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诗歌朗诵会资料

诗歌朗诵会资料

诗歌中的颜色2,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3,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4,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5,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6,日照香炉生紫烟。

7,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春风又绿江南岸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有约》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贺知章《咏柳》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唐】王维《红豆》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唐】王维《送别》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唐】王湾《次北固山下》诗歌中的数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三千尺和九天的含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夜和千树万树的含义)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三四点和一两声的含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门前六七树,八九十枝花一别之后两地相悬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相思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啊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据说这是西汉卓文君在给夫君司马相如诗歌中的最最寂静的环境:“千上鸟飞绝,万径人综灭。

”最难找的人-----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最强的春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最多的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最多的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最多的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伸出墙头来头迎春绿卡热恋中的情侣丝丝都是绿快马送荔枝一觉到天亮淡看四季1.红杏枝头春意闹宋代宋祁《玉楼春·东城渐觉春光好》一词中有一句曰:“红杏枝头春意闹”。

后代评论者极为推崇其中的“闹”字,刘体仁《七颂堂词绎》认为:“‘红杏枝头春意闹’,一闹字卓绝千古。

”因为这个“闹”字生动的表达了春天的生动景色,并唤起了读者无限的遐想,也就是红杏枝头有何许春意,并最终以小见大的让人联想整个春意。

从而突出了整首词的境界。

所以近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价这首词时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也。

”2.曹植的故事曹植是曹操的小儿子,从小就才华出众,很受到父亲的疼爱。

曹操死后,他的哥哥曹丕当上了魏国的皇帝。

曹丕是一个忌妒心很重的人,他担心弟弟会威胁自己的皇位,就想害死他。

有一天,曹丕叫曹植到面前来,要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以证明他写诗的才华。

如果他写不出,就等于是在欺骗皇上,要把他处死。

曹植知道哥哥存心要害死他,又伤心又愤怒。

他强忍着心中的悲痛,努力地想着想着……果然,他就在七步之内作了一首诗,当场念出来: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3.咏雪这是东晋时代的事:政治家谢安和侄儿谢朗、侄女谢道蕴在一起,正赶上天降大雪,白茫茫一片,非常壮观。

谢安对两个孩子说:“你们看这雪像什么,比喻一下我听听。

”谢朗想了想,说道:“散盐空中差可拟”谢道蕴紧接着说道:“未若柳絮因风起”一个比喻为空中散盐,一个比喻为风吹柳絮,哪个好呢?谢安认为侄女的好。

这是有道理的。

把飞雪比作“散盐”,无非是告诉别人雪是白的,而比作“吹絮”,却能给人一种轻盈的美感,增强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并不把雪的比喻停留在表面现象,而进一步挖掘富有诗意的内涵,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因此,谢道蕴的比喻远胜过谢朗。

4. 因诗得祸南北朝宋朝的谢灵运是个著名的山水诗人。

他在永嘉(今浙江温州)当郡守时,有一年得了大病,病好以后登楼赋诗,作了有名的《登池上楼》,其中有两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不知什么人给打了"小报告",说这两句诗是含沙射影,攻击朝廷。

理由嘛,据说是这样的:池塘,是蓄水的地方,水可以代表"王泽"(皇恩雨露),如今"生春草",必定没有水,那是影射皇恩不再浩荡了。

按《诗经》所记载,一种虫子叫,就变一种气候;以此推广开来,鸟叫变了,气候也该变了,那么,园中柳树上"变鸣禽",就是影射江山要变。

按这种"解释",谢灵运成了罪大恶极的人,皇上自然要缉拿。

谢灵运拒捕反抗,在广州兵败被杀。

肆意歪曲原意,无中生有加罪,酿成了诗祸。

5.点金成铁南北朝梁朝诗人王籍《入若耶溪》诗中,有两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当时,人们认为这两句诗十分精彩,是"文外独绝"。

