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洪中学高2017届补习班暑期学习效果检测
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6×5=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4.关于速度、速度的改变量、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速度等于零,加速度一定等于零 B .物体的速度改变量大,加速度就大 C .物体的速度改变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D .在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不可能减小 15.关于摩擦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B .相互压紧,接触面粗糙的物体之间总有摩擦力 C .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压力增大,摩擦力一定增大 D .物体受到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无关 16.如右图所示是A 、B 两质点从同一地点运动的x-t 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质点做曲线运动 B .A 质点2s 时的速度为20m/s C .B 质点前4s 做加速运动,4秒后做减速运动 D .前4s 内B 的位移比A 要大 17.如图所示,在一粗糙水平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木块1和2,中间用一原长为l 、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连结起来,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一水平力向左拉木块1,当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 ( ) A .g m k l 1μ+ B .g m m k l )(21++μ C .g m k l 2μ
+ D .g m m m m k l )(2
121++μ 18.a 、b 两个质量相同的球用线连接,a 球用线挂在天花板上,b 球放在光滑斜面上,系统保持静止,以下图示哪个是正确的( )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全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有错或不选得0分)
19.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A放在质量为M的三角形斜劈上,现用大小均为F、方向相反的水平力分别推A和B,它们均静止不动,则( )
A.A与B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B.B与地面之间可能存在摩擦力
C.若AB接触面光滑,则B对A的支持力大于mg
D.地面对B的支持力的大小一定等于(M+m)g
20.如图(a)所示,质量相等的a、b两物体,分别从斜面上的
同一位置A由静止下滑,经B点的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
下。
不计经过B点时的能量损失,用传感器采集到它们的速度—
时间图象如图(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在斜面上滑行的加速度比b的大
B.a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比b的短
C.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比b的小
D.a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比b的大
21.有一辆遥控电动玩具汽车,已知车内电动马达驱动后轮转动.玩具汽车的后轮、前轮分别放在平板小车甲、乙之上.如图5-3所示.按动遥控器上的“前进”、“后退”键,汽车就能前进或后退,地面与甲、乙车之间的摩擦力不计.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按动遥控器上的“前进”键,乙车对前轮摩擦力向前,乙车相对地面向前进
B.按动遥控器上的“前进”键,甲车对后轮摩擦力向前,甲车相对地面向后退
C.按动遥控器上的“后退”键,甲车对后轮摩擦力向后,甲车相对地面向前进
D.按动遥控器上的“后退”键,乙车对前轮摩擦力向后,乙车相对地面向后退
三、实验题:本题共16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卷相应题中的横线上。
22.(本题满分8分)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的情况如下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时,下列使用方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拿起弹簧测力计就进行测量读数
B.拉橡皮筋的拉力大小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C.测量前检查弹簧指针是否指在零刻线,用标准砝码检查示数正确后,再进行测量读数D.应尽量避免弹簧、指针、拉杆与刻度板间的摩擦
(2)关于此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同一次实验中,O点位置不允许变动
B.实验中,只需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O点的位置
C.实验中,把橡皮筋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个弹簧测力计之间的夹角必须取90°D.实验中,要始终将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调节另一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筋另一端拉到O点
(3)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
(4)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
23.利用自由落体法测重力加速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操作步骤如下,请将步骤B补充完整
A.按实验要求安装好实验装置:
B.使重物(填“靠近”或“远离”)打点计时器,接着(填“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或“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C.图乙为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O点为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分别测出若干连接点A、B、C、…与O点之间的距离h1、h2、h3…
(2)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结合实验所测得的h1、h2、h3,可得打B点时重物的速度大小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通常情况下测得值均小于当地的实际重力加速度的值,其原因是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46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4.(12分)、出租车上安装有速度表,计价器里安装有里程表和时间表。
出租车载客后,从10时10分55秒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10时11分05秒时,速度表显示36km/h.求:
(1)此时出租车离出发点距离为多少km?
(2)若出租车以相同加速度继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表显示72km/h时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
则当时间表显示10时12分35秒时,计价器里程表示数为多少km?
25.(15分)某运动员做跳伞训练,他从悬停在空中的直升飞机上由静止跳下,跳离飞机一
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做减速下落,他打开降落伞后的速度图线如图a.降落伞用8 根对称的绳悬挂运动员,每根绳与中轴线的夹角均为37°,如图b.已知人的质量为50kg,降落伞质量也为50kg,不计人所受的阻力,打开伞后伞所受阻力f,与速度v成正比,即f=kv(g 取10m/s2,sin53°=0.8,cos53°=0.6).求:
(1)打开降落伞前人下落的距离为多大?
(2)求阻力系数k和打开伞瞬间的加速度a的大小和方向?
(3)悬绳能够承受的拉力至少为多少?
26.(19分)、甲、乙两物体,甲的质量为1kg,乙的质量为0.5kg,甲从距地45m高处自由落下,1s后乙从距地30m高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1)两物体落地时速度大小之比;
(2)两物体等高时离地的高度;
(3)两物体间的竖直距离△y随时间t变化的函数关系,并定量画出其图象.(球落地后立即原地静止,规定甲开始下落时刻为计时起点.)
高三补习班物理入学考试题答案
24.(12分)、解:(1)v 1=36km/h=10m/s ,v 2=72km/h=20 m/s .
211101/10
v a m s t === 2111502
x at m == 这时汽车距载客处0.05km ……6分
(2)根据2
222v ax =,得2222002v x m a == 这时汽车从静止载客开始,已经经历的时间2220v t s a
=
= 这时出租车时间表应显示10时11分15秒 出租车继续匀速运动,匀速运动时间t 3=80 s ,x 3=v 2t 3=2400 m.
所以10时12分35秒时,计价器里程表应显示s =2600 m=2.6km ……6分
25.试题分析:(15分)打开降落伞前人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位移速度公式得:
200202m g v h ==。
(2)由a 图可知,当速度等于5m/s 时,物体做匀速运动,受力平衡,
则2kv mg =,21000200/5
mg k N s m v ===⋅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202302/v k mg s a m
m -==,方向竖直向上。
(3)设每根绳的拉力为T ,以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8-Tcos mg ma α= 解得:()
0312.58cos 37m a g T N +==
所以悬绳能够承受的拉力至少为312.5N 。
26.(19分)解析:(1
)22v gh v =∴
得12v v ==
……6分 (2)设甲下落t 时甲乙相遇 221115(1)22
gt g t =+-得t =2s 离地高度2145252H gt m =-= ……6分
(3)0~1s :22
1115155(01)2y gt t t ∆=-
=-<< 1~2s :2221115(1)2010(12)22
y g t gt t t ∆=+--=-<< 设经过时间T 甲落地:21452gT =
得T =3s
设经过时间T /乙落地:/21302gT =
得T /2~3s :22311[15(1)]1020(23)22
y gt g t t t ∆=-+-=-<<
31)s :224145[15(1)]25105(31)2y g t t t t ∆=-+
-=+-<< 图像如图: ……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