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必修五——线性规划无数个最优解问题、乘1问题-答案

必修五——线性规划无数个最优解问题、乘1问题-答案

必修五——线性规划无数个最优解问题、乘1问题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D
2.A
3.C
4.C
5.A
6.B
7.D
8.B
9.C 10.B 11.B
【解析】
1. 解:作出不等式组{x +y ≥1
x −y ≥−12x −y ≤2
表示的平面区域,
得到如图的△ABC 及其内部,其中A (1,0),B (0,1),C
(3,4)
设z =F (x ,y )=ax +by (a >0,b >0),将直线l :z =ax +by
进行平移,
当l 经过点C 时,目标函数z 达到最大值
∴z 最大值=F (3,4)=3a +4b =7,可得17(3a +4b )=1因此,3a +4b =17
(3a +4b )(3a +4b )=17(25+12b a +12a
b )
∵12b
a +12a
b ≥2√12b
a ⋅12a
b =24∴17(25+24)≥17×49=7,
即当且仅当a =b =1时,3a +4b 的最小值为7故选:D
作出题中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得如图的△ABC 及其内部,再将目标函数z =ax +by 对应的直线进行平移,可得当x =3,y =4时,z 最大值为3a +4b =7.然后利用常数代换结合基本不等式,可得当且仅当a =b =1时,3a +4
b 的最小值为7.
本题给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在已知目标函数z =ax +by 最大值为7的情况下求3a +4b 的最小值.着重考查了运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和简单的线性规划等知识,属于中档题.
2. 解:满足约束条件{x +y −4<0y ≥x x ≥0的可行域如下图所示
∵y−5x−1表示可行域内一点(x ,y )与P (1,5)连线的斜率
又∵k PA =5−41−0=1,k PB =5−22−1=-3,
∴y−5x−1的范围是(-∞,-3)∪(1,+∞)
故选A
画出满足约束条件的可行域,分析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数形结合即可分析出目标函数的取值范围.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简单线性规划的应用,其中分析出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是表示可行域内一点(x ,y )与P (1,5)连线的斜率是解答的关键.
3. 解:由约束条件{y ≥0
y −x +1≤0y −2x +4≥0作出可行域如图,
由z =y -ax (a ≠0),得y =ax +z ,
∵a ≠0,
∴要使z =y -ax (a ≠0)取得的最优解(x ,y )有无数个,
a 不能为负值,当a >0时,直线y =ax +z 与线段AC 所在直线重合时,使z =y -ax 取得最大值的最优解有无数个;
直线y =ax +z 与线段BC 所在直线重合时,使z =y -ax 取得最小值的最优解有无数个.
综上,要使z =y -ax (a ≠0)取得的最优解(x ,y )有无数个,则a =1或2.
故选:C .
由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化目标函数为直线方程的斜截式,结合可行域即可看出使z =y -ax (a ≠0)取得的最优解(x ,y )有无数个的a 值.
本题考查了简单的线性规划,考查了数形结合的解题思想方法,是中档题.
4. 解:依题意,满足已知条件的三角形如下图示:
令z =0,可得直线x +my =0的斜率为-1m , 结合可行域可知当直线x +my =0与直线AC 平行时,
线段AC 上的任意一点都可使目标函数z =x +my 取得最小值,
而直线AC 的斜率为1−33−1=-1,
所以-1m =-1,解得m =1,
故选C .
增加网友的解法,相当巧妙值得体会!请看:
依题意,1+3m =5+2m <3+m ,或1+3m =3+m <5+2m ,或3+m =5+2m <1+3m 解得m ∈空集,或m =1,或m ∈空集,
所以m =1,选C .
评析:此解法妙在理解了在边界处取到最小值这个命题的内蕴,区域的三个顶点中一定有两个顶点的坐标是最优解,故此两点处函数值相等,小于第三个顶点处的目标函数值,本题略去了判断最优解取到位置的判断,用三个不等式概括了三种情况,从而解出参数的范围,此方法可以在此类求参数的题中推广,具有一般性!
