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化学酸碱盐金属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酸碱盐金属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酸-碱-盐-金属》知识点总结一、酸、碱、盐的组成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硫酸(H 24)、盐酸()、硝酸(3)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3·H 2O ) 盐是由金属元素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氯化钠、碳酸钠 二、酸12、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金属 + 酸 → 盐 + 氢气(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的金属能反应) (3)金属氧化物 + 酸 → 盐 + 水 (4)碱 + 酸 → 盐 + 水(中和反应)(5)盐 + 酸 → 另一种盐 + 另一种酸(生成物要有气体或水或沉淀) 3、三种离子的检验三、碱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2、碱的通性(指可溶性碱的性质。

可溶性碱有、()2、 、()2)(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非金属氧化物+碱 → 盐+水 (3)酸+碱 → 盐+水(4)盐+碱 → 另一种盐+另一种碱(反应物均可溶,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注:①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不属于碱的通性)如()2 Δ2O2()3 Δ2O3+3H2O②常见沉淀:白色沉淀:↓4↓ ()2↓3↓3↓蓝色沉淀:()2↓红褐色沉淀 ()3↓③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四、金属一、金属材料1、金属的物理性质:(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2、金属之最:(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8)锇:密度最大的金属(9)锂:密度最小的金属(10)最早被人类广泛利用的金属3、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优点:(1)熔点高、密度小(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3)抗腐蚀性能好二、金属的化学性质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点燃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2O2 +3 3O42、金属+ 酸→盐+ H2↑3、金属+ 盐→另一金属+ 另一盐(条件:“前置后,盐可溶”)+ 4+ 4(“湿法冶金”原理)三、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K (H)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除K、、)四、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1、炼铁(1)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3 + 2O高温2 + 32(2)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常见的铁矿石有磁铁矿(主要成分是3O4 )、赤铁矿(主要成分是2O3 )2、炼钢(1)原理:在高温下用空气或氧气把生铁中过多的碳以及硫、磷、硅等杂质除去。

3、铁的锈蚀(1)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O2、水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2O3·2O)(铜生铜绿的条件:铜与O2、水、2接触。

铜绿的化学式:2()23)(2)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清洁、干燥②表面涂保护膜:如涂油、刷漆、电镀、烤蓝等③制成不锈钢(3)铁锈很疏松,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蒸气反应,因此铁制品可以全部被锈蚀。

因而铁锈应及时除去。

(4)而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4、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①防止金属腐蚀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②回收利用废旧金属③合理开采矿物④寻找金属的代用意义: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五、中和反应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1、定义: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2、应用:(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2)处理工厂的废水(3)用于医药3、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1)0 7 14(2)值的测定: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试纸用玻璃棒(或滴管)蘸取待测试液少许,滴在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读数为整数)(3)酸雨:正常雨水的约为5.6(因为溶有 2 22 H23)<5.6的雨水为酸雨(4)人体体液的酸碱性:胃液含有为0.9-1.5;正常的血液为7.35-7.45,尿液为4.7-8.4)(5)饮用水的标准为6.5-8.5(6)酸性、碱性溶液稀释后,溶液的值都发生变化,值向7靠拢六.盐盐可以看做酸和碱中和后的产物(一)各种各样的盐氯化钠可食用的盐硝酸银做胶卷硫酸钙石膏硫酸镁—泻药硫酸锌—收敛剂硫酸钡钡餐硫酸铜制农药波尔多液石灰石、大理石主要成分碳酸钙建筑材料纯碱(碳酸钠)不是碱而是盐可去油污广泛应用于制造玻璃、纸张和洗涤剂;小苏打(碳酸氢钠)用于制作糕点,治疗胃酸过多(二)实验室制二氧化碳1、原理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3 + 2 2 + H2O + 2↑2、反应发生装置:反应物为固体与液体,并且在常温下发生反应,反应装置与分解双氧水制氧气一样3、气体收集装置: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微溶于水,不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4、实验步骤: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装药品收集气体3、验满,用燃着的火柴或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三)盐的溶解性钾盐、钠盐、硝酸盐、铵盐可溶硫酸盐除了硫酸钡不溶、硫酸钙、硫酸银微溶,其余都可溶盐酸盐除了氯化银不溶,其余都溶碳酸盐除了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铵可溶、碳酸镁微溶外,其余如碳酸钙、碳酸钡等不溶。

(四)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间的物质转化3高温2↑2 ()2()2+ 23↓2O备注:常见物质的颜色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2O3)、氧化铜()、炭(C) 、铁粉()红色物质:铁锈、铜溶液颜色:氯化铁——黄色氯化亚铁——绿色硫酸铜——蓝色《酸-碱-盐》复习练习1、下列各组中的化学式、俗名与化学名称均一致的是()A、熟石灰氧化钙B、()2生石灰氢氧化钙C、盐酸氢氯酸D、纯碱氢氧化钠2、下列有关说法,不是稀硫酸和两者共有的是()A、实验室制取氢气B、金属表面除锈C、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变小D、清洗水壶中的水垢3、实验室里鉴别稀硫酸和盐酸,可以选用的试剂是()A、氧化铜B、氢氧化钡C、氯化钡D、硝酸银4、下列四种反应类型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均不可能存在单质的是()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5、能将()2、、K23三种无色溶液区分开来的是()A、硝酸B、硫酸C、硝酸银D、石蕊试液6、“雪碧”等碳酸饮料的小于7,晃动后打开瓶盖,其将()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判断7、下列各组内的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是()A、42- 2+3-B、2+3-C、2+ 3-D、2+42-8、将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同时加入到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424B、K24 ()2 3C、4 3D、 K2439、下列各组溶液中,不加任何其他试剂,就能鉴别的一组是()A、4B、C、H24 4D、4310、用100克9.8%的硫酸溶液恰好中和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如果改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再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A、紫色B、蓝色C、红色D、无色12、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①②③④⑤2 ()2(1)(2)(3)(4)(5)13、选择合适的试剂除去括号内的杂质,写出化学方程式(1)2(2)(2)(2)(3)3〔2(4)3〕(4)2(O2)14、A、B等物质在溶液中存在如下三个转换关系:(1)A + 3 →B↓(红褐色)+ C(2)C + D →E↓(白色)+ F(3)F + 3→ G↓(白色)+ 3完成C跟D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白色沉淀G的化学式;写出A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15、A为无色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为红色,取少量A做如下实验:根据实验推断下列物质的名称..:A 是 ,B 是 ,C 是 写出①②③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② ③ ④16、复分解反应是我们学过的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之一。

学习时,应注意将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深刻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氯化钡溶液与硫酸溶液混合: ; ②碳酸钾溶液与稀盐酸混合: ; ③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硝酸混合: 。

(2)你想过上述复分解反应为什么能够发生吗?这是因为在这些反应物中含有一些“特殊”的阴、阳离子,它们能相互结合。

如上述反应①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2+ 和42-,而-、则是“旁观者”,并没有参加反应。

请你分析上述反应②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 ;上述反应③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 。

(3)请根据你的想象,在下图右边的容器中画出体现溶液和稀反应产物的示意图。

五、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