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大气运动规律
(1)A (2)A
关闭
解析 解析
答案
专题大气运动规律
高考能力解读
高考核心突破
高考能力提升
核心突破点二 天气系统的判读
能力考查方向
,综合 本能力点多以等压线分布图、天气系统图或天气统计资料为载体 考查各类天气系统的知识,旨在考查获取和整合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 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专题大气运动规律
解析
(1)B (2)D
关闭
解析
答案
专题大气运动规律
高考能力解读
高考核心突破
高考能力提升
2.(2014· 浙江五校联考)读某地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气压分布图(单 位 :hPa),完成下列各题。
(1)若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构成热力环流,则流动方向为( A.O→P→ M→N→O B.P→O→M →N→P C.M→N→P →O→M D.N→M→O→P→N
关闭 风,这一转向出现在 10~12 时,且该时间段风速不断加快,所以冷锋过境的时间可能为上午。 (1)B (2)A
解析 解析
答案
专题大气运动规律
高考能力解读
高考核心突破
高考能力提升
能力突破点三 气候的成因与判读
能力考查方向
近地面,则 a 处为副热带高气压带,空气下沉是空气运动的结果,而不是气温低才收缩下沉,故 A 项错误;中纬环 流中没有赤道低气压带,b 处应为副极地低气压带,故 B 项错误;③处为西风带,北半球为西南风,南半球为西北 风,该题无法确定位于哪一半球,C 项错误;地中海气候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下形成的,a 处为西 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界处,因此该处附近可能形成地中海气候,故选 D 项。
专题大气运动规律
高考能力解读
高考核心突破
高考能力提升
能力突破模型
【典例 2】 (2014· 江苏高考,5~6) 下图是 2014 年 4 月 30 日 20 时海平 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专题大气运动规律
高考能力解读
高考核心突破
高考能力提升
(
【分析推理】 (1) 图中虚线范围内出现沙尘天气 第一步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其中最易发生沙尘暴的地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锋面过境时,M 地可能出现的天气变化是( ) A.气温升高,出现降水 B.气温降低,天气转晴 C.风力增强,出现降水 D.风力减弱,天气转阴 第二步: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
专题大气运动规律
高考能力解读
高考核心突破
高考能力提升
核心突破点一 大气的受热过程
能力考查方向
本能力点多以大气的受热过程图或具体的生活情境为载体,考查大气 ,旨在考 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与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及在现实中的应用 ,难度较小。 查读图获取和整合有效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专题大气运动规律
高考能力解读
大气中(
)
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 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减少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 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
专题大气运动规律
高考能力解读
高考核心突破
高考能力提升
方法指导 1. 大气的受热过程可归纳为下表。
过程 太阳暖 大地 大地暖 大气 大气还 大地 具体过程
太阳辐射到达地面 ,地面吸收后增温 地面增温后形成地面辐射 ,大气吸收地面辐 射后增温 大气增温后形成大气辐射 ,其中向下的部分 称为大气逆辐射 ,它将大部分热量还给地面
高考核心突破
高考能力提升
1 . 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
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 ,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 状况、下垫面性质等方面分析。 (1)地势高低:地势高? 大气稀薄? 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 保温作用都弱? 昼夜温差大。 (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 温作用都弱? 昼夜温差大。 (3)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 地面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 昼夜 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
专题大气运动规律
高考能力解读
高考核心突破
高考能力提升
3.等压面的判读与应用 热力环流形成过程中,因地面冷热不均, 等压面发生弯曲,其特点为 :高压区的等压 面向上凸,低压区向下凹 ;近地面气压与高 空气压高低值相反,呈轴对称分布,如下图 所示。 依据上图所示的等压面的弯曲状况,我 们可以看出 : ①判断近地面的冷热分布及气温高低状况:近地面等压面上凸的为受 冷地区,气温较低,等压面下凹的为受热地区,气温较高。 ②判断水平气流运动方向 :气流由等压面上凸的地方流向等压面下凹 的地方。 ③判断近地面的天气状况 :近地面等压面上凸的地方多晴朗天气,等压 面下凹的地方多阴雨天气。
热量来源 太阳辐射是地面的直 接热源 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 要、直接的热源 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 量还给地面
