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宋元明清文人大全

宋元明清文人大全

宋代文学第一章北宋初期文学1、柳开,字仲涂,原名肩愈,字绍先,太名人,著有《河东先生集》。

2、穆修,字伯长。

3、王禹偁,字元之,济州巨野人,今存《小畜集》30卷。

4、杨亿,字大年,建州浦城人,他和王钦若等编纂巨型典籍《册府元龟》。

5、林逋,原名林和静,字君复,钱塘人,时称“梅妻鹤子”。

6、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州人,有《珠玉词》及清人所编辑《晏元献遗文》。

第二章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7、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水人(今属江西)。

8、梅尧臣,字圣俞,宣州宣城人(今属安徽宣州市)。

世称梅宛陵,今存《宛陵先生文集》。

9、苏舜钦,字子美,开封人(今属河南),今存《苏学士文集》。

10、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人(今江西抚州市),创“半山体”亦称“王荆公体”。

11、王令,字逢原,广陵人(今江苏扬州),今存《广陵先生文集》。

12、曾巩,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建昌南丰人(今江西南丰县),有《元丰类稿》。

13、苏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今四川眉山县),有《嘉佑集》。

14、苏辙,字子由,号颍滨遗老,眉山人,有《栾城集》。

第三章苏轼的文学成就15、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有诗文集《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第四章黄庭坚与江西诗派16、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fu2)翁,祖籍金华(今属浙江),有《山谷集》、《山谷外集》、《山谷别集》。

17、陈师道,字履常、无己,号后山居士,彭城人(今江苏徐州)。

有《后山先生集》。

18、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今河南洛阳),有《简斋集》。

第五章柳永与北宋诗坛19、柳永,原名三变,字景庄、行七,亦称柳七,改名永,字耆卿,有《乐章集》。

20、秦观,字太虚,后改字少游,号淮海居士,高邮人(今属江苏),有《淮海词》又名《淮海居士长短句》。

21、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晏殊幼子,词与其父晏殊齐名,称“二晏”,有《小山词》。

22、贺铸,字方回,原籍山阴(今浙江绍兴),卫州人(今河南汲县),诗集有《庆湖遗老集》,词集有《东山词》,又名《贺方回词》、《东山寓声乐府》。

23、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人(今浙江杭州),词集《清真集》,一名《片玉集》。

24、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今属山东),有《漱玉词》。

25、朱敦儒,字希真,号岩壑,洛阳人,有词三卷,名《樵歌》,创“樵歌体”。

第六章辛弃疾与辛派词人26、辛弃疾,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人(今属山东济南)。

27、张元幹,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福州人(今属福建)。

28、张孝祥,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历阳乌江人(今属安徽和县),有《于湖居士文集》,词集《于湖词》。

29、陈亮,字同甫,号龙川,学者称龙川先生,婺(wu4)州永康人(今属浙江永康),有词集《龙川集》。

30、刘过,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人(今属江西泰和),词集《龙洲集》。

第七章陆游与南宋中期诗文31、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今浙江绍兴),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

32.、杨万里,字延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人(今属江西吉水县),有《诚斋集》,创“诚斋体”。

33、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人(今属江苏苏州市),有《石湖居士文集》。

34、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翁,别称紫阳,徽州婺源人,有《诗集传》、《四书章句集注》、《楚辞集注》等,以及后人编的《晦庵先生朱文公集》。

第八章姜夔与南宋清雅词派35、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鄱阳人(今属江西波阳),有《白石道人诗集》,词集《白石道人歌曲》。

