具有净化、增温作用B.①对甲具有净化、增湿作用C.②对乙具有增温、增湿作用D.①对乙具有减温、减湿作用【解析】B我们知道城郊热力环流近地面风总是由郊区吹向城市.可知乙是郊区,甲和丙为城市,郊区的风对城市有净化,降温,增湿的作用.图表示我国某地季节性积雪融化完毕日期等值线及水系分布。
读图回答3题。
24.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积雪融化完毕日期最早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解析】B根据等值线读数值.25.等值线在②处明显向北弯曲,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C.地形D.洋流【解析】C②为东北平原,地形影响融雪26.①、②、③、④四地中,年太阳辐射量最强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解析】D④为内蒙古高原,云少太阳辐射强读极锋(图中虚线)形成示意图,箭头为大气运动路线,完成2各题。
27.下列说法与图中实际情况相符的是:()A.①是西南风B.②是暖性气流 C.①是西北风 D.②是冷性气流【解析】D根据锋面倾斜方面判读①处于暖气团一侧,②处于冷气团一侧.28.受①气流影响明显的地区,不可能形成的气候类型是:()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C.地中海气候D.高山气候【解析】 B ①处为盛行西风带②处为极地东风带.温带季风气候所在地区不可能受盛行西风影响,其它地区均可能29.当下图中地区为低气压控制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该地区受东南信风控制,炎热干燥②该地区受西北季风控制,炎热多雨③亚欧大陆副极地低气压带被亚洲高压切断④亚欧大陆副热带高气压带被亚洲低压切断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解析】D澳大利亚北部存在低压,此时南半球处于夏季,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为西北季风,此时为北半球冬季.30.利马(秘鲁首都)是世界著名的“旱城”:街道上没有排水沟渠,房屋也没有雨檐,百货店中也没有雨具出售。
但一年之中,约有半年是大雾弥漫季节。
浓雾移动时,如霏霏细雨,当地人称这种浓雾为毛毛雨。
结合利马及周边区域图,与乙处所在气候区比较,丙处所在气候区的昼夜温差较大,主要是因为丙处:()A.白天大气的反射作用弱,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弱B.白天大气的吸收作用强,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弱C.裸地面积广,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强D.蒸发量大,云量多,大气保温作用强【解析】气温日较差考察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以及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当白天削弱作用弱,夜晚保温作用也弱时,气温日较差较大。
31.目前,某些城市在城郊建设人工生态林,此举的意义在于:()①减少风沙对城市的侵袭②避免郊区工厂的污染物带入城市③避免城市的污染物带到郊区④避免城市出现“热岛效应”A.③④B.①②C.①②④ D.①③④【解析】B减轻热岛效应要在市区种树而不是在郊区。
日本近海3月11日发生9.0级强烈地震,引发近10米大海啸,导致日本东北部的福岛核电站发生爆炸而产生核泄漏。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题。
32.在最初的几天内,核电站爆炸产生的放射性粉尘对我国及东亚其他地区几乎没有影响,其解释不正确的是:()A.此时东亚地区盛行东南风B.此时东亚地区盛行西北风C.日本地形多山地且呈东北西南走向 D.此时东亚地区盛行下沉气流【解析】A冬春季应盛行西北风。
33.初冬和早春,易有凌汛现象发生的是:()A.尼罗河 B、密西西比河 C、莱茵河 D、叶尼塞河【解析】D有凌汛的河流应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要有结冰期,二河流由低纬流向高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