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机的性能参数及工作原理
风机的使用我们都不陌生,生活中对于风机的使用也只是局限在为温室或工厂中,主要作用是做好通风的设备,对于风机自身的性能参数没有做过了解。
风机的型号、规格千差万别,纷繁复杂,但是风机的本质不同与区别在于风机的主要性能参数常见的是厂房的通风口就是采用轴流风机,室外机一般采用此种方式。
此外,还有一种风机是混流式,用的比较少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了来了了解下风机究竟是怎么工作的吧。
#详情查看#【风机】
【风机的性能参数】
生产车间里我们常见的风机有引风机、送风机、一次风机、密封风机,火检冷却风机等,这些风机一般都采用的是离心式风机,以获得较高的风压。
离心风机是轴向进风,径向出风,静压较大,室内机一般采用此种方式。
还有采用的是轴流风机,轴流风机气流沿着风机轴向流动,常见的是厂房的通风口就是采用轴流风机,室外机一般采用此种方式。
此外,还有一种风机是混流式,用的比较少。
2、风机的主要性能参
风机的型号、规格千差万别,纷繁复杂,但是风机的本质不同与区别在于风机的主要性能参数。
只要我们首先搞清楚这些性能参数的不同,对于我们了解风机和现实风机设备的选型具有很大帮助作用。
那么风机有那些主要性能参数呢?这主要包括流量、压力、气体介质、转速、功率。
(1)流量
风机的流量是用出气流量换算成其进气状态的结果来表示的,通常以m3/h、m3/min表示。
但在进出口压比为1.03
以下(比如通风机
范畴的风机)时,
通常将出气风量
看作为进气流量
相同。
流量亦称为气体
量或空气量。
将出
气流量Q(出)换算
成进气流量Q(进)可按下来公式计算:
Q(进)=Q(出)×出气气体密度(kg/m3)/进气气体的密度(kg/m3)
将标准状态的流量Q(标准m3/h,常温常压)换算成进气流量Q(进,m3/min),可按下列公式计算:Q(进)=Q(标准)×P(进气气体压力,Pa)/(P(进气气体压力,Pa)-S(相对湿度)×P(水蒸气饱和压力,Pa))×T(进气气体的热力学温度K)/273
(2)压力
为进行正常通风需要有克服管道阻力的压力风机则需产生出这种压力。
风机的压力分为静压、动压、全压三种形式。
其中克服前述送风阻力的压力为静压,把气体流动中所需动能转换成压力的形式为动压,实际中为实现送风目的,就需有静压和动压。
静压,为气体对平行于气流的物体表面作用的压力,它是通过垂直于其表面的孔测量出来的。
动压=气体密度(kg/m3)×气体速度的平方(m/s)/2;全压=静压+动压。
风机的全压,是指风机所给定的全压增加量,即风机的出口和进口之间的全压之差。
(3)功率
风机的原动力(通常是电机或柴油机等)传递给风机轴上的功率为风机的轴功率N。
气体流经风机时获得的功率称为有效功率N1。
两者之差表现为机械损失、容积损失和水力损失。
【风机的工作原理】
离心风机的旋转方向有“顺”、“逆”两种,站在驱动轴(或电动机)端正视风机,叶轮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的称为“顺”转风机(又称“右”转风机),叶轮按逆时针方向旋转的称为“逆”转风机(又称“左”转风机)。
“顺”或“逆”
转风机的出风口角度可制
成0℃、45℃、90℃、135℃
180℃、225℃、270℃等
常用角度。
风机常用的传动方式用A、
B、C、D、E、F五种代号
表示:A-风机无附加轴承
支承,叶轮与电机直联传动。
B-风机叶轮悬臂支承,带
轮在两轴承之间的V型带传动。
C-风机叶轮悬臂支承,带轮在两轴承之外的V型带传动。
D-风机叶轮悬臂支承,联轴器传动。
E-风机叶轮双点支承,带轮在两轴承之外的V型带传动。
F-风机叶轮双点支承,联轴器传动。
另:有特殊的外转子电机传动方式:电机主轴固定,外壳与叶轮直联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