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2013年东莞市中小学体育与健康优秀论文题目浅析影响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作者姓名:彭震单位:东莞市望牛墩镇望牛墩中学(盖章)地址:望牛墩镇(区);邮编:Emal:;联系电话编号[ ]浅析影响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及数理统计法,对影响东莞市初中生参与体育锻炼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
发现在校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练习的时间、器材不全、无适宜的项目、经费、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和解决。
关键词:东莞市望牛墩中学初中生体育锻炼调查与分析1.研究目的通过对东莞市望牛墩中学的初中生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情况的调查,发现一些问题,从而为他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有所帮助。
2.研究方法2.1文献资料法:通过上网,去图书馆查阅资料等途径收集了大量的有关信息,为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
2.2调查访问法:与教师和学生进行面谈,了解他们对课外体育锻炼的一些看法。
2.3问卷调查法:此次调查共发放100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730份.2.4数理统计法: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整理总合,统计出了各题目各选项的百分比,使我清楚地看到此次调查的结果,是我研究的可靠依据。
2.5逻辑分析法:通过对数据有效性的统计,进一步分析影响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因素的特点.3.结果与分析3.1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时男、女生比例及年级比例情况:表1 是否能够参与体育锻炼统计表初一初二初三男生% 80.0%85.2% 70.0%女生% 20.0%14.8% 30.0%从表1可以清楚地看出东莞市望牛墩中学初中学生各年级中男、女生参与体育锻炼比率差别较大,男生方面对于体育锻炼的热情很高,并能主动参与体育锻炼。
反观女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则要差很多。
根据被采访老师介绍,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一.女生对体育的兴趣比较低。
二.她们的身体素质及运动技能都要比男生差很多,所以适合她们的运动项目不是很多。
三.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女生就应该是文文静静的。
而男生天生好动,适合他们的运动项目(例如:足球、篮球等)又很多,自然会去主动锻炼。
我还通过上网查资料了解到:身体发展的性别差异大于智力发展的性别差异。
男女同学在身体发育的不同时期,在身体形态、机能水平、运动素质、运动功能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区别和各自的特点;而且男女学生在运动中的心理状态也有很大的不同。
因此,我们要考虑到男女学生的特征差异,引导他们找到合适自己的运动项目,找到自己的运动兴趣,使男女学生在各自的身体基础上都得到发展。
3.2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表2 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动机统计表初一初二初三男生% 女生% 男生% 女生%男生% 女生%提高身体素质70% 30% 65% 35% 78% 22%丰富业余生活 90% 10% 85% 15% 91% 9%增加人际关系 63% 37% 54% 46% 49% 51%完成体育达标 70% 30% 50% 50% 50% 50%提高运动成绩 90% 10% 88% 12% 68% 32% 其他 58% 42% 78% 22% 66% 34%调查发现(见表2),多数学生对体育锻炼还是有一定认识的,但认识与实际行动尚存在一定的差距,只有抓住学生的心理需要,才能将认识转化为锻炼身体的动力。
作为初中各年级男、女生参与体育锻炼动机比率都有所差别,形成了初中参与体育锻炼的多样性。
改革学校体育教育的观念,从初一入学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及自主体育锻炼的意识与习惯,并作为重点贯穿到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加强基础理论知识与基本技术的教学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体育各种手段,逐步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的意识与习惯。
在体育锻炼中,大部分学生以锻炼身体为主,在达到一定程度后便放弃体育锻炼.还有一些同学是以学校所规定的体育达标为标准进行体育锻炼,显得很被动.在男、女生体育锻炼的意识上不够统一,缺乏自觉性.3.3在体育锻炼时男、女生在项目和分布上的分析:表3 是否有你感兴趣的体育项目足球田径排球篮球游泳健美操其他男生% 79.8%90.0%67.0%88.0% 78.0%20.0% 91.0%女生% 20.2%10.0%33.0%12.0% 22.0% 80.0% 9.0%据学校老师介绍,男、女生在体育锻炼时区别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一.女生对体育的兴趣比较低。
二.她们的身体素质及运动技能都要比男生差很多,所以适合她们的运动项目不是很多。
三.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女生就应该是文文静静的。
而男生天生好动,从表3看出适合男生的运动项目比较丰富(例如:足球、篮球、田径等),自然会去主动锻炼。
反观女生在体育锻炼时所参加的体育项目比较匮乏,于是大多数女生只是被动的接受体育锻炼.同时我还通过上网查资料了解到:身体发展的性别差异大于智力发展的性别差异。
男女同学在身体发育的不同时期,在身体形态、机能水平、运动素质、运动功能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区别和各自的特点;而且男女学生在运动中的心理状态也有很大的不同。
因此,我们要考虑到男女学生的特征差异,引导他们找到合适自己的运动项目,找到自己的运动兴趣,使男女学生在各自的身体基础上都得到发展。
3.4影响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分析:3.4.1在体育锻炼动机上影响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据有关调查显示,2000年与1995年相比,我国学生的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性素质、爆发力素质、力量素质等均呈下降趋势,所以初中生能否自觉参加体育锻炼是一个严峻而又值得关注的问题。
