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经济学》复习题第二套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投资经济学在投资学科体系中居于基础科学地位,它是一门()
A.理论经济学
B.应用经济学
C.证券投资学
D.投资项目管理学
2.非生产经营性投资的特点是()
A.回收性
B.非回收性
C.盈利性
D.非财政性
3.调控投资的金融政策和手段,主要是指在一下哪种体制下的货币政策体系()
A.中央银行
B.财政预算
C.商业银行
D.政府主导
4.用决策树法进行投资项目决策时,决策点用以下符号表示()
A. □
B.○
C.△
D.▽
5.投资决策主体依照惯例而进行的决策是()
A.确定型投资决策
B.风险型投资决策
C.非常规投资决策
D.常规投资决策
6.项目建成后,对社会的收入分配、劳动就业、科技进步、生态平衡等方面所做的贡献是()
A.投资的经济效益
B.投资的财务效益
C.投资的社会效益
D.投资的实物效益
7.当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社会折现率时,较优的方案为()
A.投资大的方案
B.投资小的方案
C.折现期长的方案
D.折现期短的方案
8.研究和分析当影响项目投资效益的各个主要因素发生变化时,拟建项目的投资效益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以便为正确的投资决策提供服务的工作是()
A.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
B.投资项目敏感性分析
C.投资项目风险分析
D.投资项目概率分析
9.制约投资供给总量供给的最主要因素是()
A.国民收入积累率
B.投资率
C.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
D.经济增长
10.投资区域结构优化的目标是()
A.利润最大化
B.规模最大化
C.结构合理化
D.缩小地区经济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11.以实际产量表示的盈亏平衡点BEPQ值越小,说明该项目承受生产规模变动风险的能力() A.越小 B.越大 C.中等 D.不受影响
12.按表现形式的不同,投资效益可分为()
A.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
B.投资实务和投资价值经济效益
C.投资消耗和投资占用经济效益
D.投资静态和动态经济效益
13.实现我国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国民经济现代化的迫切要求是()
A.大力发展第一产业
B.大力发展第二产业
C.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D.三大产业同步发展
14.投资区域结构化的措施主要是()
A.缩小地区经济投资比重 B.调整落后地区投资结构
C.提高落后地区投资比重
D.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15.影响宏观投资效益的根本因素为()
A.投资规模
B.投资结构
C.投资体制
D.社会总供求的平衡
16.根据我国的经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投资增长率上升经济增长率也()
A.上升B.下降C.不变D.波动
17.确定宏观投资效益指标概念的基本方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