可他的诗传到宋朝,有人产生了疑问:没有声音,才是幽静;鸟鸣有声,岂能幽静?于是认为应改为"一鸟不鸣山更幽。

"黄庭坚知道了,对这改诗的人说:"经你这一改,就点金成铁了。

"且不说五言与七言句式的不同,就意思来讲,鸟鸣说明人迹稀少,才显出山林的幽静来;倘若"一鸟不鸣",显得死寂"了。

6. 江郎才尽江淹是南北朝时梁朝的著名诗人、作家。

小时候,家中贫寒,常受人欺凌,他便发愤读书,成为赫赫有名的少年才子。

他写了不少好诗句,如:玉柱空掩露,金樽坐含霜。

一闻苦寒奏,再使艳歌伤。

——《望荆山》宁知霜雪后,独见松竹心。

——《效古》可是后来他却写不出好诗文来了,人们说是“江郎才尽”。

据说,江淹曾做过一个梦,梦中见到大诗人郭璞。

郭璞说,我送你的五色笔,该还我了吧?江淹不得不送还五色笔。

自此以后,他没有灵气十足的笔,便写不出好文章了。

这当然是不可信的。

江淹之所以“才尽”,是因为他出名以后,作了大官,脱离了生活,脱离了群众,没有了奋斗的精神。

7.北方有佳人汉朝有个艺人李延年,能歌善舞,而且常常唱一些自己创作或改编的歌曲,令人耳目一新。

因此,汉武帝很喜欢他,每回宫中设宴,总要把他召来表演。

这一天,皇宫里又是轻歌曼舞,丝竹声声。

汉武帝一边开怀畅饮,一边观赏着宫女们翩翩的舞姿。

过了一会儿,一个身材修长、相貌英俊的青年出场了,他就是李延年。

皇帝微笑地看着他,今天李延年显得比往常更加神采奕奕,白净的脸上透着一层淡淡的红光。

李延年向皇上请了安,就飘然起舞,引吭高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哦?”汉武帝放下酒杯,身子略略前倾,注意地听着。

李延年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望着皇帝,继续唱道:“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一曲歌毕,余音袅袅。

汉武帝惊叹道:“啊!世界上难道真有这样的美人吗?”显然,皇帝是被李延年的歌打动了。

“禀告皇上,这位绝代佳人就是我的亲妹妹。

”李延年看出皇帝的意思,不失时机地说。

其实,李延年就是为了引荐妹妹,才作这首歌的。

“快,快把她接到宫里来!”汉武帝急切地说。

这样,李延年的妹妹就被召进宫去。

皇帝一看,果然是一个美丽绝伦的女子,并且同她哥哥一样能歌善舞,心中便非常喜欢,对她倍加宠爱。

这女子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李夫人”。

她哥哥作的那首诗后来就叫《李延年歌》,“倾国倾城”也成了一个形容美貌女子的成语。

8. 奇花天上来唐乾德年间,永州(在湖南)来了一位新的知州,叫王伸。

他刚到任,就有一个和尚乾康求见。

王伸一见,这和尚又老又丑,心里就有点不大高兴,便跟他说有事快讲,自己公务繁多,不能长谈。

乾康恭恭敬敬地捧上一本诗集,说:“这是我的作品,请大人指教。

”王伸想:长得这么难看,还能写诗,我得试试他。

他连翻都没翻,便把诗集放在一旁,说:“你看,外边的积雪刚刚化,你以此为题,作一首诗我听听。

”和尚一点也不生气,立刻作了一首,念道:六出奇花已住开,郡城相次见楼台。

时人莫把和泥看,一片飞从天上来。

大意是说:六瓣的雪花,早已不下了,城内的楼台房屋又能看得清清楚楚。

雪开始化成水,人们不要把它看成泥水,那可是从天上来的奇物呢!实际上这是借机规劝王伸不要把雪花看成泥水。

王伸听了,大为惊奇,连忙起立,扶和尚坐到离自己近一点的地方,说:“是呵,是呵,我怎么能够以貌取人呢?”9.李清照与赵明诚的故事一年重阳节,李清照作了那首著名的《醉花阴》,寄给在外当官的丈夫:“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秋闺的寂寞与闺人的惆怅跃然纸上。

据《嫏环记》载,赵明诚接到后,叹赏不已,又不甘下风,就闭门谢客,废寝忘食,三日三夜,写出五十阙词。

他把李清照的这首词也杂入其间,请友人陆德夫品评。

陆德夫把玩再三,说:“只三句绝佳。

”赵问是哪三句,陆答:“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