体育是人们发展体能,获得运动技能,提高健康水平,形成乐观的生活态度的重要途径。
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关键是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培养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主动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
体育对学生当前的成长以及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是一种物质的基础,没有好的身体就不可能有美好的未来。
体育锻炼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既终身体育,终身体育是人们在一生中,为了多种需要不间断地进行多种形式的体育总合。
它还蕴涵着应该使家庭、社会、学校的体育紧密联系起来实现一体化的解释。
在体育锻炼动机上,更要着重开发学生的兴趣与自觉性,从而推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在走访的学校老师、学生了解到在体育锻炼时动机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学生心理上也起着支配作用.3.4.2学生自身方面对参与体育锻炼的影响:表4 不能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统计表学习压力大体育设施有限对体育不感兴趣其他35.8% 24.6% 22.5% 17.2%另外,我又对不能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同学提出了问题(见表4),可以发现占百分比比率最大的是学习压力大。
现在虽然提倡的是素质教育,但由于升学机制的改革,使人们的竞争意识变得越来越强,促使学生的学习压力加大,课业负担加重,从而导致学生没有时间或精力去参加体育锻炼。
其实,这也是人们的认识上的误区,体育活动是调节脑力活动的有效方法,而且也是“适应紧张的学习生活和未来参加快节奏工作应具备的社会适应能力之一”。
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和前苏联心理学家巴普洛夫都曾指出:如果不锻炼身体的话,那么头脑是工作不好的。
所以,我们中学生要转变思想上的片面认识,端正锻炼态度。
其次,体育设施的有限也是学生不能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客观因素,但这是一项比较大的社会问题,需要整个社会都来关注体育事业,为体育事业营造一片良好的空间。
但我认为这并不能成为一个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像有些体育锻炼项目对场地、设备的要求则不是很高,比如说慢跑、打羽毛球等。
而学生对体育没有兴趣则是他们不能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的主观因素。
于是,我们进一步提出问题(见表5),便于了解学生们在课余时间的兴趣和爱好。
表5 课余时间主要从事的活动统计表学习体育运动电脑休息其他12.3% 21.7% 15.8% 33.8% 16.4%我们可以看到在我们的闲暇时间里,从事体育运动的人数仅占到了被调查总人数的 1/5,另外将近4/5的人在闲暇的时间里从事的都是学习、电脑、休息等一些比较静的活动,再加上平时都坐在教室里,呼吸不到新鲜空气,没有很多的时间做锻炼。
于是,这4/5的人的身体素质开始下降,这严重危害到了他们的健康,降低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学生参加体育运动有无兴趣,直接影响他们从事体育运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也决定着体育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只要学生对参加体育锻炼有了兴趣,就会把体育锻炼视为自身的需要,积极开展体育运动,刻苦进行锻炼,克服主、客观困难,逐步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运动水平和健康水平。
为了更清楚了解学生的锻炼情况,我还调查了同学们每天所能保证的运动时间(见表5)。
表6 每天所能保证的运动时间(包括:课间操,体育课,课外活动,课余锻炼)统计表30分钟左右一小时左右 1.5小时以上运动时间不固定28.7% 23.0% 10.5% 37.8%据国家颁布贯彻体育工作条例中指出:每个中学生每日应保证一个小时的锻炼时间。
也就是说只有1/3学生可以达到应有的锻炼时间(见表6)。
其实,运动锻炼并非一定要到特定的场所去,只要真正重视,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
譬如,每日去学校上学,若距离不太远,就可以步行或骑车。
又如,每天在学习空余时间里,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些简单的体育锻炼,既能使身心放松,又能强身健体。
3.4.3学校方面、家庭方面、社会方面对学生体育锻炼的影响分析: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意识不够,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学校在宣传方面不够重视。
请看表7表7 认为学校对体育运动的宣传力度统计表大力宣传力度一般消极应付19.8% 68.1% 12.1%大部分同学认为,学校对体育运动的宣传力度一般。
学校对体育活动的宣传大多是存在于形式上,没有把培养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落实到实处,而主要宣传的是学习,忽视了体育活动的重要性。
其实体育锻炼本来对学习有促进作用,学习一些体育锻炼的基本知识可以指导我们正确的参加体育活动。
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处在青年时代的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表8 在体育活动时间上是否足够统计表足够一般很少22.8% 42.8% 44.6%从表8看出,有44.6%的学生表示对学校安排的锻炼时间感到不够。
我认为,大量的作业挤掉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初中学生除了上体育课和上操以外,可以用来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少之又少。
我们又进一步向初中学生调查了单纯靠学校所安排的运动时间是否能够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表9)结果认为不能和不清楚学生占到80.7%。
表9 认为单纯靠学校所安排的运动时间是否能够达到锻炼身体统计表能不能不清楚19.3 % 56.8 % 23.9%所以,学生在学校锻炼时间的有限,加之锻炼项目的单一,对于初中学生锻炼身体的效果不明显。
表10 认为体育课的内容是否能引起体育锻炼兴趣统计表能不能不清楚23.1 % 30.8 % 46.1%根据对表10的分析得出,有30.8 %学生认为体育课的内容提不起兴趣,还有46.1%学生认为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