将目标函数z =x +my 化成斜截式方程后得:y =-1m x +1m z ,若m >0时,目标函数值Z 与直线族:y =-1m x +1m z 截距同号,当直线族y =-1m x +1m z 的斜率与直线AC 的斜率相等时,目标函数z =x +my 取得最小值的最优解有无数多个;若m <0时,目标函数值Z 与直线族:y =-1m x +1m z 截距异号,当直线族y =-1m x +1m z 的斜率与直线BC 的斜率相等时,目标函数z =x +my 取得最小值的最优解有无数多个,但此时是取目标函数取最大值的最优解为无数个,不满足条件. 目标函数的最优解有无数多个,处理方法一般是:①将目标函数的解析式进行变形,化成斜截式;②分析Z 与截距的关系,是符号相同,还是相反;③根据分析结果,结合图形做出结论④根据斜率相等求出参数.
5. 解:由题意,使目标函数Z=ax -y (a >0)取得最大值,而y =ax -z
即在Y 轴上的截距最小;
所以最优解应在线段AC 上取到,故ax -y =0应与直线AC 平行.
∵k AC =3−14−1=23,
∴a =23,
故选:A .
由题设条件,目标函数Z=ax -y (a >0),取得最大值的最优解有无数个知取得最优解必在
∴1a +2b =(1a +2b )(2a +b )=4+b a +
4a b ≥4+2√b a ⋅4a b =8,
当且仅当b =2a =12时,取等号,
∴1a +2b 的最小值为8. 故选B .
由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并找出目标函数取得最大值时的条件,进而利用基本不等式的性质即可求出.
本题考查线性规划的有关内容及基本不等式的运用,确定2a +b =1,正确运用基本不等式是关键.
9. 解:由题意,z =mx +y (m >0)在平面区域内取得最大值的
最优解有无数多个,
最优解应在线段AC 上取到,故mx +y =0应与直线AC 平行
∵k AC =3−22
5
5−1
=-720, ∴-m =-720,
∴m =7
20,
故选C .
目标函数Z=mx +y ,取得最大值的最优解有无数个知取得最优解必在边界上,目标函数的截距取得最大值,故最大值应在左上方边界AC 上取到,即mx +y =0应与直线AC 平行;进而计算可得m 的值.
本题考查线性规划的应用,目标函数的最优解有无数多个,处理方法一般是:①将目标函数的解析式进行变形,化成斜截式②分析Z 与截距的关系,是符号相同,还是相反③根据分析结果,结合图形做出结论④根据斜率相等求出参数.
10. 解:满足约束条件{y −2x ≤0
2y −x ≥0x +y −3≤0.
的平面区域如图
示:
因为z =mx +y 在平面区域上取得最小值的最优解有无
穷多个,
所以m =12.
只有过点(0,0)时,z =mx +y 有最小值0.
故选 B .
先有z =mx +y 在平面区域{y −2x ≤02y −x ≥0x +y −3≤0.
上取得最小值的最优解有无穷多个找出m =12.再把
对应的平面区域画出,借助与图形找到此时z 的最小值即可.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简单线性规划的应用.在取得最值的最优解有无穷多个时,目标函数通常与线性约束条件中的某一条线平行.
11. 解:作出不等式组{3x −y −2≤0
x −y ≥0x ≥0,y ≥0
对应的平面
区域如图:
由z =ax +by (a >0,b >0)得y =-a b x +z b , 则直线的斜率k =-a b <0,截距最大时,z 也最大.
平移直y =-a b x +z b ,由图象可知当直线y =-a b x +z b ,经
过点A 时,
直线y =-a b x +z b ,的截距最大,此时z 最大,
由{3x −y −2=0x −y =0
,解得{x =1y =1, 即A (1,1),
此时z =a +b =2,
即12(a +b)=1,
∴1a +1b =(1a +1b )(
a+b 2)=1+12(b a +a b )≥2, 当且仅当a b =b a ,即a =b =1时取等号,此时m =2,
y =sin (mx +π3)=sin (2x +π3)的图象向右平移π6后的表达式为:y =sin [2(x -π6)+π3]=sin 2x . 故选:B .
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利用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确定z 取最大值点的最优解,利用基本不等式的性质,利用数形结合即可得到结论.
本题主要考查线性规划的应用,利用z 的几何意义先求出最优解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利用基本不等式的解法和结合数形结合是解决本题的突破点.同时考查三角函数的图象的平移变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