36、吴文英,字君特,号梦窗,晚号觉翁,四明人(今属浙江宁波),有《梦窗甲乙丙丁稿》。

37,、史达祖,字邦卿,号梅溪,原籍开封,世称梅溪先生,有《梅溪词》。

38、周密,字公瑾,号草窗,又号四水潜夫、弁阳老人、弁阳啸翁,有《蘋洲渔笛谱》,一名《草窗词》,与吴文英合称“二窗”。

39、王沂孙,字圣与,号碧山、中仙,玉笥仙人,会稽人(今属浙江绍兴),有《碧山乐府》,又名《花外集》。

40、张炎,字叔夏,号玉田,一号乐笑翁,先世凤翔人,世居临安,有《山中白云词》。

以《南浦》【春水】一词,人称“张春水”,以《解连环》【孤雁】一词,人称“张孤雁”。

第九章南宋后期文学41、永嘉四灵:徐玑,字致中,号灵渊;徐照,字道晖,又字灵晖,号山民;翁卷,字续古,又字灵舒;赵师秀,字紫芝,又字灵秀,号天乐。

42、刘克庄,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人(今属福建),有《后村先生大全集》,词集名《后村别调》、《后村长短句》。

43、戴复古,字式之,字石屏,台州黄岩人(浙江黄岩),有《石屏诗集》。

44、方岳,字巨山,号秋崖,新安祁门人(今属安徽),有《秋崖集》。

45、文天祥,字宋瑞,一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吉水人(今江西吉水县),有《文山先生文集》。

46、汪元量,字大有,号水云,临安钱塘人(浙江杭州),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47、刘辰翁,字会孟,号须溪,庐陵人(今属江西吉安),有《须溪集》。

48、郑思肖,字忆翁,号所南,自称三外野人,连江人(今属福建连江县),有《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诗集》。

辽金元文学第一章辽金文学1、元代耶律楚材《湛然居士文集》中保存了一首他翻译成汉文的寺公大师用契丹文创作的《醉义歌》,可以了解辽代契丹语言文学创作达到的高度。

2、耶律倍,阿保机长子,契丹名图欲,曾被立为皇太子,阿保机灭渤海国,以其地为东丹国,封他为东丹王,称人皇王,是辽代第一位文学艺术家。

代表作《海上诗》。

3、萧观音,道宗立为懿德皇后,曾制赋《伏虎林》,她的作品均见于《焚椒录》。

4、萧瑟瑟,工文墨,善诗歌,天祚乾统三年立为文妃,作《讽谏歌》。

5、赵延寿,本姓刘,恒山人(今属河北正定),有作《失题》,前人讲此诗与苏辙的《虏帐诗》并提。

6、王鼎,字虚中,诼州人(今属河北诼县),流放时作《焚椒录》,相熟道宗懿德皇后被诬事,很有影响。

7、宇文虚中,字叔通,别号龙溪居士,益州广都人(四川成都),代表作品《己酉岁书怀》、《又和九日》等。

8、吴激,字彦高,建州人(今属福建建瓯),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女婿。

最受推崇的的作品《人月圆》【宴北人张侍御家有感】。

9、蔡松年,字伯坚,自号萧闲老人,真定人(今属河北真定),其最为人称道的作品有《大江东去》(离骚痛饮)。

10、蔡珪,字正甫,蔡松年长子,其诗《闾山》,他开创了不同于前人的北国雄健的诗风。

11、党怀英,字世杰,号竹溪,冯翊人(今属陕西大荔县),其诗精细工整,古朴自然,如《奉使行高邮道中》。

12、王庭筠,字子端,自号黄华山主、黄华老人,盖州熊岳人(今属辽宁盖县熊岳城),其诗多写景咏怀之作,清新秀丽,如《河阴道中》。

13、赵秉文,字周臣,号闲闲老人,磁州滏阳人(今属河北磁县)。

他的七言长诗气势奔放,不拘一格,律诗壮丽,五言古诗则真淳简淡,冲和清远,诗题多标明拟某某作,或效某某诗人,如《效王右丞独步幽篁里》。

14、王若虚,字从之,号慵夫,自称滹(hu1)南遗老,藁(gao3)城人(今属河北藁城县)。

其论文强调“辞达理顺”和“以意为主”,论诗也主张“出于自得”而本于自然。

15、李纯甫,字之纯,号屏山居士,弘州襄阴人(今属河北阳原县)。

其诗险怪奇古,瑰伟纵放,有李贺诗遗风。

16、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荣人(今属山西忻州),编成《中州集》,以诗为史。

搜集金代史料近百万言,多为后人编纂的《金史》所本。

17、董解元,作《西厢记诸宫调》。

第二章元杂剧的兴盛和代表作家18、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19、著名的四大悲剧《窦娥冤》、《梧桐雨》、《汉宫秋》、《赵氏孤儿》。

