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有效提高幼儿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

如何有效提高幼儿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

如何有效提高幼儿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
如何有效提高幼儿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
音乐欣赏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培养幼儿音乐兴趣、开阔音乐视野、丰富情感世界。

但是,现在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对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比较薄弱。

那么,如何有效提高幼儿音乐欣赏能力呢?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为欣赏音乐作品做好准备,这是首要条件;创造良好的音乐欣赏环境,激发幼儿感受音乐的兴趣;采用“多通道参与模式”提高幼儿音乐欣赏能力;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情感教育问题的把握;在日常生活中渗透音乐欣赏活动,提高幼儿鉴赏水平。

总之,我们要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接触音乐、参与音乐、感受音乐的机会。

一、重视培养幼儿音乐欣赏能力的必要性。

音乐欣赏是幼儿园音乐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是指通过聆听音乐作品获得审美享受的音乐活动。

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胜于再现音乐的能力,由于幼儿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幼儿音域狭窄不能唱难度大的歌曲,很多幼儿不会演奏乐器……但他们却能感受自己所不能唱,不能演奏的歌曲与乐曲。

卡尔·奥尔夫认为:“完全没有音乐感觉的孩子是罕见的,几乎每个孩子都能理解和享受音乐。

”开展音乐欣赏活动,能使幼儿接触更多的优秀作品,开阔他们的眼界,提高幼儿的感受力、理解力,丰富幼儿的想象力,使幼儿养成良好的欣赏习惯、健康的审美态度。

使幼儿在美的享受、美的陶冶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教育。

音乐欣赏还可以引起儿童对音乐的爱好,既可以培养幼儿有良好的听觉能力和音乐记忆力,又能够丰富幼儿对音乐的联想力和想象力,还能增强幼儿对情感的体验能力及音乐直觉能力。

随着幼儿音乐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提出了“艺术领域的基本精神是向传统的艺术教育挑战,要在全国范围内建树新的艺术教育理念。

”目前,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在音乐教学中较注重培养幼儿学唱歌的能力,而忽略了对幼儿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

有的老师虽然也在幼儿中开展音乐欣赏活动,但对如何有效的进行音乐欣赏活动并不清楚,有像走过场的味道。

有的老师甚至将音乐欣赏活动上成歌唱活动,而忽略了音乐欣赏教材本身的价值。

二、有效提高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

如果孩子缺乏必要的音乐欣赏能力,那么,音乐的美感就不能为幼儿所感受,音乐本身也会黯然失色。

因此,要全面完成音乐教育的任务,音乐活动就必须重视音乐欣赏这一环节。

那么,如何有效提高幼儿音乐欣赏能力呢?
(一)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为欣赏音乐作品做好准备。

生活经验是感受音乐作品的基础。

幼儿在欣赏音乐作品时,首先,离不开生活实践和认知能力,因此,丰富幼儿有关知识经验是幼儿对音乐产生想象力和联想的基础。

选择与幼儿年龄特点、接受能力相吻合的作品是接受欣赏内容的前提,教师在准备给幼儿欣赏某首歌曲或乐曲前,应了解幼儿在这方面的知识经验是否欠缺,如有不足要设法组织一些活动,如让他们观看图片,给他们介绍有关知识、讲讲故事甚至外出参观等,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如:欣赏歌曲《小白兔和大黑熊》时,我就提前给幼儿讲述故事,让他们理解故事内容,培养他们的情节情绪和想象力,然后再欣赏。

当出现欢快跳跃的音乐时,孩子们双手竖起两个手指,高兴地蹦跳着,表示小白兔愉快地玩耍,当出现缓慢笨重的音乐时,孩子们做出大黑熊走路的样子,他们能准确地表达对两段不同性质
音乐的感受。

(二)创造良好的音乐欣赏环境,激发幼儿感受音乐。

我们应注意随时让孩子在各种环境下体验音乐、理解音乐,活跃他们的音乐思维,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美国著名的音乐家艾伦·科普兰说得好“你要理解音乐,再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了”。

