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媒体理论和实务教学总结

新媒体理论和实务教学总结

任课教师:时间:年月日
2、学生接触本门课程的时间太晚,大三是毕业班,学生相对比较忙碌,无法集中精力投入课程学习,所以平时作业相对较为应付,造成期末考核临时抱佛脚而忽视平时作业和学习的情况;
3、学生对于过分专注于影视处理能力,忽视相关多媒体内容、方式、手段的综合运用能力,几年来偏专业技能教学的让学生对于影视处理能力之外的专业技能和系统理论已经失去主动学习的兴趣;
主要存在问题:
1、前置课程和相关课程没有形成协同效应,按学校教学计划,学生其实之前应该具有一定的文字处理能力,了解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有一定的创新创业意识,能融合交互式多媒体技术设计,但是在教学过程以及同学生的互动中发现,相关课程虽然有设置,但是学生的理解和实施能力还是很弱,无法在课程实训或者作业、考核中运用;
4、课程学时偏少或还需拆分,以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消化所学内容。
改进意见:
建议对相关课程重新梳理,将相关课程形成融媒体教育线,贯彻到三年的职业化教育全程,或者先从大三上学期的学习计划改变到大二的上下学期,结合新媒体互动设计等内容,拆分重组整合为两到三个32学时学习。特别是新媒体实训,可以贯彻到学生在校的始终。从几周运维一套平台到三年运维一套平台,学生的整个创业创新能力都能得到很大的加强。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教学总结
课程名称:新媒体理论和实务
授课对象(专业:影视多媒体技术年级:17级人数:93)
课程教学情况总结:
本学期《新媒体理论和实务》的课程标准和授课计划和以前相比有所调整。一是增加了系统化的新、编辑、技术、文化、伦理等视角,结合概论、技术论、影响论、产业论、融合论、控制论等相关内容以及移动互联、大数据、“融媒体”理念,对新媒体的概念、特征、产生背景、社会影响、产业发展、媒介融合、管理规范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教学;二是增加了课外实训内容,通过学生课外分组三微(微信、微博、抖音)平台策划发布实训,落实CDIO式教学增强学生融合新媒体平台的实操能力;三是通过分组实训,主题驱动、案例分析、学生汇报的形式,积极尝试课内分组交流常态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及表达能力,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32学时的学习,从概念、融合、传播、运营等几个方面,通过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将专业知识同正确的舆论观、传媒观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增强主流意识,逐渐培养起良好的媒介素养,正确认识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认识新媒体、用好新媒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