20、邾经,最早给有元杂剧分类的是《青楼集》的作者。

21、明人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提出了“杂剧十二科”之说,其中《太和正音谱》为之首。

22、四大爱情剧:《西厢记》、《拜月亭》、《墙头马上》和《倩女幽魂》。

《西厢记》影响最大。

23、五大历史剧:《汉宫秋》、《梧桐雨》、《赵氏孤儿》、《单刀会》、《渑池会》。

24、白朴,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祖籍隩州人(今属山西曲沃)。

代表作《墙头马上》、《梧桐雨》全名《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25、马致远,以字行,号东篱,大都人(今属北京)。

代表作《汉宫秋》全名《破幽梦孤雁汉宫秋》、《黄粱梦》、他的《陈抟(tuan2)高卧》全名《西华山陈抟高卧》,是元代神仙道化剧的代表之一。

散曲作品有《东篱乐府》一卷,他散曲名声很大,被称为“曲状元”。

26、纪君祥,一名天祥,大都人。

代表作《赵氏孤儿》全名《赵氏孤儿冤报冤》27、郑延玉,彰德人(今河南安阳)。

今存杂剧五种《看钱奴》、《忍字记》、《金凤钗》、《后庭花》、《疏者下船》,以其《看钱奴》享誉盛名。

28、康进之,棣州人(今山东惠民),《太和正音谱》称他“真词林之英杰”。

他以优秀的水浒戏《李逵负荆》而得名。

29、石君宝,平阳人(今山西临汾),代表作《秋胡戏妻》。

30、郑光祖,字德辉,平阳襄陵人(今山西临汾)。

代表作《倩女幽魂》全名《迷青琐倩女幽魂》。

31、宫天挺,字大用,大名开州人(今河南濮阳)。

代表作《范张鸡黍》全名《死生交范张鸡黍》。

32、乔吉,字梦符,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太原人(今属山西)。

代表作《两世姻缘》全名《玉箫女两世姻缘》。

有人把乔吉、王实甫,关白马郑,合称为“元曲六大家”。

散曲集有《惺惺道人乐府》、《乔梦符小令》、近人任讷辑为《梦符乐府》。

他与张可久并称,是元后期散曲的主要作家和清丽词派的代表。

33、秦简夫,大都人,代表作《东堂老》。

《太和正音谱》评其词“如峭壁孤松”。

他有5种杂剧,今存3种《赵礼让肥》、《剪发待宾》、《东堂老》。

第三章杰出戏剧家关汉卿和王实甫34、有人称王实甫的《西厢记》、明传奇《牡丹亭》和清代小说《红楼梦》为中国文学史上三大爱情作品。

35、关汉卿,以字行,号己斋叟,有散曲【南吕】《一枝花》【赠朱帘秀】,杂剧代表作:妇女生活剧《救风尘》、历史剧《单刀会》、公案剧《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

36、王实甫,大都人(今北京),代表作《西厢记》故事源于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

第四章元代散曲37、前期散曲的最主要代表马致远、关汉卿、王和卿。

38、王和卿,河北大名人,风格“滑稽挑达”。

39、后期代表作家:张养浩、乔吉、张可久、贯云石、睢景臣、刘时中,前三位成就最高。

40、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

代表词《山坡羊》【潼关怀古】,散曲集《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

41、张可久,字小山。

或说字仲远,号小山,庆元路人(今浙江宁波),他专攻散曲,近人辑为《小山乐府》。

42、杜仁杰,字仲梁,号止轩,又名之元,字善夫,济南长清人。

其代表作套曲【般涉调】《庄稼不识勾栏》。

43、卢挚,字处道,一字莘(shen1)老,号疏斋、嵩翁,颍川人(今河南许昌),有《卢疏斋集》已失,今人李修生辑有《卢疏斋集辑存》,其名作【双调】《沉醉东风》【秋景】。

相关主题