在班上我注意创设一种美好的音乐欣赏环境,使幼儿自然而然、潜移默化地接受音乐的洗礼。

这种氛围是多方面的,可听、可见、可感、可想,例如:我在班上的音乐区摆设了各种乐器:如铃鼓、圆舞板、小铃等。

设计欣赏活动时,我注意创设与乐曲风格相吻合的情境,将其思想感情引入欣赏作品的情景。

唤起幼儿的有关联想。

如欣赏《摇篮曲》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氛围:一个宁静的夜晚,月亮高挂、星星闪烁,妈妈正边哼着曲子边哄宝宝睡觉。

整个环境洋溢着母爱与亲情。

很快,幼儿被这优美、温存、安宁的氛围所感染,沉浸在无比温馨的气氛中,以景引情,以情带动,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从而激发了幼儿的兴趣,提高了欣赏的质量。

(三)采用“多通道参与模式”提高幼儿音乐欣赏能力。

“多通道”即帮助幼儿打开尽可能多的感知通道,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不仅仅使用听觉,而是同时调动多种感官来丰富、强化所听到的音乐内容。

教师、幼儿对音乐欣赏活动的积极态度初步形成,并有效地提高了教师和幼儿感知、理解音乐作品的能力。

1.运用语言手段来帮助幼儿理解音乐作品、表现音乐作品。

语言是人类进行交流、表达情感的重要工具,在音乐欣赏中恰如其分地运用儿童化、形象化的语言,能激发起幼儿欣赏乐曲的欲望。

比如以故事的形式,将歌曲的题材内容编成形象的,具有感染力的故事形式导入,揭示歌曲的形象和思想内容,既创设了情景,又可大大增强欣赏的愿望。

如在欣赏《摇篮曲》中,摇篮曲的旋律起伏不大,节奏均衡,速度徐缓,音乐形象亲切而温存。

于是,我先让幼儿听音乐感受“你感觉怎么样?”、“在梦里你们见到了什么?”然后请幼儿闭上眼睛欣赏,每听完一次让幼儿将感受说出来,“我看见妈妈抱着我,在月亮上飞啊飞”、“我睡着了,做了个美妙的梦,有甜甜的冰棍,美丽的糖果……”。

孩子们自由地说出自己奇妙的想法。

在我的鼓励、肯定下,平时不爱开口的幼儿都能逐步参与这样的欣赏活动中,唤起共鸣,自由感受。

2.通过绘画、图谱等视觉参与,帮助幼儿欣赏音乐。

黑格尔在《美学》一书中言简意赅地说出了音乐和绘画的关系:“音乐和绘画有较密切的亲族关系,两门艺术里内心生活的表现都占较大比重,绘画可以越过边境进入音乐的领域。

”这充分说明了绘画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图画。

由此可见,适当地运用绘画、图谱等视觉参与对帮助幼儿欣赏音乐是大有裨益的。

例如,在欣赏音乐作品《水族馆》时,我鼓励幼儿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结果,有的孩子画出了一条条欢快游玩的小鱼;有的孩子画出了一根根婀娜多姿的水草;还有的画出了吹着泡泡唱着歌的游鱼,充分展现出一幅热闹的水族景象。

3.鼓励幼儿用舞蹈、动作等肢体语言来表达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新《纲要》中指出:“艺术活动是幼儿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要使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

”幼儿的知识面和联想还不够丰富,但在音乐欣赏中对音乐情绪的直接感受能力并不差,而且自我表现欲望很强。


赏能力。

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的摸索、总结,善于学习、思考, 积累音乐教学经验,并逐步形成新观念、新思想、新经验,才能使音乐欣赏教育不断创新,不断发展!音乐家冼星海曾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

”假如音乐是清泉,就让它在孩子们心中流得更欢;假如音乐是熔炉,就让它在孩子们胸中烧得更旺。

我们要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接触音乐、参与音乐、感受音乐的机会。

让音乐成为孩子人生中最大的快乐,让孩子们真正深入音乐艺术的殿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