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消费意识调研报告

大学生消费意识调研报告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实践调查报告(2014~2015学年上学期)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班级:机自1209班小组成员:罗欢欢120107920(执笔)旷平120107923 执笔张智博120107910吴穹120107901肖恺鹏120107904曹博120107911大学生消费,理性为先——关于大学生消费意识的社会调查一、概述(一)研究背景消费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部分,是社会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连结点,大学生作为社会消费的群体,也受到社会消费的影响,消费观是否正确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消费作为社会生产方式的重要环节,是社会关系的重要载体,是社会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连结点,是经济领域与日常生活领域进行交换和沟通的渠道。

消费的过程既是商品价值实现的过程,也是商品的社会文化形成和转换的过程,是在社会文化意义上塑造消费主体的过程。

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消费中的一个非凡群体,有自身消费群体不同的消费意识和消费方式,并在参与消费文化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

大学生消费观反映出了大学生的生活现状,以及价值取向,研究大学生的消费观可以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对于高校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教学治理都将产生直接影响,是生活方式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研究内容为了更好地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意识,我们将在2014年11月对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大学生开展一次抽样调查,我们通过互联网进行问卷的发布和回收,希望通过这份调查报告去把握当前大学生的消费趋向,解读大学生消费理念。

1.研究对象和时间范围等研究对象:主要是本校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在校生时间范围:2014年10月到2014年11月2.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在互联网上发布调查问卷(1)问卷设计问卷精选15个题,以方便我们对大学生消费意识的了解。

主要以各种费用的收入和支出、有无计划消费习惯等一些相关问题。

二、引言早在两千多年前,圣贤孔子就曾论述:“奢而不孙,宁俭;与其不孙也,宁固”(《论语·述而》)。

即是说,在“奢侈”与“节俭”两者的抉择中,孔子倾向于“节俭”,或者说反对奢侈浮华的生活方式,主张节俭朴素的生活方式,但又不赞成过于节俭。

坚持适度消费、理性消费观念,是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这对目前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仍有着积极的意义。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引导他们继续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反对奢侈浪费、盲目攀比、过高消费等不良消费风气,加强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念的培养与塑造,特别需要紧随“十二五“精神,在当前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理念,推动形成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绿色生活方式和理性消费模式。

中国目前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现代化进程,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并且伴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多、跨国公司的登陆和国外媒体(如电影、电视)的进入,西方的实用主义观念和享乐主义生活方式对大学生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冲击和影响,处于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的消费文化生活也发生了急剧变化与转型。

大学这几年,大学生需求不断扩张的发展时期,因而特别想以新异的消费形象,向社会展示自身成长成熟。

他们希望通过消费上的新潮、时尚、前卫来展示青春的活力,显现自我的能力与价值,以便在注重经济价值的现代化社会中引起公众的刮目相看,获得更多脱颖而出的发展机会。

在调查中,有的大学生认为,“社会在发展,消费是动力,追求前卫和引领社会消费潮流也是大学生对社会进步的贡献。

”提高大学生生活质量,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不仅是学校和家长的愿望,同时也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问题。

在某种意义上说,提高大学生的消费意识可以丰富大学生生活,还可以以消费促生产,带动经济的持续增长。

但在充分肯定大学生消费积极因素的同时,也不能不看到大学生在消费中的一些偏差,如:不善于理财的赤字消费,靠借贷维持而不计偿还能力的超前消费,高于家庭或负收入水平和支付能力的早熟消费,偏信广告的盲目消费,追求虚荣的炫耀消费,不考虑自身实际情况、只求和别人一样的攀比消费,暴殄天物的奢侈消费等。

因此,对大学生的消费需求,既要适当满足,又要积极引导。

不满足大学生的消费需求,可能会使市场经济由于少了这支旺盛的消费力量而失去活力,甚至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健康。

而不作引导,又容易使一些涉世不深的青年学生滑入消费误区,同样影响他们学习和健康成长,影响他们科学、文明的社会主义生活方式的形成,甚至会使他们的人生观和人格发生扭曲。

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要做好大学生的消费意识引导工作。

三、关于大学生消费意识的调查结果及其分析(1)总体状况当前大学生的消费构成主要分为:基本生活费(衣、食、住、行),学习消费(学费、书籍杂费、考证费、电脑等),休闲娱乐消费(休闲、健身、旅游、娱乐等)以及人际交往消费(人情往来、恋爱)等四大方面。

图 1图1图2平均生活费由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在校大学生的消费内容主要集中在食物支出和通讯支出两大方面,其中,91.3%的同学认为,伙食是他们的主要支出、52.17%的人认为,通讯费用也是主要的支出。

购物、书籍、娱乐等分别占30。

43%、26.09%、34.78%。

由此可知:1、在消费结构上发展资料占的比重呈扩大趋势。

当前的大学生们用于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消费比重依旧是最大的,而用于通讯方面的消费比重有所增加,用于满足交流需要的消费开始上升。

由图表知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在学习方面的费用占有不少比例,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2、当前的大学生们日益重视健康消费,用于进行体育锻炼和保健的支出正在上升。