2.在学习大气的受热过程时要注意两个作用 :一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削弱作用 ,二是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专题大气运动规律
高考能力解读
高考核心突破
高考能力提升
能力迁移训练
1.(2014· 江苏无锡高三期中)右图表示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 各题。
专题大气运动规律
高考能力解读
高考核心突破
高考能力提升
(2)根据冷、暖锋移动方向判断南、北半球。 从下图中可知,冷锋向西北方向移动,说明其南侧为冷气团,北侧为暖气 团,根据北热南冷可知,此图为南半球的锋面气旋。
(3)根据雨区位置判断南、北半球。 锋面雨区主要位于冷气团一侧,因此根据雨区能判断出冷、 暖气团的位 置,进而能判断出南、北半球。如下图根据雨区可判断出北侧为冷气团,南 侧为暖气团,根据北冷南热可知,此图为北半球锋面气旋。
高考能力提升
方法指导冷锋、暖锋的区分 (1)根据锋的符号来判断。 若天气形势图中出现符号 是锋前,也是锋的移动方向;若出现符号 一侧是锋前,也是锋的移动方向。 (2)根据冷、暖气团运动方向来判断。 ,则表示冷锋,且有三角锯齿的一侧 ,则表示暖锋,且有半圆形的
若冷气团的运动只有向暖气团一个方向,说明冷气团势力强,应为冷锋 ; 若冷气团遇到暖气团时有回转运动,则说明暖气团势力强,为暖锋。
专题大气运动规律
高考能力解读
高考核心突破
高考能力提升
第二步 :解读信息 能力目标解读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直接吸收较少,而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地 【分析推理】 面辐射使大气增温 ,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减少。 第一步 :获取信息 【答案】 B · 1】 ( 2013 , 【典例 北京文综,5)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
(b)
专题大气运动规律
高考能力解读
高考核心突破
高考能力提升
(1)图(a)中( ) A.①比②风速大 B.①比③云量少 C.②比③气压低 D.②比④气温高 (2)锋通过④地的时间可能为( ) A.上午 B.下午 C.傍晚 D.夜间
关闭
第(1)题 ,看图可知:①处比②处等压线稀疏 ,水平气压梯度力小 ,所以①处比②处风速小 ;① 处位于高压中心附近 ,多为晴朗天气,③处位于低压中心 ,多为阴雨天气 ,所以①处比③处 云量少 ;②处气压为 1 015~1 020 百帕之间,③处为 1 000~1 005 百帕之间 ,所以②处比③处 气压高 ;②处位于冷锋的后方,受冷气团控制,④处位于冷锋的前方 ,受暖气团影响 ,所以② 处比④处气温低。 第(2)题,由图可知: 通过④地的锋为冷锋 ,冷锋过境时 ,风向逐渐转为偏北
1.干旱地区气候干旱,植被稀少,沙源丰富,为风沙活动提供了沙源,如果 多大风则容易出现沙尘暴。 2.冷锋过境会出现雨雪、大风等天气,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3.风力大小 :在同一幅图中等压线越密集,单位距离间的气压梯度力越 大,风力越大。 【答案】 (1)B (2)C
专题大气运动规律
高考能力解读
高考核心突破
)
专题大气运动规律
高考能力解读
高考核心突破
高考能力提升
(
(2)下面图中正确表示 N 地在垂直方向上等温面与等压面配置的是 )
关闭
第(1)题 ,由图中四点的位置,区分其海拔高低、气压值的大小。 O、P 位于高空,海拔相同 , 气压不同 ;M、N 海拔低 ,气压 M 高于 N,故 A 项正确。第 (2)题 ,N 地位于近地面,气压低、 气温高,故 A 项正确。
专题大气运动规律
高考能力解读
高考核心突破
高考能力提升
2.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 甲烷等) 排放 增多 吸收地 面辐射 增多 气温 升高 全球 变暖 (2)在农业中的应用。 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利用烟雾防霜冻;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 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
高考能力解读
高考核心突破
高考能力提升
(5)根据气温、气压的变化来判断。
专题大气运动规律
高考能力解读
高考核心突破
高考能力提升
能力迁移训练
1.(2013· 北京文综,6~7)下图(a)为某日 08 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 :百 帕),图(b)显示④地 24 小时内风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a)
(1)若此图表示大气热力环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压 a 地低于 b 地 B.气温 a 地低于 b 地 C.若该环流发生在城市,则 a 是市区,b 是郊区 D.若该环流发生在沿海,则 a 是陆地,b 是海洋
)
专题大气运动规律
高考能力解读
高考核心突破
高考能力提升
(2)若此图代表三圈环流中的中纬环流,a、b 位于近地面,则下列说法 关闭 ( (1)题,考查热力环流的原理。若示意图表示大气热力环流 ) 正确的是 第 ,则 a 处气流下沉,应该是低温区,气流下沉形 A.a 处因气温低导致空气收缩下沉 成高压,b 处气流上升,应该是高温区,空气膨胀上升,扩散形成低压,故 A 项错误,而 B 项正确;若该环流发生在城 B.b 处空气受热上升形成赤道多雨带 市,则 a 气流下沉,应该是气压较低的郊区,b 是市区,C 项错误;若该环流发生在沿海,白天和夜晚海陆间的风向 C. ③处气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盛行西北风 不同处附近可能形成地中海气候 ,所以 D 项错误。第(2)题,考查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若此示意图代表三圈环流中的中纬环流,a、b 位于 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