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初中语文《古代小说阅读》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语文《古代小说阅读》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专题问题设计
1、阅读单元文章你会了哪些生词、新词?
2、阅读本单元文章你觉得哪些描写比较优美?
3、单元内四篇小说各讲了什么事?
4、怎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信息化资源:电脑多媒体
常规资源:音响设备
教学支撑环境:普通教室
其他:课本、作文本或练习本、笔等。
学习活动设计
(课外前置预习一课时:单元文章速读,从字词、文章内容、表达技巧等方面形成原始学习成果。)
专题一:概括要点揽全文——单元文章总揽。这一专题是学生前置预习基础上的单元整体学习展示课。主要活动有三个:分类串珠做积累、文章揽胜看人物、提纲挈领说情节。三个活动以第三个为重点,旨在指导学生学会概括要点从整体上读懂小说的方法,教学过程中介入网络资源,学习概括内容的方法。
专题二:选点精读悟精神——以《智取生辰纲》《范进中举》为例。语文教学中有一种理论叫“一课一得”,说每节课不要面面俱到,集中学习一个问题,讲深说透就行了。小说信息量大,可讲的点也多,必须忍痛割爱,大胆取舍,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方能做到长文短教,教而有效。借着本单元文章要引导学生感悟世人的世态炎凉,人物内在机智勇敢、迂腐可笑、勤于学习性格特点,而这些通过文章中细腻的描写可以很好地体悟。所以本专题设计三个活动引导学生学习选点品读突破长文阅读重难点的方法。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识记字词,积累词汇,初步形成分类积累的意识;
2、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培养学生对问题的质疑能力,对疑难问题展开自主探究,从而获得对问题的基本认识。
3、通过速读课文的方法,抓住主要信息概括文章内容要点;
4、选点品读课文描写细腻、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人物形象;
活动一:分类串珠做积累
古代小说阅读
适用年级
初四
所需时间
课内4课时,每周4课时,课外共用2课时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本单元主要学习古代长篇小说中的几个有名片段,目的是引发学生阅读此类小说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使学生养成用历史眼光观察小说中人物的习惯,善于把握情节发展的脉络;也要熟悉一定数量的古代口语语汇。
专题三:学以致用读古典——实践演练(1课时)
其中,专题三作为研究性学习
专题一
概括要点揽全文——单元文章总揽
所需课时
课内共用2课时,每周四课时,课外共1课时
专题学习目标
1、识记单元生字词,积累词汇;
2、了解课文中优美的描写(语言、动作、肖像、环境等);
3、叙述故事情节;
4、速读课文,学习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的方法。
《香菱学诗》节选自《红楼梦》。香菱是个苦命女子,文化底子不深,但她的学诗终于取得成功。文中着重描写了她的“苦吟”,但“苦吟”不是她取得成功的惟一原因。对此,我们应结合她学诗的全过程做广泛而深入的探究,以便从中获取有益的启迪。
扣住这些重点,拟设三个专题:专题一:概括要点总揽全文——单元文章总揽;专题二:选点精读析形象——以《智取生辰纲》《范进中举》为例;专题三:学以致用读小说——实践演练。
5、掌握各种描写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6、个性阅读,丰富与文章相关的知识。
过程与方法:
1、练习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2、讨论赏析重点语句,分析人物形象;
3、能透过文字去研究文章的内涵,发现蕴涵其中的思想。
4、通过实践演练,巩固阅读小说的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世间百态,了解普通人的生活,从看似平常的生活中感悟人生,感悟真善美热爱生活。
对应课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智取生辰纲》节选自《水浒》,记晁盖、吴用等人劫取梁中书生辰纲的经过。这种以大贪官为打击对象的零星反抗行动,规模虽然不甚大,但组织严密,下是农民起义处在发动时期的重要标志。故事情节围绕着“智取”二字逐步展开,悬念一个接着一个,明写护送队头领杨志警惕性之高,暗写晁盖等人用计之妙,读来引人入胜。
《杨修之死》节选自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历史小说取材于史实而又容许虚构,不受史实限制。如本文记曹操杀杨修,在历史上确有此事,但史籍中并无杨修以造言惑众获罪的记载;至于曹操被魏延射落门牙一事,更属子虚乌有。此类虚构情节往往能表现出作者的思想倾向,很值得研究。
《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这是一幅绝妙的讽刺画。主人公范进一见中举的报帖就欢喜得发了疯,丑态百出,直至挨了一巴掌才清醒过来。这是艺术夸张,却又完全符合生活真实,鲜明的揭示了科举制度对当时士人的毒害之深。故事中另一个人物胡屠户更可笑,是个十足的市价,对金钱的欲望渗透了他的骨髓。小说围绕着范进命运的变化也写出了世态炎凉。
专题三:前面两个课时的课内学习,学生整体把握了小说阅读的方法:立足整体获取信息、选点精读突破重点。本专题的设计目的在于提供实践演练的空间,检测、巩固学生所学,使阅读小说的能力得到提升。
以上三个专题形成学生阅读小说的能力链:速读,看课文讲了什么,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选点品读,看文章主题的深刻、写法的精妙;演练,学以致用巩固所学方法。
4.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
5.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6、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7、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如何通过叙述故事情节,学会整体把握小说的内容?
2、如何通过选点精读分析文中人物的形象品质?
3、怎样利用前面所学方法阅读一篇小说?
专题划分
专题一:概括要点揽全文——单元文章总揽;(3课时)
专题二:选点精读悟精神——以《智取生辰纲》《范进中举》为例;(2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