健康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正逐渐成为主要的消费内容,而传统的物质消费(吃穿住行)或生存型消费也日益朝着更加营养,更加注重品位的方向发展。

3、消费呈现多层次化。

对于他们每个月所能得到的总生活费(不包括自己的课外收入),34.78%学生集中在800—1000之间,1000—1500元之间的约为30.43%%,低于800元的占26.09%(2)具体情况对许多大学生来说,就餐已经超越了填满肚子的范畴。

尽管食物支出仍是当前在校大学生的主要支出之一,约60%的被调查者饮食支出占总生活费的四成。

约25.3%的被访者的食物支出约占总生活费的五成。

但另一方面,大学生们走出校园食堂到外聚餐的费用与日俱增,校外的小餐馆和一些火锅城是当前大学生尤其是校园情侣们经常光顾的地方。

除此之外就是购物、娱乐的费用支出较多,据观察,周末去一些娱乐场所的学生比较多,大多都是成群结队而去的。

特别是近年“双十一”电商活动中,47.83%的同学还是会理智的不会去购买非必须品,证明现在的大学生在消费的同时已经能够理性的消费。

39.13%的同学表示,会看心情决定是否购买,这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消费还是存在情感消费的情况,说明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的同学消费意识淡薄。

(图3)图3 是否会在电商活动中购买非必须品现代社会,手机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通讯工具,而且日益突显出其重要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具有不可替代性。

随着手机的普及,它对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而言也已经不是什么奢侈品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与它的距离也并不再是十分遥远。

在调查中发现手机的拥有率已经达到100%。

手机在大学生中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随着手机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流行”,由此必然会对这个特殊群体产生影响。

经了解,其中有点名要一些比较高档的手机,比如苹果.三星等占有一定的比例。

当被问及身边的消费有无攀比现象时,有17.39%的人认有没有,60.87%认为有,还有21.74%的人选择不清楚。

平常的生活中,还是有一些人会发现有攀比现象的,只是不那么明显。

对于一件不需要但又正处在促销中的商品,大约会有近六成的人选择会去购买,而当被问到是否有理财习惯时,有71.5%的人表示无理财习惯,但是知道自己生活费方向。

这表明大学生中盲目消费的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

透支曾在大学生是个热门的话题,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有8.7%的人是经常透支,52.17%的人偶尔透支,还有39.13%的人表示从来都没有透支过。

还有一些对外的支出,比如请同学吃饭,给朋友过生日等支出,大部分人选择的都是比较实惠的方式来进行。

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当代大学生还是比较节约的。

在收入方面,有78.2%的人表示是父母给的,有10%是自己勤工助学的报酬,还有8%的人是通过做家教,做兼职获得的报酬。

当谈及被调查者对当代大学生消费的看法的时候,有43.6%的人表示比较理性化。

这个数据还是比较客观的。

(3)消费特点1.盲目从众心理从众也就是所说的随大流,是指在社会群体的压力下,个人自觉或不自觉地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因此是一种有意无意、自己或不自觉的“随大流”或“意志不坚”的心理现象。

很多大学生追求名牌和新款服饰,还有时尚的IT产品,认为这样可以增强自信、提升自身形象,可以获得比人的尊重。

并且,一旦别的同学有了就会模仿,很多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也是有求必应。

这样的例子很多,大学新生一般不愿让别人觉得自己不合群,所以很多事情即使暂时没有兴趣,但还是会听从大多数同学的意见,当然也会带来一系列的消费。

这种从众的消费心理直接导致学生个体丧失自我,成了群体的附庸着,造成大学生的经济浪费和支出不合理的现象。

2.缩减饮食支出用于其他消费大学生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应以生活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生活用品为主,在生活费用中,饮食费用又是重中之重,但在一些学生看来,吃饭是最无关紧要的一项支出。

很多学生为了其他开支,诸如:娱乐开支、情感投资、美容投资等的需要,不惜花掉生活费的一半,甚至缩减饮食费用,用于购买其他非必需品,消费结构普遍不合理。

例如,一些女同学为了追求漂亮,而购买化妆品和时髦服装;一些男生因为沉迷游戏,经常省掉早餐而把钱用于购买游戏卡和电脑软件上。

这种不合理的消费行为,给一些并不富裕的家庭增添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也给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

3.炫耀消费炫耀消费往往不是大学生必需的消费,大学生进行这种消费一般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攀比心理、体现自己的个性和突出自我。

所以炫耀消费的消费品往往档次比较高,价格也不低。

大学生活是一种集体生活,同学之间在某些方面会相互比较,有些同学怕别人看不起,所以别人有什么,自己也想有什么,甚至超过别人所拥有的。

在消费的时候,这部分同学一般会比较看重品牌,当然,他们也要为品牌商品的附加值付出更多的代价。

另外还有一些同学希望通过这种炫耀性的消费在同学中树立威信,他们一般会出手比较阔绰,以此达到令其他同学刮目相看的目的,甚至得到更多的尊重。

4.享受高于一切如今大学生的电脑拥有率越来越高,但真正用于学习的只占少数,大多数是用于上网聊天和玩游戏。

有的学生为了提高电脑的速度,为了求新、时尚,频繁更新用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